导图社区 呼吸系统疾病
一张图带你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知识!包括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等。
编辑于2022-04-07 16:17:48呼吸系统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因:
吸烟
感染常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小气道被炎症破坏,导致气流受限,发生器质性病变,不可逆
气道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
诊断:反复咳嗽,咳痰数年+过清音,桶状胸+x线肺纹理粗乱
体征:桶状胸,语颤减弱,过清音,心浊音界减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检查:肺功能检查为首选
fev1\fvc<70% 确诊为copd
fev1%预估值是判断严重程度
治疗:
稳定期:长期氧疗 高风险可用支气管扩张剂 糖皮
急性发作期:
控制肺部感染
低流量,浓度吸氧
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突发胸痛 呼吸困难 叩诊鼓音 x线
肺性脑病:二氧化碳潴留 意识障碍 昏迷 血气分析 机械通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双下肢水肿 肝颈静脉回流征+(右心衰表现) x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copd(最常见)
发病机制: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肺动脉痉挛
诊断:老年人+copd病史+右心衰(双下肢水肿 肝瘀血)+p2>a2
体征
代偿期:p2>a2 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出增强 右心室肥厚
失代偿期: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肝颈静脉回流征+ 奔马律 心脏向左位移
检查: x线 右下肺动脉主干增宽 肺动脉段凸出 心尖上凸
治疗:积极控制感染 控制心力衰竭
并发症:常见 房速和室上速 其中以紊乱性房速最具特征性
支气管哮喘
病因与机制
气道高反应性(如过敏原) 可逆 阻塞性通气障碍
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参与的慢性炎症
过敏反应的抗体是:ige
临床表现
双肺哮鸣音 呼气延长
病情加重期,哮鸣音消失,表现为沉默胸
检查:
肺功能(最有意义)
支气管激发试验:吸入乙酰胆碱,fev1>20%,表示+
支气管舒张试验
血气分析:早呼碱,晚呼酸
诊断:接触过敏原+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广泛哮鸣音+夜间和清晨
治疗:
急性发作期:吸入性 贝塔受体激动剂
慢性期:糖皮+贝塔受体激动剂
控制哮喘最有效药物:糖皮
大汗淋漓,端坐呼吸:静脉注射糖皮
意识障碍,昏迷:机械通气
禁用:吗啡
白三烯不用于急性发作期
支气管扩张
病因:自幼感染,炎症导致 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表现:慢性咳嗽 咳痰 咳血 肺部固定湿罗音
诊断:反复咳嗽 咳痰+咳血+杵状指
检查:
首选:胸部x线:肺纹理粗乱,切面呈“双轨征”
最有价值:高分辨ct
确定出血部位:造影
治疗:
控制感染
止血 首选垂体后叶素 无效则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肺炎
大叶性肺炎
病因:肺炎链球菌 细胞主要治病力是:荚膜
诊断:青壮年+受凉史+咳铁锈色痰+x线提示肺大叶实变
体征:肺实变 叩浊音 支气管呼吸音 语颤增强
治疗:首选青霉素
小叶性肺炎
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胞主要致病力:毒素 霉
诊断:中老年+咳脓黄痰+x线多发小空洞 液气平面
治疗:青霉素 头孢
克雷伯杆菌肺炎
诊断:中老年人+砖红色胶东样痰+x线叶间隙弧形下垂
治疗:三代头孢+阿糖苷类
支原体肺炎
诊断:青少年+阵发性刺激性呛咳+x线肺间质改变+冷凝集试验(+)
检查:igm抗体测定+冷凝集试验
治疗:红霉素
军团菌肺炎
诊断:中老年人肌痛,头疼+体温升高+x线片状阴影+相对缓脉
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病毒性肺炎
诊断:起病急+症状轻+x线磨砂样改变
典型改变为:肺间质改变
肺结核
原发型:多见于儿童 上叶的下部和下叶的上部 哑铃状 肺门淋巴结肿大
继发性:
浸润性:上叶尖后端和下叶背段 x线小片状和斑点状阴影
空洞性: 有空洞 开放菌阴性综合征
干酪性:体质弱
纤维空洞性:最常见的传播源 x线 纵隔向患侧移位
结核球:多由干酪样病变吸收纤维膜包裹
诊断: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咳嗽 咳痰 痰中血丝+抗生素治疗无效
检查: 首选 x线 确诊 痰找结核杆菌 痰抗酸染色
治疗:见书
肺癌
分类
鳞癌
中央型
男性多见 吸烟
生长缓慢 ,通常经淋巴转移
腺癌
周围型
