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中含有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学概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编码分子以及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此篇思维导图详细的介绍了免疫器官有哪些以及其组织功能、性质与白细胞种类,同时也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免疫学
编辑于2022-06-05 01:09:27医学免疫学
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 所。
骨髓( bone marrow )
骨髓的结构和细胞组成
红骨髓
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 HSC
CD34+CD117
卵黄囊(2-3周)﹣胎肝 (2-3月)﹣脾﹣骨髓(胚胎末期至出生后)
基质细胞
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多种造血生长因子
造血诱导微环境
血窦
黄骨髓
骨髓的功能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 所
B 细胞和 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 位。
胸腺( thymus )
胸腺的结构和细胞组成
胸腺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 T 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TSC :胸腺上皮细胞 TEC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DC ,成纤维细胞
胸腺微环境
TSC ,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因子组 成
2种方式影响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
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
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
胸腺的功能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骨髓﹣胸腺被膜下﹣皮质﹣髓质﹣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
具有 MHC 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的 T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
自身反应性细胞
TCR + TSC 表面的自身抗原肽﹣ MHC 复合物
阴性选择 细胞程序性死亡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是成熟淋巴细胞( T 细胞、 B 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初次免疫应答 的主要部位
淋巴结
淋巴结的结构皮质区
浅皮质
非胸腺依赖区
初级淋巴滤泡(大量 B 细胞聚集),无生发中心
抗原刺激 次级淋巴滤泡,有生发中心 GC ,
深皮质
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
T 细胞定居
高表达 MHC -2类分子的 DC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PCV (高内皮微静脉 HEV )
髓质区
髓索: B 细胞和浆细胞
髓窦:富含巨噬细胞
淋巴结的功能
T 细胞(75%)和 B 细胞(25%)定居 的场所:
免疫应答场所
抗原+ APC (副皮质区)
T 细胞活化增殖为效应 Th
T - B 细胞相互作用
B 细胞在浅皮质区增殖形成 GC ,并分化为浆细胞
少部分到髓质区(寿命短)
大部分经过输出淋巴管﹣胸导管﹣血循环﹣骨髓(长期,持续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过滤作用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血流来) T 和 B 细胞
HEV
副皮质区和浅皮质区
髓窦
输出淋巴管﹣胸导管
左锁骨下静脉
血液循环
脾
脾的结构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PALS
包绕中央动脉(脾动脉﹣小梁动脉﹣中央动脉)
T 细胞区( T 细胞, DC ,巨噬细 胞)
脾小结
B 细胞区
边缘区
T , B ,巨噬细胞
边缘窦(中央动脉侧支末端膨大形成)
边缘窦内皮细胞之间的间 隙,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红髓
脾索
B 细胞, DC ,浆细胞,巨噬细胞
脾血窦(血液)
小梁静脉
脾静脉(出脾)
脾的功能
T (40%)和 B 细胞(60%)定居的场所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过滤作用
体内90%血液循环流经脾脏,脾内巨噬细胞和 DC 均有较强的吞噬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MIS ( mucosal immune system )
组成
肠相关淋巴组织 GALT
PP (派尔集合淋巴结)
M 细胞,微皱褶细胞,基膜向内凹陷形成口袋,内含有 T 细胞, B 细胞, DC ,巨噬细胞
抗原转运细胞(囊泡形式转 运抗原)
上皮内淋巴细胞 IEL
主要为 T 细胞
阑尾
孤立淋巴滤泡
固有层淋巴细胞 鼻相关淋巴组织
咽,腭,舌扁桃体和鼻后淋巴组织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功能及特点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产生分泌型 IgA
B 细胞大多为产生分泌型 IgA ,这类 B 细胞趋向定居与 PP 和肠粘膜固有淋巴组织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自细胞分化抗原
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淋巴细胞及其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广泛分布于淋巴细胞、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多数为跨膜糖蛋白.
CD2( IFA -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 SRBC 受体)
配体为 LFA -3
增强 T 细胞与 APC 或靶细胞间黏附。
存在于所有 T 细胞表面
CD3:
形成 TCR -CD3复合体,转导活化信号 . TCR 胞内段短,不足以传递信息,所以需要CD3
CD4:
为CD4+ T 细胞识别外源性抗原的辅助受 体。 也是 HIV 的受体.
