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的思维导图,包括:一、外生殖器;二、内生殖器;三、血管、淋巴及神经;四、骨盆;五、骨盆底:会阴概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外生殖器
阴阜
大阴唇:易发生血肿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两口两道一球):前庭球;前庭大腺(左右各一,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若腺口闭塞,可形成脓肿);尿道口;阴道口;处女膜
二、内生殖器
阴道:其中后穹隆最深,为盆腹腔最低部位,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子宫:骨盆腔中央,倒置梨形,轻度前倾前驱位
子宫体
内膜层
致密层
海绵体
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脱落形成月经,非孕时子宫峡部仅1cm
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
肌层(损伤则不孕)
外层:纵行
内层:环形
中层:多围绕血管交织排列如网,有利于子宫收缩时止血
浆膜层:最薄,向下延伸,覆盖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陷凹(腹腔最低点▲,与后穹隆相邻近)※▲
子宫颈(临床意义:判断排卵)
宫颈管黏膜:单层高柱状上皮
颈管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子宫颈外口(易受细菌侵入)
未经阴道分娩:圆形
经阴道分娩:横裂
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鳞柱交界):子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
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位置
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
宫骶韧带:从子宫颈后面上部两侧起,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间接保持子宫于前倾位置
输卵管:精子和卵子结合部位,也是运送受精卵的管道(拾卵)
卵巢:排卵子,分泌甾体激素,扁椭圆形
表层:表面上皮
下层:致密纤维组织(卵巢白膜)
卵巢组织
皮质:外侧,有原始卵泡+间质组织
髓质:位于卵巢中心,内无卵泡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子主题
四、骨盆
骨盆的组成
2髋骨+1骶骨+1尾骨(坐骨棘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3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2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标志)
骨盆的分界(一腔,二口,四壁):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为界
以上:假骨盆(大骨盆)
以下:真骨盆(小骨盆),胎儿娩出的骨产道,三平面:
骨盆人口
骨盆腔
骨盆出口
五、骨盆底:会阴概念※P18广义狭义
六、邻近器官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分期及特点▲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共266日(末次月经算起为280日)
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假月经,泌乳)
儿童期:4周-12岁
儿童早期<8岁
儿童后期≥8岁
青春期:10-19岁
第一性征变化
第二性征出现: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
生长加速
月经初潮:青春期重要标志
性成熟期:18岁开始,持续30年左右,卵巢功能成熟并有周期性激素分泌及排卵的时期,此阶段女性生殖能力最旺盛,又称生育期
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绝经后期:绝经后的时期,易发老年性阴道炎、骨质疏松
二、月经及其临床表现
规律月经的建立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月经周期:出血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平均28日。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称为经期,一般为2-8日,经量正常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三、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功能:产生卵子、排卵的生殖功能+产生女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
卵巢周期
排卵(下次月经来潮之前14天左右)
黄体的形成和退化(排卵后7-8天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若未受精,黄体退化为白体))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及其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
排卵前24h达到第一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达第二高峰,月经期前降至最低水平
雌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p24:促进钙、磷的吸收
孕激素
排卵后7-8日达高峰,月经来潮时达最低水平
孕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p24:升温作用(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判断是否排卵、排卵日期及黄体功能的指标之一
雄激素
四、其他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增殖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
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日
(二)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宫颈粘液可检查了解卵巢的功能状态
排卵前:显微镜下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排卵后:镜下可见成行排列的椭圆体
(三)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四)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间接了解雌激素水平和排卵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
子宫体:子宫颈=2:1;婴儿期为1:2,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最狭窄部分,其上端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宫腔内膜开始转变为宫颈粘膜,称为组织学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