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元556年,宇文泰即将离开人世,临终前遗命宇文护辅佐16岁的儿子完成帝业。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刚去世不到两个月,宇文护就把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扶上帝位,代替西魏建立了北周。
② 宇文护任宰相,专权跋扈,另宇文觉及大臣们不满。宇文护杀掉宇文觉,另立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为帝。宇文毓也不是俯首听命之辈,两年多后毒死宇文毓。后宇文毓遗照立宇文泰的四子宇文邕为帝,即北周武帝。
5、北周武帝灭宇文护
① 北周政局动荡不安。宇文邕欣然接受宇文护的专权。还下令,仿照西周尊崇周公的先例,在宇文护封国建立皇祖别庙,由宇文护主持祭祀。把宇文护当做王朝的顶梁柱,从不违背宇文护的意见,宇文护牢牢掌握着军权。宇文邕从不涉足军事,更关注尊儒重教。
② 公元563年,登上帝位第三年的北周武帝隆重举行了尊三老的礼仪。被尊为三老的是西魏北周的四朝功臣元老于谨。
周武帝将儒学作为国之根本,注重礼制的建设。诸贵族子弟入学给老师送礼,学成后祭奠孔子;表彰孝子;邀请后梁沈重到长安讲学。
公元564年,宇文护母亲由北齐回到北周,周武帝竭尽晚辈孝敬礼仪,使宇文护戒备大减。
③ 公元564年,宇文护联络北方的突厥,大举进攻北齐。周武帝全力支持。周军在邙山惨遭齐军重挫,双方再次停战议和。此次征战,不仅使北周军事力量受到重挫,更消耗了北周十几年来苦心积累的大量财力物力。周武帝十分痛心,但是再次选择隐忍,没有责备宇文护。
朝臣们对宇文护不满。军事失败也使宇文护在军队中的威信大跌。
周武帝仍然大力倡导礼教。周王朝沐浴在平和重礼的氛围中。
① 公元575年七月,北周武帝发布伐齐诏书,御驾亲征,直指北齐洛阳。出发前,北周武帝下令,入齐境,禁伐树残苗稼,犯者以军法从事。
经过数月鏖(áo)战,洛阳还是没有被攻克,北周武帝又生病,军队只好撤兵。经历第一次伐齐征战,武帝赢得了更多将士们敬重,共甘共苦,身先士卒,性又果决,能断大事。
② 公元576年十月,北周武帝第二次伐齐。
公元577年二月,北齐后主最终在逃跑中被俘。北齐灭亡。
自北魏分裂43年后,中国北方又一次统一。
北周大军攻入北齐国都邺城时,北齐著名儒家学者熊安生淡定自若。受到武帝优厚待遇,还让他参与文化建设。
③ 统一北方后,北周武帝加大力度推广儒学,控制佛教,释放生产力,改善民生,化解民族矛盾。北齐政权下的胡汉分化局面被彻底改变。饱受压迫的汉人对北周政权充满感激与拥护之情。
在北周武帝的命令下,又有数百万僧尼还俗,无以数计的奴婢、杂户成为正常百姓,投入新生活,成为国家生产力,增加了军队力量,人心凝聚,整个王朝空前团结,国力空前提高。
北周武帝还要北平突厥,南定江南,建立统一的强大中国。此时,从东汉末年算起,中国分裂已达三百六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