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学习迁移
第五章 学习迁移:包含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二.学习迁移的分类等等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包含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阶段理论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等等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包含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等等
第八章 学习策略:包含①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过程,程序与步骤。②学习策略是一种计划或方案,也是一套规则系统。③学习策略是技能或能力。④学习策略是指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第五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由此及彼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㈠正迁移与负迁移(性质上看)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了另一种学习,相互之间会干扰,阻碍
㈡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概括水平)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是指在难度和概括水平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㈢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从内容上看)
一般迁移:一般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这一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特殊迁移(具体迁移):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㈣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
同性化迁移:不改变原有认知结构(量变)
举一反三➡️水果
顺应性迁移:形成更高级的认知结构(量变)
加法规律➡️四则运算
重组性迁移:重新组合认知结构(位置变化)
basket ball ➡️basketball
㈤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从迁移发生的方向看)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三.迁移的作用
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和品德形成的关键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㈠形式训练说
1.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官能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创立
人的心理由注意,记忆,思维,意志等各种官能组成
2.主要观点
①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产生,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形式训练而提高的结果
②迁移是自动发生的,无条件的
③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
㈡共同要素说
1.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
2.基本观点
两种学习必须要具有共同要素,共同要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3.教学启示
①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去学习
②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尽量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4.评价
指出了形式训练说的谬误,但只能解释机械的具体的特殊迁移,难以揭示人类复杂的学习迁移的实质
㈢贾德的经验泛化理论(概括化理论)
1.基本观点
1.迁移是学习者在两种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经验的概括而产生
2.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就越大
3.概括化的经验仅是影响迁移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并不是迁移的全部
2.教学启示
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般原理,总结经验并将掌握的原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和今后的学习中去
㈣格式塔的关系转换说
①迁移不是对相同要素作反应,而是对关系作反应,即两个情境突然有意识的联系起来——理解或顿悟。但并不反对原理原则在迁移中的作用。
②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和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即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理解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了实际意义。
②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及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㈡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1.代表人物:安德森
①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用来解释基本技能的学习迁移。
②桑代克共同要素说的现代化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㈠相似性
对象的相似性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㈡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基本前提条件
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迁移越容易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越好
原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性就越小,效果也就越差
3.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
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㈢学习的定势(惯性)
1.概念:思维定势由于先前活动中而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心理准备状态。
2.优点:它可以使解决问题的行为越来越自动化,无需太多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3.不足:它具有刻板性,不利于解决新情况下的新问题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注意时代性和广泛的迁移价值。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宏观——微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