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持有待售
持有待售和终止经营思维导图:包含持有待售,某些特定持有待售类别分类的具体应用,专为转售而取得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若取得日即满足“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的条件,且短期(通常为3个等等
编辑于2022-04-25 19:00:11持有待售和终止经营
持有待售
分类要求
可立即出售
出售极可能发生
已经作出决议:卖方想卖
获得购买承诺:找到下家,买方想买
预计一年内出售:延长一年期限的例外条款(关联交易不适用)
意外设定条件:企业采取措施+预计一年内化解
发生罕见情况:企业采取措施+重新满足划分条件
某些特定持有待售类别分类的具体应用
专为转售而取得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若取得日即满足“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的条件,且短期(通常为3个月)内很可能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其他条件,企业应当在取得日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持有待售的长期股权投资
拟出售的对子公司投资
母公司的个别报表:对子公司投资整体(例:持股80%就是这80%)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合并报表:将子公司所有(即全部,100%)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说明:无论对子公司的投资是否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企业始终应当按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确定合并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拟出售的对联营或合营企业投资
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部分:停止权益法核算
未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部分
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部分出售前:继续按权益法核算
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部分出售后:按相应准则处理,例如:金融工具
持有待售的计量
适用的会计准则
非流动资产
适用其他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金融工具
适用持有待售准则
成本模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开发支出
长期股权投资
商誉等
处置组
流动资产:适用相关会计准则
非流动资产:同上
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均适用相关会计准则
计量原则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的计量:是啥就适用其相应的会计准则,正常提折旧正常提摊销正常提减值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的计量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初始计量
适用其他准则的就按相应准则该咋处理咋处理
适用持有待售准则的按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取得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初始计量
比较①假定其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的初始计量金额②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以两者孰低计量
除企业合并取得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外,由②作为初始计量金额而产生的差额,应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相当于买回来就发生了减值
在合并报表中
非同控新取得的非流资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应按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计量
同控企业合并中非流资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应按①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②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孰低计量
出售费用
包括
为出售发生的特定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
相关消费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
不包括: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的计量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的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如,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若后续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以前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非流动资产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或摊销
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的后续计量
处置组中的流动资产、适用其他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和负债:其实就是按以前的准则该咋做就咋做
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的减值处理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处置组整体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应首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量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
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应以处置组中包含的适用持有待售准则的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限,不应分摊至处置组中包含的流动资产或适用其他准则的非流动资产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若资产负债表日后,处置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当恢复,并在之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
已抵减的商誉账面价值,及适用持有待售准则的非流动资产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不再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计量:按两者孰低计量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的账面价值,按假设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本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等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可收回金额
由此产生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终止确认
尚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持有待售的境外经营时,应将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金额,自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持有待售类别的列报
资产负债表列示
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不应相互抵消,应当分别作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列示
“持有待售资产”项目应根据“持有待售资产”科目余额减去“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应根据“持有待售负债”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的,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在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
对于当期首次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处置组中的资产和负债,不应调整可比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符合条件前的报表不用改)。应在附注中披露有关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相关信息
利润表列示
企业应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持续经营损益和终止经营损益
不符合终止经营定义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所产生的下列相关损益,应在利润表中作为持续经营损益列报
初始计量或重新计量持有待售时,因账面价值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而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后续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因恢复以前减记的金额而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处置损益
终止经营
终止经营的定义
含义
规模条件(三者之一)
独立业务或单独地区
相关联的一部分
专为转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能够单独区分
时点要求(二者之一)
已处置
已划分为持有待售
说明
有些情况下,企业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的一项相关联计划持续数年,哪一部分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且构成终止经营,这一部分就终止经营,剩余部分啥时候满足条件啥时候终止经营
不是所有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处置组都属于终止经营,因为有些处置组可能不是“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或不符合终止经营定义中的规模条件
不是所有的终止经营都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因为有些终止经营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已经处置
终止经营的列示
资产负债表列示
终止经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应按持有待售类别的要求列报
终止经营已处置无论当期或可比期间都不应列报与之相关的持有待售资产或负债
利润表列示
终止经营的相关损益应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应包含整个报告期间,而不仅包括认定为终止经营后的
相关损益具体包括
终止经营的经营活动损益
初始计量或重新计量时,因账面价值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而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后续资产负债表日符合终止经营定义的持有待售处置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因恢复以前减记的金额而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
终止经营的处置损益
终止经营处置损益的调整金额
最终确定处置条款,如与买方商定交易价格调整额和补偿金
清除与处置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如确定卖方保留的环保义务或产品质量保证义务
履行与处置相关的职工薪酬支付义务等
企业处置终止经营过程中可能附带产生的增量费用
其他列报要求
拟结束使用而非出售的处置组满足终止经营定义中有关组成部分的条件的,应自停止使用日起作为终止经营列报,应涵盖整个报告期间(填列整年的数据而非仅调符合定义后的)
如果因出售子公司的投资等导致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且该子公司符合终止经营定义的,应在合并利润表中列报相关终止经营损益
对于当期列报的终止经营,企业应在当期财务报表中将原来作为持续经营损益列报的信息重新作为可比会计期间的终止经营损益列报,同时调整可比会计期间的利润表(例:张七侠讲课100万,推三轮车20万,今年不推三轮车了,把以前年度记在持续经营损益的20万也改成记到终止经营损益中)
特殊事项的列报
专为转售而取得的持有待售子公司的列报
专为转售而取得的子公司符合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应按持有待售的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有关规定进行列报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全部资产和负债应分别作为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列示
在合并利润表中,符合终止经营定义的专为转售而取得的持有待售子公司的净利润与其他终止经营净利润应合并列示在“终止经营净利润”项目中
不再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在资产负债表中,重新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列报,并调整其账面价值
在当期利润表中,应将账面价值调整额作为持续经营损益列报
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应自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日起采用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子公司、共同经营的权益性投资:应自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日起追溯调整,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期间的财务报表应做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