CD8:
为CD8+ T 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的辅助受 体。
CD19:
为 B 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
CD21:
为补体受体2或 EB 病毒受体
是补体C3d受体
参与 B 细胞对补体结合抗原的识别
CD28:
配体为 APC 上的B7分子,转导 T 细胞活化 的协同刺激信号.
CD79a/CD796:
表达在 B 细胞表面,转导抗原刺激的信 号。
CD152( CTLA -4):
表达于活化 T 细胞,抑制 T 细胞沽化。
机制:CD28竞争性的与B7分子结合,而CD152与B7结合的能力要强
CD154:
表达于活化CD4+ T 细胞表面的CD40L,提 供 B 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CD40与CD40L互为配受体,提供 B 细胞 活化第二信号.
T 细胞活化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是 CD28和B7分子
黏附分子
是一类个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糖蛋白.
种类
1.整合素 2.选择素:
共性
静止细胞表达量少且亲和力低,黏附分子间可相互作用,且作用可逆
均为跨膜糖蛋白,通过配﹣受体结合发挥 作用.
功能1.提供 T 、 B 细胞活化时的协同刺激信号; 2.个导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3.个导淋巴细胞归巢。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一、基本概念
免疫学概论
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耐受,而对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维持内环境稳定,但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分子
功能: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者衰老细胞并维持内环境稳定
免疫监视 immune surveilance :发现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衰老死亡细胞
免疫防御 immune defense :外界病原体
免疫自稳 immune homeostasis :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稳定
SARS 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
机体免疫功能正常
对 SARS 病毒具有较强抵御能力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病毒毒力过 强)
易感染 SARS 病毒
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对 SARS 病毒产生过强应答 ●免疫自稳遭破坏
针对 SARS 病毒的免疫应答与肺组织 交叉反应 ●→自身(肺)组织损伤
缓解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
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的一系列生理过程。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PRR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
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 PAMP
子主题
子主题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细胞免疫( T 细胞)
体液免疫( B 细胞)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临床免疫学
免疫诊断
免疫预防:疫苗
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制剂;基因工程细胞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免疫 治疗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编码分子
基本概念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在组织细胞表面存在的一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
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编码主要组织相 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人类 MHC 又称为 HLA 复合体。
小鼠 MHC 称为 H -2复合体
MHC 分子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提呈抗原肽 激活细胞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HLA 复合体及其产物
HLA 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
HLA 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全 长3600kb,共有224个基因座位(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96个为假基因)。
分为三个区域,即1类基因区、1类基 因区、 Il 类基因区。
HLA 复合体的分类
经典HLA1类和 l 类基因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HLA 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多基因性
多态性
HLA1类抗原
分子结构
HLAI 类分子由重链( α 链)、轻链(β2 微球蛋白,β2m)组成。
α链为经典 HLAI 类基因编码的产物
β2m 则由第15号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编 码。
分布
分布体内所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
主要功能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激活CD8+ Tc 细胞.
肽结合区(α1、α2结构域):结合内源性抗原肽;决定 HLAI 类分子多态 性;
Ig 样区( α3、β2m):3结构域结合 CTL 细胞表面CD8分子:β2m维持 HLAI 类分子结构稳定性;
跨膜区:锚定
胞质区:信息传递
HLA 在医学上的意义
HLA 与同种器官移植: HLA - A 、 B , HLA - DR
HLA 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HLA 与疾病相关性
HLA -B27与强直性脊柱炎
HLA 与法医学: HLA 高度多态性:用于个体识别
HLAIl 类抗原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
HLAI1类分子由链、链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均为经典 HLAI 类基因编码产物。
子主题
子主题
分布
仅表达于专职 APC ( B 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和活化 T 细胞.
主要功能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激活CD4+ Th 细胞.
肽结合区(α1、β1结构域):结合外源性抗原肽;决定HLAI1类分子多态 性;
lg 样区(α2、β2结构域):β2结构域结合 Th 细胞表面CD4分子:
跨膜区:锚定
胞质区: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