女性
早期可侵犯血管 淋巴管
容易侵犯胸膜 导致胸腔积液
小细胞癌
恶性程度最高
首选化疗
早期最容易发生血行转移 早期转到纵隔淋巴结
大细胞癌
少见
脑转移
临床表现
压迫
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
头面部和上半身瘀血水肿 颈部肿胀 颈静脉扩张
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 瞳孔缩小 眼球内陷 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
非压迫
多侵犯上 下肢长骨远端
异位促性腺激素 大部分是大细胞癌
低钠 低渗
诊断; 中老年人+消瘦+贫血貌+刺激性咳嗽 痰中带血丝+x线占位性改变
检查:
首选:胸部x线
中央型 周围性鉴别:ct
筛查:低剂量ct
确诊:中央型 -支气管镜+活检 周围型-经皮穿刺+活检
治疗:
非小细胞性:手术切除
小细胞性:化疗
呼衰
分类
按照动脉血气分析
I型呼衰
定义:PaO2
机制:换气功能障碍
病因:严重肺部感染疾病 ARDS 间质性肺疾病 急性肺栓塞
II型呼衰
定义:PaO2<60mmHg PaCo2>50mmHg
机制:通气功能障碍
病因:慢支 COPD 上呼阻塞 呼气肌功能障碍 脊柱畸形
按照发病急缓
急性
突发治病因素导致 严重肺疾患 创伤 休克
慢性
疾病逐渐加重 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衰 COPD 肺结核 间质性肺炎 神经肌肉病
发病机制
通气/血流失调
COPD导致的I型呼衰
哮喘导致的I型呼衰
肺栓塞导致的I型呼衰
弥散障碍 以低氧血症为主 I型呼衰的主要机制
肺间质性疾病导致的I型呼衰
肺泡通气量不足 引起缺氧和CO2潴留 II型呼衰的主要机制
COPD导致的II型呼衰
哮喘导致的II型呼衰
肺内动静脉分流
ARDS导致的I型呼衰
诊断
I型呼衰=PaO2<60mmHg
II型呼衰=PaO2<60 PaCO2>50
检查
首选;血气分析
治疗
I型呼衰=较高浓度吸氧
II型呼衰=持续低流量 低浓度吸氧
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
病因
漏出液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 缩窄性心包炎 血容量增加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 粘液性水肿
药物过敏
渗出液
胸膜通透性增加:胸膜炎症 膈下炎症 风湿性疾病 胸部肿瘤 肺梗死 肺栓塞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 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
损伤:动脉瘤破裂 食管破裂 胸导管破裂,产生血胸 脓胸 乳糜胸
气胸
诊断
限制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实音或浊音+语颤减弱+呼吸音消失
检查
首选:B超
确诊:胸腔穿刺
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
青壮年+低热 盗汗 乏力 纳差+胸水为黄绿色+LDH>200+血清<2+ADA>45+CEA<20
恶性胸腔积液
老年人+消瘦 恶性消耗表现+血性胸水+LDH>500+血清LDH>3+ADA<45+cda>20
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
抽液治疗 首次抽液<700ml ,以后每次<1000ml 可注入链激酶防止胸膜黏连
药物治疗 抗结核治疗 糖皮
化学性胸膜固定术
并发症
胸膜反应
穿刺中患者出现头晕 气促 心悸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
停止操作 平卧 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
复张性肺水肿
胸腔积液引流速度不能过快,每次引流的体量小于1000~1500ml 引流量太大,会导致受压肺泡复张,表现为气促,咳泡沫样痰
治疗以限制量 利尿为主
血胸
分类
出血量
成人<0.5l 少量 0.5-1.0 中量 >1.0大量
进行性血胸
胸腔闭式引流每小时>200ml,持续3h
持续脉搏加快 血压降低
血红蛋白量 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降低,
诊断
呼吸困难+叩诊实音或浊音+低血压及休克表现
治疗
急诊处理
开胸探查手术
一般处理
胸腔穿刺 闭式胸腔引流
脓胸
诊断
急性=寒战高热+叩诊浊音+纵隔向健侧移位
慢性=寒战高热+叩诊浊音+纵隔向患侧移位
治疗
急性 反复胸腔穿刺抽脓,并向胸膜腔内注入抗生素
慢性 胸膜纤维板切除术:适用于病程短,纤维板粘连不精密的病人 胸膜肺切除术:适用于慢性脓胸合并肺内严重病变
胸部损伤
肋骨骨折
病理
第4-7肋 易发生骨折
表现
局部疼痛伴呼吸困难
多处肋骨骨折:反常呼吸 连枷胸
检查
首选:x线
治疗
闭合性 多处多根:多头胸带或弹性胸带固定胸廓
开放性:彻底清创,固定肋骨
气胸
诊断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检查
首选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