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频电疗法
临床上应用频率为1000到10000赫兹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中频电流有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经肌肉收缩,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并有提高平滑肌肌张力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频电疗法
概述
概念:临床上应用频率为1000到10000赫兹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的分类
干扰电疗法 常见的干扰电疗法,包括1.静态干扰电疗法,2.动态干扰电疗法,3.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
等幅中频电疗法 常见的等幅中频电疗法,包括1.音频电脑法,2.超音频电脑法,3.音频电磁场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 常用的调制中频电疗法,包括1.正弦调制,2.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
低中频电混合疗法 包括1.音乐电疗法,2.波动电疗法
物理特性
人体组织对中频电流阻抗低
无电解作用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对血液循环的作用。
对感觉神经的作用
对生物膜通透性的作用
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镇痛
消炎
软化瘢痕、松紧粘连
神经肌肉刺激作用
中频电流有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经肌肉收缩,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并有提高平滑肌肌张力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等幅中频电疗法
概念:频率为1000~10000赫兹波形为等幅正玹的中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等幅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为1000~20000赫兹音频段的等幅中频电疗法又称为音频电脑法 但多数仍采用2000~5000HZ电流
等幅正弦中频电是一种的幅度,频率恒定不变波形成正弦的波形电中频电流。音频电流具有典型的中频电的物理特性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
提高细胞膜通透性
神经兴奋与调节作用
治疗作用
消肿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消炎散结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兴奋神经肌肉
音频电流叠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治疗作用
治疗技术
设备:音频电疗机输入的电流频率为,1000~5000赫兹,银川常用的为2000赫兹或4000赫兹
临床应用
适应症
疼痛
组织增生
炎症
平滑肌张力低下
利用音频电脑法可以改善尿猪流、便秘,肠麻痹、胃下垂
注意事项
不可随意移动电极
调制中频电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又称脉冲中频电疗法,是一种使用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的方法,输出的中频电流幅度随着低频电流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变化
调制一种频率较低的脉冲,是另一种频率较高的脉冲,随之产生幅度或频率的变化称为调制
低频调制波频率多为1~150赫兹的低频电流。它的波形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
连续调制波
断续调制波
间歇调制波
变频调制波
治疗原理
电学参数多变,不易产生适应性(间动电)低中频特点
兼具中频低频特点(波动电)低直流电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淋巴回流作用
电刺激锻炼肌肉作用
中枢及外周神经伤病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干扰电疗法
概念:干扰电疗法又名交叉电疗法是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的输入,人体在体内发生干扰后产生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
将两路频率分别为4000赫兹与(4000赫兹±100)赫兹的正玹交流电。产生差频为0~100赫兹的低中频调制中频电流 动态干扰电疗法,波幅被拨宽为6秒的三角波所调制。发生一个周期为6秒的缓慢的低幅度变化
干扰电流间有低频电流与中频电流的特点。90~100赫兹的差频电流可一直感觉神经使皮肤痛阀升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50~100赫兹的差频电流,可使毛细血管与小动脉持续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吸收 10~50赫兹的差频电流可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改善肌肉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也可提高平滑肌张力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内脏功能
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
调节自主神经与调整内脏功能
促进骨折愈合
固定法
抽吸法
运动法
肩周炎,骨关节炎,慢性颈腰疼痛,软组织扭挫伤
胃肠功能紊乱
音乐电疗法
将音乐的音调及节奏转变为波动的低中频电流,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音乐电疗法
音乐电流的特点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20000赫兹,常见乐器和人声的音频范围是27~40000赫兹,赫兹同步的音乐电流的频率为30~18,000赫兹,它是一种节律频率和幅度随音乐不断变化的不规则正玹电流
锻炼肌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神经节段反射作用
对穴位和经络的作用。
知识拓展
波动电流,具有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促进炎症消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