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的思维导图,介绍了腹满、寒疝、宿食、附方等方面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参考吧!
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穴位定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足太阳膀胱经(67)水、足少阴肾经(27)水、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阳三焦经(23)、足少阳胆经(44)木等。
十二经脉穴位定位,包括:足太阳膀胱经(67)、水足少阴肾经(27)、水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阳三焦经(23)、足少阳胆经(44)、木足厥阴肝经(14)、木手太阳小肠经(19)等。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泌尿
方剂学速记歌决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骨科学)2019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之骨折概论
2019年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大纲
支气管扩张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概论大纲2019
执业医师血液系统概论2019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
辩证+治则
虚热证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 之。(1)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3)
实热证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2)
邪盛正衰危重证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4)
表里俱寒证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5)
寒实证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20)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6)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7)
证治
里实兼表寒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9)
厚朴七物汤
里实兼少阳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12)
大柴胡汤
里实胀重于积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11)
厚朴三物汤
里实积胀俱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13)
大承气汤
寒饮逆满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10)
附子粳米汤
脾虚寒重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大建中汤主之。(14)
大建中汤
寒实积滞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15)
大黄附子汤
寒实腹痛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16)
赤丸
寒疝
阴寒痞结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 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17)
大乌头煎
血虚內寒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18)
当归生姜羊肉汤主
寒疝兼表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19)
抵当乌头桂枝汤
误治变证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宿食
脉症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25)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26)
宿食在下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21)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2)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3)
宿食在上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24)
瓜蒂散
附方
《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 人阴缩,手足厥逆。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