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4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2)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4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典型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项目管理过程组、项目信息等。
针对22/05新教材的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考点详解教程40-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标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要求,分享给2022年备考一级建造师的朋友。 收藏评论必回(免费赠送22年教材高清PDF及精讲视频课件)
针对22/05新教材的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考点详解教程39-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标准-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要求,分享给2022年备考一级建造师的朋友。 收藏评论必回(免费赠送22年教材高清PDF及精讲视频课件)
针对22/05新教材的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考点详解教程38-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特种设备的法律规定,分享给2022年备考一级建造师的朋友。 收藏评论必回(免费赠送22年教材高清PDF及精讲视频课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批判性思维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第4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2)
典型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选择考点7【必考1分】
i. 瀑布模型
特点
1. 从上一项开发活动接受其成果作为本次活动的输入
2. 利用这一输入,实施本次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3. 给出本次活动的工作成果,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开发活动
4. 对本次活动的实施工作成果进行评审
每个软件过程顺序衔接、一次性通过,最为常用
适用情况
需求明确且很少变更、有厚实的行业实践基础、整批一次性交付产品有利于干系人;如二次开发/升级型项目
ii. 迭代模型
选择考点
图中阴影部分描述了不同的工作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工作量的不同;
几乎所有的工作流在所有的时间段内均有工作量,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RUP
可用二维坐标来描述:横轴表示时间,是项目的生命周期,体现开发过程的动态结构;纵轴表示逻辑活动,体现开发过程的静态结构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横轴方向)在时间上被分解为4个顺序的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交付阶段
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每个阶段的结尾执行一次评估以确定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否已满足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1| 初始阶段
系统地阐述项目的范围、确定项目的边界,选择可行的系统架构,计划和准备商业文件
2| 细化阶段
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健全全体系结构并选择构件,编制项目计划,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同时为项目建立支持环境
3| 构建阶段
完成构件的开发并进行测试,把完成的构件集成为产品,测试产品所有功能
4| 交付阶段
目的是将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群体
大型复杂项目通常采用迭代方式来实施,这使项目团队可在迭代过程中综合考虑反馈意见和经验教训,从而降低项目风险
iii. 敏捷方法
含义
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也叫适应型生命周期、变更驱动方法
一开始并没有或不能完整地确定出需求和范围的项目
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
需求和范围难以事先确定
能够以有利于干系人的方式定义较小的增量改进
目的
应对大量变更,获取干系人的持续参与
iv. V模型
掌握该图
测试与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单元测试
主要目的是针对编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例如用户输入验证过程中的边界值的错误
集成测试
针对详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检查各单元与其他程序部分之间的接口上可能存在的错误
系统测试
主要针对概要设计,检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有效地得到运行,例如在产品设置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高性能
验收测试
通常由业务专家或用户进行,以确认产品能真正符合用户业务上的需要
v. 原型化模型
产生原因
为弥补瀑布模型的不足而产生,其减少了瀑布模型中因为软件需求不明确而给开发工作带来的风险
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经过和用户针对原型的讨论和交流,弄清需求以便真正把握用户需要的软件产品是什么样子的,从分了解后,再在原型基础上开发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管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
vi. 螺旋模型
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瀑布模型)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
使得软件的增量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发布
开发过程具有周期性重复的螺旋线形状;
4个象限分别标志每个周期所划分的4个阶段
1. 制定计划
2. 风险分析
3. 实施工程
4. 客户评估
强调了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
项目管理过程组
选择考点8 【常考】
PDCA循环
Plan(凡事行动之前先做计划)
Do(依据计划采取行动)
Check(检查行动的结果)
Act(改进)
内涵
任何项目都必须的5个项目过程组
这5个项目过程组具有明确的依存关系并在各个项目中按一定的次序执行
在项目完工前,通常个别项目过程组可能会反复出现;项目过程组内含的过程在其组内或组间也可能反复出现
内容
近年常考
(1). 启动过程组
定义并批准项目或阶段
(2). 计划编制过程组
定义和细化目标,规划最佳的技术方案和管理计划,以实现项目或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范围
(3). 执行过程组
整合人员和其他资源,在项目的生命周期或某个阶段执行项目管理计划,并得到输出与成果
(4). 监督与控制过程组(监控过程组)
要求定期测量和监控进展、识别实际绩效与项目管理计划的偏差、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或管理变更以确保项目或阶段目标达成
(5). 收尾过程组
正式接受产品、服务或工作成果,有序地结束项目或阶段
项目过程组通过它们各自所产生的结果而联系起来,即一个过程的结果或者输出通常会成为另外一个过程的输入或者成为整个项目的最终结果
在项目过程组之间及项目过程本身中,这种联系是可重复的
项目过程组很少是离散的或者只出现一次,它们是相互交迭的活动,只是在项目的不同时段其重叠水平不同
监控过程组通常不在时间上独立存在,而是贯穿于项目其他所有过程中
与PDCA的对应关系
计划←→P、执行←→D、监控←→C和A
从整体上看,项目管理过程比基本的PDCA循环要复杂的多,但是这个循环可以被应用于项目过程内部及各过程组之间的相互关联
项目信息
工作绩效数据
在执行项目工作的过程中,从每个正在执行的活动中收集到的原始观察结果和测量值
工作绩效信息
从各控制过程中收集并结合相关背景和跨领域关系,进行整合分析而得到的绩效数据
工作绩效报告
为制定决策 、提出问题、采取行动或引起关注,而汇编工作绩效信息,所形成的实物或电子项目文件
历年真题选择题占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