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 能力
普通心理学第11章能力知识点总结。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此篇详细总结了能力的种类,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差异。
编辑于2022-05-28 16:14:55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认知所有内容:态度的含义: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由认知,情感(主导地位),行为倾向三因素组成。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 “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
普通心理学第11章能力知识点总结。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此篇详细总结了能力的种类,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差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认知所有内容:态度的含义: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由认知,情感(主导地位),行为倾向三因素组成。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 “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
普通心理学第11章能力知识点总结。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此篇详细总结了能力的种类,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差异。
能力
能力概述
能力的含义: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才能和天才: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称为天才;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区别:①分属范畴不同;②概括水平不同;③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些,技能需要练习,能力最晚
联系
①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赖知识、技能的获得
②能力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又是获得与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③能力的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和能力又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知识获得与巩固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又称再造能力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一般的学习和行为智力,是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智力,主要与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主要取决于先天因素;发展趋势先提高后降低,20岁后达到高峰,30岁后逐渐降低
晶体智力:主要经过教育培养,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是后天习得的,主要由后天经验和教育决定,是经验的结晶,一生都在发展
注:晶体智力的发展依赖于流体智力;对于晶体智力的发展,只有流体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作用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的最重要心理条件
操作能力:器械操作、工具制作、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能力
社交能力:社会交往活动中运用交往技巧增进与他人心理关系的能力
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情绪智力)
(1)
人:梅耶尔和萨洛韦
观点: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的四个纬度
①准确和适当地和觉,评价和表达情绪
②运用情感促进思维
③理解和分析情绪,有效地运用情绪知识
④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
(2)
①巴昂提出“情商",EQ,它代表一个人的情绪智力
②戈尔曼,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
③戈尔曼还提出"工作EQ",包括自我觉察,自主管理,社交觉察和人际关系管理四个方面的能力
智力理论
智力因素说
①独立因素说
人:桑代克
观点: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和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彼此没有关系,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发展
②二因素说
人:斯皮尔曼
观点:能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G因素是基本的心理潜能,决定能力的高低;S因素保证人们完成特定作业或活动;完成任何活动都要这两种因素,活动中包含的G因素越多,各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
群因素理论
人:瑟斯顿
观:智力由语词理解,语词流畅,数学运算,联想记忆,一般推理,空间关系和知觉速度七种基本能力和原始能力构成
智力结构理论
①三维结构模型
人:吉尔福特
观点:智力可分为内容(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操作(智力活动的过程),产物(智力操作所得的结果)三个维度,人有5×5×6=150种智力
②层次结构理论
人:阜南
观点:智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最高是G因素;第二层次为言语,教育方面和操作,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因素为S因素
智力信息加工理论
(l)智力三元理论
人:斯腾伯格
观点:完备的智力理论须说明智力内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间的关系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
①智力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核心作用),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②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与环境拟合的心理能力,是有目的地适应,塑造与选择环境的能力
③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包括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的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
(2)智力的PASS模型
人:由纳格利尔里和戴斯基于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提出
观点:PASS模型包含三个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三个认知系统:
①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②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包括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
③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它心理过程
四种认知过程: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
(3)多元智力理论
人:加德纳
观点:智力是多元的,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8种智力:言语、逻辑一数学、空间、音乐、运动、人际、自知、自然智力
成功智力理论
人:斯腾伯格
观点
①成功智力是个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能力,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
②成功智力
分析性智力:涉及问题解决和评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创造性智力:涉及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其中,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实践性智力的核心
③成功智力是个有机整体,用分析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用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用实践性智力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有效获得成功智力
智力发展的差异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①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最重要时期,从3~13岁,智力发展与年龄几乎等速,以后逐渐呈现负加速变比
②人的智力在18-25岁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③成年期是智力发展最稳定时期;在20~40岁,常完成富有创造力的活动
④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一生都在稳步上升
⑤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①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态分布
②表现早晚的差异:"早慧"或"人才早熟""大器晚成"
③结构的差异:有的人强于想象,有的人强于记忆,有的人强于思维
④性别差异
数学能力:女生计算能力有优势,但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男生竞争性数学活动比女生好,女生合作性数学能力比男生好
言语能力:女生优于男生
空间能力:男生优于女生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①遗传:身体素质上
②环境与教育
产前环境:母体营养状况,怀孕年龄等
早期经验: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母亲的抚爱能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学校教育:如"严师出高徒";弗林效应
③实践活动:施用累能,科用累能
④主观能动性:个人应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兴趣,强烈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