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思维导图。1.新教材课标内容2.偏向宏观,细节知识为辅助理解课标3.国际背景和国内发展结合
自然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知识点框架导图(民法总论中的内容) 重点: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1.新教材课标 2.三个维度:政治、经济、文化。晚清、从独立的封建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新教材课标 2.时间轴 三个维度:政治、经济、文化。明朝,封建社会的固化、清朝,封建社会的僵化危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标5】外交领域的成就
打开外交新局面
197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改善了国际环境 提高了国际地位
1971尼克松访华→1972中美关系正常化
苏攻美守+中苏关系恶化
影响
有利于中国实现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1972中日建交
对内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课标5】多领域的成就
工业
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三线建设)
教育
劳动者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扫盲运动)
医疗卫生
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赤脚医生)
国防:增强了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
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成功发射中远程导弹、人造卫星
【课标5】多领域的成就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为中国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与曲折
【课标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
正确
【课标6】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时代精神
知识分子
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和钱学森、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
英雄模范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
【课标7】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起步阶段
1956中国八大《论十大关系》、双百方针
正确认识国内矛盾的转变
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
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1960八字方针→恢复经济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2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
1962三届一次人大会议-四个现代化
【课标7】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正确之处→积累物质基础和理论经验
失误之处→提供经验教训
失误:陷入苏联模式的泥潭
【根本原因】 思想核心是学习苏联模式 未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和客观规律
高度集权
1957全国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领导人崇拜
计划经济僵化
三面红旗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不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生产力落后)
大跃进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生产力超前-浮夸风
工业:以钢为纲-高指标、瞎指挥
农业:过分强调人民群众积极性
人民公社
政社合一+粮食供给+军事化集体化管理
生产关系超前
“乌托邦”式社会实验
导致: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也有自然灾害的因素
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
1966-1976 十年文革
【课标4】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政治动乱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江青反革命集团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
社会动乱
中央文革小组煽动“打倒一切”(红卫兵)
生产生活秩序混乱
思想文化百花凋零
民主法治形同虚设
经济崩溃 思想迷茫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邓小平理论 的出发点
国际背景险恶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封锁敌对
国际背景
冷战下的两极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完成
1956-1976 社会主义社会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