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思维导图,从组成、功用、主治、病机、方解、配伍特点几个方面作了介绍,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一概念与功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龙胆泻肝汤
组成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关木通),甘草,当归
功用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部肿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歌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配伍特点
a.清利并行,既清肝胆实火,又利胆经湿热
b.泻中有补,清泻渗利中寓滋阴血之功
c.降中有升,苦寒降泄之中又寓舒畅升达气机之效
方解
龙胆草
上清肝胆之火
+黄芩,栀子
下泻肝胆湿热
+泽泻,木通,车前子(降)
清利并行
当归,生地
补,防
滋阴养血
a.防肝火太旺耗阴血;b.制苦寒,下利太过伤阴
柴胡(升)
a.舒畅肝胆之气;b.引药入肝胆以加强清上之功
甘草
防苦寒伤胃;调和药性
病机
肝胆实火内郁,——胁肋疼痛,目赤,头痛,口苦耳聋等;
肝经湿热下注——阴部肿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