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好的教育》
本书是鲍鹏山在《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中找到了教育的本质: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最根本的使命是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判断力和审美鉴赏力,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好的教育
教育要做什么?
教育的两大使命
第一使命: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使命。
第二使命: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改善我们的生活。
被“文化”的人
“文化”作为动词,指人在精神上被文明化。
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更多的受教育者“被文化”。
安一颗好心
《孔子家语》中孔子葬狗的故事,体现了孔子对一条狗的怜悯之情。
所谓文明,就是在人的内心里保留一份敏感、敬畏。
教师能做什么?
教师要“志于学”
有理想,有担当,不仅将教师作为职业。
教师要能“温故而知新”
不仅能教学生知识,还能对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做出合理的判断。
什么时素质?
孔子的“兴观群怨”
“兴”:有情怀、有热情、有性情
“观”:有洞察力、判断力
“群”:有群体意识、公共意识,有社会责任感
“怨”:有独立见解、有批判精神
孟子的“四心”
“恻隐之心”:仁,爱心、同情心、慈悲心
“羞恶之心”:义,羞耻之心
“辞让之心”: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是非之心”:智,判断是非的智慧、能力
知识不是素质
决定一个人素质、境界高低的不是知识量,而是价值判断力
何为经典、元典?
经典
具有超越性,能穿越时空
世界上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时代都能出现经典作品,比如鲁迅的作品
元典
元典诞生于人类文明与思想有重大突破的时代,比如先秦、古希腊
元典界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我们的价值观,比如《论语》
什么是好教材?
好教材的三要素
要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必须是经典的语言文学
总量适中
学习的80分原理
不应该要求学生考满分,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犯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