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思维导图,内容有初始计量(长投的确认、对子公司投资)、后续计量及处置、核算方法的转换。
编辑于2022-04-22 14:43:18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计量
长投的确认
确认时点
同一控制:合并日
非同一控制:购买日
确认条件
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已办理财产权转移
已支付大部分(> 50%)
实际已控制
对子公司投资 (企业合并)
相关费用
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
计入管理费用
发行债务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
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
在减溢价收入中扣除,不足的冲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①②③依次冲减)
同一控制
份额+商誉
一次交易
初始投资成本:份额+商誉
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放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也叫:被合并放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涉及评估调整的按调整后的价值计算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全部继承,不需要乘持股比例)
投资的子公司是母公司内部成立的
初始投资成本=(期初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账面净利润)*份额
投资的子公司是母公司从外部购买的
初始投资成本=(期初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评估增值(或减评估减值)+调整后的净利润)*份额+母公司收购被合并放形成的商誉(全额)
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计算分内部成立和外部购买) 应收股利 管理费用(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 存货跌价准备(以存货为对价) 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以无形资产为对价)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以投资性房地产为对价,成本模式)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① 盈余公积②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③ 贷:银行存款/库存商品/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相关债务/固定资产清理等(账面价值☆☆☆) 股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合并对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存货为对价,公允价值*税率)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贷差)
①②③依次冲减
多次交易
初始投资成本:份额+商誉
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按评估调整后的价值计算份额+商誉)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① 盈余公积②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③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原账面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原账面价值☆☆☆)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清理/股本等(新取得股份所付对价的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贷差)
①②③依次冲减
同一控制下,以非现金资产进行投资的,不确认非现金资产的处置损益
非同一控制
公允价值
一次交易
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含税价)
分录(先卖后买,按作合并对价的资产区分)
现金
借:长期股权投资(含购买溢价形成的商誉,不需要乘持股比例)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未来子公司购买该长投(同控),该商誉也要算进未来子公司长投的初始投资成本(且商誉全额继承,不可乘持股比例)。
存货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账面余额)
固定资产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资产处置损益(倒挤差额,可借可贷)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处置损益(倒挤差额,可借可贷)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长投、交易性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性金融资产(其他债券投资)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倒挤差额,可借可贷)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公司的,账面价值) ②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反向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差额,可借可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可借可贷) ②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反向
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模式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贷: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②借:其他业务成本(倒挤) 投资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合并对价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可借可贷) ②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手续费和佣金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③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多次交易
原始投资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
初始投资成本: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的的公允价值
分录
第一部分:新增投资部分(都一样)
借:长期股权投资(新增投资成本的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等
第二部分:原股权部分(先卖后买)
原股权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账面的差额,可借可贷)
原股权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盈余公积(原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盈余公积计提比例,可借可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原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1-盈余公积计提比例),可借可贷) ②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原股权持有期间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盈余公积计提比例)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原股权持有期间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盈余公积计提比例)) 或:反向
原始投资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投 (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追加投资,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的公允价值
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股权+新增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银行存款 非现金资产类科目(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非现金资产要确认处置损益)
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 (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类似)
以现金作对价
初始投资成本:买价+初始相关费用
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为实际支付的买价)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发行股票)作对价
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证券的公允价值
分录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②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手续费和佣金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投入长期股权投资
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后续计量及处置
成本法
权益法
减值
处置
核算方法的转换
合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