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磁共振成像序列
磁共振成像序列是指MR成像过程中的射频脉冲、梯度脉冲、MR信号采集等参数进行有逻辑、有目的的排序,从而使采集到的MR信号有诊断价值,这里的参数排列就叫脉冲序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磁共振成像序列
基本概念
时间相关
TR重复时间
脉冲执行序列一次时间
TE回波时间
横向磁化矢量脉冲中点到回波中点时间间隔
有效回波时间(有效TE)
90脉冲到填充K空间中央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
回波链长度ETL
90脉冲后采集的回波数目
ESP回波间隔时间
相邻回波链回波中点时间间隔
TI反转时间
180反转到90脉冲中点时间间隔
NEC激励次数
信号采集次数
TA采集时间
整个序列完成信号采集时间
TA=TR•n•NEX
空间分辨力相关
层厚
被激发层面厚度
层间距
相邻两个层面间距离
矩阵
层面内行和列的像素数目
FOV视野
成像实际尺寸
偏转角度
宏观磁化矢量偏离B0角度为偏离角度(章动角)
自旋回波SE
基本构建
一个90激发脉冲后一个180脉冲
180聚相脉冲可剔除主磁场不均匀的质子失相位效应
T1WI
TE短(8~20ms),TR合适短(200~600)
T1大,信号小(暗)
T2WI
TE合适长(50~150),TR长(2000~2500)
T2大,信号大(亮)
PDWI
TE短(1~20),TR长(1200~2500)
快速自旋回波TSE
一个90激发脉冲后多个180脉冲
特点
快速成像
FSE的TA为SE的TA的1/ETL
有效TE
短有效TE,重T1WI、PDWI
长有效TE,重T2WI
模糊效应
ETL越长,图像越模糊
减小模糊
ETL减小
ESP减小
调整聚相脉冲角度
脂肪信号增高
连续180打断J-耦合,质子失相位减慢
磁化传递效应
磁场不均匀不敏感,能量沉积增加
衍生序列
提高射频功率,缩短回波间隙
优点
图像模糊减小
T2WI增大
缩短TA,信噪比提高
缺点
能量沉积增大
聚相脉冲角度调整,可减小图像模糊
快速恢复FSE(FRFSE)
采用一个负90脉冲,加快纵向驰豫速度
较短TR,得到T2WI,TS减小
单次激发FSE(SS-FSE)
一次90脉冲后连续180脉冲采集K空间填充的全部回波信号
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FSE
TA可节约一半,采集数据填充K空间一半多一点
平面回波成像(EPI)
成像的数据采集方式
SE—EPI
GRE—EPI
K空间迂回填充,利用读出梯度场的连续切换采集梯度
激发次数
多次激发MS—EPI
和FSE激发方式类似
不同
FSE的K空间单向填充
FSE是180聚相脉冲
MS—EPI时间更短,SAR低
单次激发SS—EPI
脉冲分类
梯度回波EPI(GRE—EPI)
采集信号是T2*信号
自旋回波EPI(SE—EPI)
技术要求
梯度系统要求高,如提升速度快、切换率高、梯度强度大
梯度回波(GRE)
小于90的小角度激发脉冲后使用翻转梯度磁场
1、小角度激发,成像速度快,SAR减小,较高SNR
2、得到为T2*加权像,其固有信噪比低
3、对磁场不均匀不敏感,血流呈现高信号
GRE不同加权像
大翻转角70~90
短TE(5~10ms)短TR
TR不变,翻转角越大,T1WI重
翻转角不变,TR越小,T1WI重
小翻转角5~20
长TE(15~25),短TR
扰相梯度回波序列(SPGR)
原因
TR小于T2时,横向磁化矢量未完全衰减,产生带状伪影
目的
去除残留横向磁化矢量
方式
下一次激发脉冲前使质子失相位
施加扰相梯度场
施加扰相射频脉冲
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SSFP)
利用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
在层面选择方向、相位编码方向和频率编码方向都施加了与相应编码梯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梯度场,使质子失相位得到纠正
反转恢复(IR)
基本构建
由一个180反转脉冲,一个90脉冲,一个180聚相脉冲组成
1、和SET1WI相比,IR的T1对比增加(约2倍)
2、有“零点”,
脂肪抑制(STIR)
水抑制(FLAIR)
3、比SE的TA长,TR长
4、SNR降低,SAR增加
快速反转恢复序列(FSE-IR)
180反转脉冲和一个FSE序列构成
FIR比IR成像更快,TA缩短倍数ETL
T1水抑制反转恢复序列(T1FLAIR)
凸现脑灰质和白质
脂肪抑制(STIR)
短TI,短TE
T2WI下
长TI,长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