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 “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
编辑于2022-05-31 15:54:25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认知所有内容:态度的含义: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由认知,情感(主导地位),行为倾向三因素组成。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 “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
普通心理学第11章能力知识点总结。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此篇详细总结了能力的种类,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差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认知所有内容:态度的含义: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由认知,情感(主导地位),行为倾向三因素组成。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 “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
普通心理学第11章能力知识点总结。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此篇详细总结了能力的种类,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差异。
人格
人格概述
含义: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括气质,性格(核心成分),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或自控系统,负责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人格的特征
①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②稳定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③综合性:ˋ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④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人格理论
1.特质理论
(l)奥尔波特特质理论
①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②共同特质指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共有的特质
③个人特质指个体独有的特质
首要特质:个体身上最典型,最摡括的性质
中心特质:杓成个体独特性的那些重要特质
次要特质:个体身上不太重要的特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2)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
方法:因素分析法
四个模型
①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②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6PF测的就是根源特质
③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④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同时受环境和遗传的影响
(3)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
方法:因素分析法
观点
①三因素模型: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并以此编制了EPQ
②若以外倾性纬度为X轴,神经质纬度为Y轴作平面图构成四个象限,其与气质类型相对应:稳定外倾一多血质,稳定内倾一黏液质;不稳定外倾一胆汁质,不稳定内倾一抑郁质
(4)大五人格理论
人:塔佩斯
方法:词汇学方法
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
首字母构成"OCEAN",代表"人格的海洋",据此编制"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NEO一PI一R)
(5)七因素模型
人:特里根
七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6)中国人的人格特质
①张建新: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人际关系型
②王登峰,崔红: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
2.类型理论
(l)单一类型理论
人:弗兰克·法利
观点
①ㄒ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
②根据冒险行为的性质,分为T+型和T-型两种
③T+型的人格又可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
(2)A-B型人格
人:弗里德曼和罗斯曼
观点
A型人格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
B型人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
A型人格的人易患冠心病
(3)内一外向人格
人:荣格
观点: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内还是外,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
(4)多元类型理论
人:斯普兰格
观点:把人划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和宗教型,是《价值观研究量表》的依据
3.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
①人格结构理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人格的基本面貌
②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人格分为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俄狄浦斯情节),潜伏期(6-11岁)和生殖期(青少年期)
③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威胁和伤害时的一系列反应机制,当自我受到外界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它包括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过度补偿,升华,幽默和认同等多种形式
(2)荣格
①人格结构论:完整的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以"情结"形式表现)和集体潜意识(以"原型"形式表现)构成
②人格动力论:心理能量,人格结构是个具有闭合性的相对动力系统
③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的发展是个性化的过程,分为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④心理类型理论:人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态度倾向,结合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功能,人格类型分为八种,即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4.人本主义理论
(1)马斯洛:个体之所以存在,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人格理论的核心)
(2)罗杰斯
①强调自我存在,自由和自主选择性。其理论中最核心的人格结构是自我概念,这是人格形成,保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相对于自我概念,他又提出了理想自我。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
②在人格动力系统方面,其基本假设是: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
气质
含义: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更具稳定性,并无好坏之分
类型:胆汁质(兴奋),多血质(活泼),黏液质(安静),抑郁质(抑郁)
理论
(1)体液说
①希波克拉底认为构成人的体液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比例不同,形成4种不同的人
②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人:巴甫洛夫
观点
①依据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
②强度是大脑皮层细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标志;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大体相同是平衡;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③不同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
强,不平衡对应兴奋型,胆汁质
强,平衡,灵活对应活泼型,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对应安静型,黏液质
弱对应抑郁型,抑郁质
(3)阴阳五行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
(4)体型说
①克雷奇默:瘦长,矮胖,筋骨
②谢尔顿: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5)血型说:古川竹二,A型,B型,A B型,0型
(6)激素说:伯曼,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过分活动型
性格
含义: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特征
①性格态度特征,②性格意志特征,③性格情绪特征,④性格理智特征
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并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类型
(1)根据心理机能优势分类
人:培因,李波特
类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
人:荣格
类型:内倾型,外倾型
(3)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的分类
人:威特金
类型:独立型,顺从型
(4)根据人的社会活动方式及价值观的分类
人:斯普兰格
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5)根据人际关系的分类
人:矢田部达部
类型:A,B,C,D,E
(6)根据性格,兴趣,职业的关系的分类
人:霍兰德
类型: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①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先天影响大,变化较难,较慢;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较易,较快
②气质与内容无关,并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有好坏之分
③在儿童个性结构中,气质特点起重要作用;成人气质成分的作用渐减,性格特征逐渐起核心意义和作用
联系
①气质影响性格动态,即便形成了性格特征,也保留了各自的色彩
②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要求
③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认知风格
含义: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人:威特金
①场独立性:对内在参照有较大依赖,心理分化水平高,认知重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优势,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
②场依存性:对外在参照有较大依赖,心理分化水平较低,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③场独立性和依存性无好坏之分,通常用棒框仪和隐蔽图形测验鉴别
(2)冲动一沉思性
人:卡根
观:冲动与沉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通常用匹配熟悉图形测验鉴别
①冲动性:反应快,精准性差,信息加工多采用整体性加工策略
②沉思性:反应慢,精确度高,信息加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策略
(3)同时性加一继时性加工
人:达斯
①同时性加工: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多种可能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
②继时性加工: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顺序性,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①生物遗传因素:人格形成的自然基础
②家庭环境: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最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③早期童年经验:三多看大,七岁看老
④学校教育环境:民主型最好
⑤社会文化因素:社会风尚,大众传媒等
⑥自然环境因素
⑦自我调控因素: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调控系统是良好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