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这是一篇关于急救护理心肺复苏脑复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心搏骤、停心肺脑复苏、高级生命支持、脑复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
概念
患者心脏在正常或者没有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导致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病因
心源性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呼吸衰竭,上呼吸道梗阻,气管异物,烧伤等
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代酸导致高钾血症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搏骤停
中毒
意外事故,环境因素等
手术丶触电淹溺等
类型
室颤
最为常见
无脉性室速
心室静止
心脏电机械分离
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丶大小便失禁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呈叹息样或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S
双侧瞳孔散大
皮肤迅速由苍白变为发绀
心音消失
心肺脑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
包括快速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早期CPR;需要时尽快除颤
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
判断患者意识/10S内 检查脉搏检查呼吸同时进行/10s内 无脉搏开启30次的胸外按压,人工呼吸:5一6S/次以达到8一10次/min
胸外按压循环支持
按压深度5一6Cm,频率100一120/分
避免冲击式按压或者猛压
头部适当放低
下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手掌根部不离开胸骨
按压与通气比30:2,按压中断时间<10s,每个周期为5组CPR,时间大约为2min
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
托下颌法
仰头抬颈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口对口鼻
经口咽通气管,面罩,呼吸皮囊
吹气时间约为1s,达到频率10次/min 成人CPR无论单双人,按压通气比都是30:2,儿童单人比为30:2,双人比为15:2 若有气管插管,且为双人CPR则每6s给一次人工呼吸
早期除颤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五肋间与腋中线相交处。
高级生命支持
给氧
保证血氧饱和度大于94%
建立人工气道
口咽,鼻咽通气管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环甲膜穿刺
药物复苏
肾上腺素(收缩外周血管)
胺碘酮
利多卡因(心肌梗死后产生的室速,室颤,室早等)
明确诊断
心搏骤停常见可逆性病因
5H:低血容量,缺氧,酸中毒,低钾/高钾,低温疗法
5T:张力性气胸,心脏压塞,毒素,肺动脉血栓,冠状动脉血栓
心电监护
脑复苏
目标体温处理
诱导低温疗法
减少脑代谢,降低耗氧量
适用于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但仍然昏迷的患者
物理降温,液体降温,体表降温装置
体温降至32~36摄氏度,维持24h
体温测量以中心体温为准,如肺动脉导管体温
目标体温控制
维持血压
应用渗透性利尿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