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科学革命的结构
科学革命的结构思维导图:包含什么叫做科学革命?,为什么范式的转换叫做革命?导致危机的机能失灵的感觉都是造成革命的先决条件等等
公共预算学知识总结,包括通向现代公共预算之路、公共预算管理的基础、公共收入与支出、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九章
什么叫做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在这里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
为什么范式的转换叫做革命?
与政治革命对比的类似之处
导致危机的机能失灵的感觉都是造成革命的先决条件
范式不能解决自然界的问题
政治制度不能解决社会矛盾
需要在相互竞争的制度/范式之间做出选择
范式评估不能凭借常规科学的程序(旧范式)
循环的论证模式
选择不存在超越相关共同体成员向的共识的标准,需要靠意见一致解决问题
为什么新现象/理论的吸收,必须得放弃旧范式?
1. 不需要更换范式的情况
新理论能和旧理论在一个框架下被解释,没有冲突
科学的渐进累积过程
积累新奇现象发展事实很少,且原则上不可能
常规科学积累性
会因新奇现象产生冲突
2. 引起新理论的发明的现象
现存范式已妥为解释的现象
很少成为科学家创建新理论的动机或出发点
本质已为现有范式所表明,但其细节的理解却有待范式的完善的现象
常规研究的对象,完善旧范式
公认的反常现象,其特征是无法被现有范式同化
只有这类现象才会促成新理论的发明
3. 同化反常的过程中,新理论势必取代旧理论
例子: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不能相容的
科学革命中出现的新的常规科学传统,与以前的传统不仅在逻辑上不相容,而且实际上是不可通约的
例子:牛顿力学微粒、克拉克·麦克斯韦以太介质
当范式变化时,通常决定问题和解答的正当性的标准,也会发生重大改变
结论:价值问题只有用常规科学之外的标准才能解答,而正是这种求助于外部标准的必要,才最明显地表现出范式辩论的革命性特征
第十章
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
直接导致对环境的感知发生改变
特定常规科学传统训练改变
人依赖视觉一概念的经验
例子:格式塔实验、天王星、电学、化学
随范式改变的只有科学家的解释?
环境和知觉感官不变
世界未曾改变,但是科学家工作的世界变了
观察细节彻底改变
给定范式之后,探究这一范式的事业中心就是数据的诠释(而不是修订)
危机只能导致转换,不能通过诠释消解
经验内容
经验本身并不是纯粹独立于范式之外的,经验是范式构造出来的产物
感官经验
并非固定而中性的
操作和测量部分源自于直接经验,但更明显的是它们由范式所决定
依赖关于知觉和心灵的理论无法解释心理学现象
科学家的职业和文化蕴涵范式,为其特殊研究目的事先设计好的构造才有机会直接进入经验
问题意识和答案伴随着范式变化
例子:道尔顿提供的化学研究的新途径
使自然界符合一个范式很困难
常规科学的谜题的挑战性
没有范式指导的测量很难得出任何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