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泌尿系统重点知识总结,包括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的一般结构肾实质组织结构、排尿管道等等。
呼吸系统,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本图总结了相关知识。
组织学与胚胎学: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的分支及其终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肾
排出代谢废物(含氮废物) 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输尿管—排尿管道
膀胱
尿道
贮尿和排尿
一般结构
被膜
实质
皮质
皮质迷路(肾小体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
髓放线(肾小体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
肾柱(近直小管、远直小管和集合小管)
髓质
肾锥体(近直小管、远直小管和集合小管)
间质
LCT、血管、神经
肾小叶: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
肾叶:一个肾锥体与相连的皮质
肾实质组织结构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一个肾小体和一条与它相连的一个肾小管构成)
肾小体
血管球
毛细血管网
血管系膜
系膜细胞
位置:功能:合成基膜和系膜成分;吞噬功能,参与基膜的更新
电镜下突起不规则、细胞器丰富
光镜不易辨认
系膜基质
支持和通透。
肾小囊
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扁襄,与近曲小管腔相通。
肾小囊外层为单层扁平上皮
肾小囊内层由足细胞构成
结构:光镜下不易辨别,电镜下初次级突起、裂孔膜、细胞器发达。
功能:合成蛋白;胞饮作用;收缩调节裂孔的宽度,调节管球的滤过率。
肾小管(由单层上皮组成,有重吸收原尿中的某些有用成分和排泄等作用,与集合管相连。)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近直小管
功能:85%水和钠重吸收;几乎全部糖、氨基酸、维生素等重吸收;分泌氢离子、铵、马尿酸、肌酐等,药物转运和排出。
细段
结构:管径小、单层扁平上皮、微绒毛短小。
功能:参与形成髓祥,有利于水和离子通透。
远端小管
远直小管:功能:主动向间质泵钠离子。
远曲小管:功能:受调节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吸收水、钠,排出钾,氢,氨离子等。
集合管
分部:弓状集合管(皮质迷路内)直集合管(髓放线内)乳头管(乳头处)
结构:单层立方﹣-﹣单层柱状﹣-﹣高柱状电镜下:微绒毛少、侧突少质膜内褶少。
功能:进一步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调节;受心房钠尿肽的调节(尿量增加)。
球旁复合体
组成: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末端行至肾小体血管极处,其管壁中膜的平滑肌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胞;
球旁细胞的体积较大,呈立方或多边形,胞质呈弱嗜碱性,内含有丰富的分泌颗粒,颗粒呈 PAS (+)。
主要功能:合成和分泌肾素,经小动脉周围的肾间质进入血循环,致血压升高。
致密斑
远直小管末端接近肾小体血管极处,其朝向肾小体一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在小管壁上形成一个椭圆形隆起;
光镜下:细胞着色浅,细胞较窄,细胞核椭圆形,排列紧密,常位于细胞顶部;电镜下:致密斑处基膜不完整。
功能: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感受远端小管滤液内 Na +的浓度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复合体的其它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位置: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和致密斑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形态结构:与球内系膜相似;
功能:与球旁细胞、球内系膜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在球旁复合体的功能活动中可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功能不清。
位置:位于肾小体的血管极处,大致呈三角形。致密斑为底,入球、出球微动脉分别形成两个侧边,球外系膜细胞则位于三角区的中心。
功能:调节血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肾的血液循环
肾血流量大,皮质多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利于滤过。
两套毛细血管网。
直小血管与髓祥伴行,利于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排尿管道
组成:输尿管,膀胱,尿道
管壁结构
黏膜
变移上皮
固有层
肌层:平滑肌,较厚,分三层
外膜:纤维膜(膀胱三角区为浆膜)
肾单位
浅表肾单位
位置:皮质浅层、中层
结构特点:体积小、髓袢短
数量:85%
功能:尿液形成
髓旁肾单位
位置:皮质深部
结构特点:体积大,髓袢长
数量:15%
功能:尿液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