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革兰阳性产芽胞杆菌
革兰阳性产芽胞杆菌思维导图:包含芽胞杆菌属,革兰阳性大杆菌,荚膜丰厚。牛羊体内荚膜最明显,马骡体内次之,猪体内轮廓不清,抗腐败能力强。当菌体腐败消失后,仍残留可见,称为“菌蜕”或“菌影”。等等
兽医微生物: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病毒的特点: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
血清学诊断:ELISA最常用。犬在感染四周后即可测出抗体,3个月后抗体达高峰,此时犬可持续感染。抗体滴度维持高水平至少17个月。
血清学诊断:ELISA最常用。犬在感染四周后即可测出抗体,3个月后抗体达高峰,此时犬可持续感染。抗体滴度维持高水平至少17个月。基于C6肽抗原的ELISA检测抗体,区别自然感染或疫苗免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革兰阳性产芽胞杆菌
芽胞杆菌属
炭疽杆菌
形态及染色特性
革兰阳性大杆菌,荚膜丰厚。牛羊体内荚膜最明显,马骡体内次之,猪体内轮廓不清, 抗腐败能力强。当菌体腐败消失后,仍残留可见,称为“菌蜕”或“菌影”。
人工培养呈竹节状长链,不产荚膜。在人和动物体内或含血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芽胞产生需游离氧存在。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小于菌体的宽度。
感染组织涂片,单个或呈短链。
培养特性
需氧,最适生长温度30~37度。最适ph7.2~7.6。
营养要求普通,强毒菌株落为r型。灰白色,表面干燥,边缘卷发样,高粘性; 弱毒菌株落稍小,S型
无溶血,血液平板上早期无溶血环。培养24小时后有轻微溶血。
肉汤中生长,呈絮状卷绕成团的沉淀生长,表面稍混,无菌膜,中层透明。
明胶穿刺培养,沿穿刺线生长。呈倒立的松树状。2~3天后,液化明胶上部,呈漏斗状
用含0.5IU/ml青霉素液体培养基培养,菌体变圆,但仍呈链状排列,称为“串珠反应”。
抵抗力及常用消毒剂
繁殖体抵抗力不强。60度加热30~60分钟或75度5~15分钟可杀死。 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
芽胞抵抗力极强。干燥状态下可存活40年。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次氯酸钠等效果较好,可用于皮毛等消毒。
抗原结构
荚膜抗原与毒力有关,为多肽抗原,是半抗原,尸体腐败抗原性消失,其抗体无保护作用,但反应性特异,具诊断价值
菌体抗原为多糖抗原,与毒力无关,耐热,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形成环状沉淀。称为AscoLi实验,用于回顾性诊断。
芽胞抗原:特异性,具诊断价值
致病性
牛,绵羊,鹿等易感性最强,马,驼,猪,山羊等次之,犬,猫,食肉兽等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感染
可引起各种家畜,野兽和人类的炭疽
草食动物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猪炭疽多表现为咽部局限性炭疽痈,食肉性多为肠炭疽
感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也可由呼吸道,皮肤创伤或吸血昆虫传染
人类对炭疽杆菌的易感性介于食草动物与猪之间
毒力因子
微生物学检查
炭疽病畜尸体严禁剖检,防止菌体接触氧形成芽胞
样本采集:耳根采血,必要时可切开肋间采脾。皮肤炭疽采病灶水肿液,肠炭疽采集粪便。若误剖家畜尸体,可菜脾,肝等组织
细菌学检查:病料涂片,美兰,瑞士或姬姆萨染色,镜检,若见有短链竹节状厚荚膜的大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与鉴定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菌落呈灰白色,表面干燥,边缘卷发样粗糙型2-3mm菌落R型,高黏性
血琼脂平板不溶血,碳酸氢钠平板菌落呈M型
青霉素串珠反应阳性
明胶穿刺呈典型倒立的雪松状,2~3天液化明胶呈漏斗状。
Ascoli反应阳性,对豚鼠有强致病性
血清学检查
Ascoli沉淀反应,呈阳性
靶标荚膜或毒素基因的PCR方法检测样本
防控
病畜处理:焚烧
免疫预防
Ⅱ号炭疽芽胞苗,免疫期一年
无毒炭疽芽胞苗,毒力稍强,禁用于山羊,免疫期一年
PA亚单位疫苗和质粒基因缺失苗,对所有动物安全,保护期一年
炭疽抗血清,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治疗:青霉素为首先,四环素,氯毒素等有效
梭菌属
产气荚膜杆菌
形态与结构
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圆,单在或成双,革兰阳性大杆菌,无鞭毛。
芽胞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但在一般条件下罕见形成芽胞。
动物体内或血清培养基中形成荚膜。
培养特性与生化特性
厌氧但耐氧,营养要求普通,B和C型最适生长温度37~45度。其他型为45度,生长迅速。
绵羊血琼脂平板:菌落直径2~5mm,表面光滑,半透明,圆屋顶样。
双层溶血环
内环完全溶血θ毒素
外环不完全溶血α毒素
乳糖牛乳暖卵黄平板上因α毒素分解卵黄卵磷脂,菌落周围有乳白色浑浊圈。 深层琼脂和厌氧肉肝汤中大量产气,牛奶培养基中“暴烈发酵”。
毒素型
可引起人和动物的食物中毒。气性坏疽,分泌性,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肠毒素症等。
微生物学诊断
细菌检查:A型所致气性坏疽可检查细菌
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大杆菌,有荚膜
分类培养:接种血平板,有双层溶血环
纯培养:引起牛奶暴烈发酵
动物实验:豚鼠,小鼠,鸽子和幼猫最易感
及时处理伤口,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
三联菌苗和五联菌苗免疫预防
α类毒素和α毒素C片段亚单位疫苗免疫
肉毒梭菌
直杆状或略弯曲,单个或成双,革兰阳性,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圆形位于近端。
专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0~37度。最适产毒温度25~30度。营养要求普遍,菌落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呈绒毛网状向外扩散。
血琼脂上菌落1~6mm,不规则,β溶血,疱肉汤中大量产气。解朊菌消化肉渣成烂泥状,发黑,产生恶臭味。
对所有温血动物和冷血物均有作用。马最易感,猪最迟钝。
引起食物中毒A型最多,是最强的神经毒素。
破伤风梭菌
形态及结构
革兰阳性,两端钝圆,细长的杆菌,无荚膜,多具周鞭毛能运动
在动物体内外均能形成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一端,呈鼓槌状
严格厌氧菌
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形成不规则菌落,中心紧密,四周疏松似羽毛。不易获得单个菌落 扩散成薄膜状,覆盖整个平板表面。用高浓度琼脂可抑制其扩散生长。
血平板:狭窄的β溶血环
厌氧肉肝汤,疱肉培养基 :变浑浊
疱肉培养基:变黑
破伤风痉挛毒素
质粒编码,不耐热; 毒素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导致骨骼肌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病死率高。
破伤风溶血素
不耐热,对氧敏感,可溶解马及家兔的红细胞,与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无关。
一般不需要,如有特殊需要,采取创伤部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
主动免疫预防,明矾沉淀破伤风类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紧急预防
致病作用毒素
神经类毒素
肉毒麻痹毒素
组织毒素类
肠毒素类
临床上所致疾病
产气荚膜梭菌A型
气肿疽与恶性水肿
气肿疽梭菌
诺维梭菌A型
腐败梭菌
快疫与类快疫
羊快疫
溶血梭菌
细菌性血红蛋白尿
诺维梭菌B型
黑疫
产气荚膜梭菌
羊猝狙
肠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