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康复 神经语言病理学—发音系统
对照 n 本习题和几本专业书籍手打修改编辑,精确到考点/重点/大纲,层层解析粗中有细无敌全面(咱就是说这个软件再也找不到比我的导图更全面的了) ▪️咽 ▪️声道 ▪️口腔 ▪️软腭 ▪️颅骨 ▪️咀嚼肌
对照n本习题和几本专业书籍手打修改编辑,精确到考点/重点/大纲,层层解析 粗中有细 无敌全面(咱就是说这个软件再也找不到比我的导图更全面的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发音系统
共鸣腔
1. 胸腔
2. 喉腔
3. 咽腔
低音共鸣系统
4. 口唇腔
中音共鸣系统
5. 鼻腔
6. 鼻窦
高音共鸣系统(头腔)
声道(构音系统)
1. 鼻腔
2. 口腔
前后分界位置
前方:牙齿为界
后方:腭舌弓为界
20年选择
外侧:颊和牙齿为界
上方:腭为界
下方:舌和口腔底部为界
舌弓:由腭舌肌构成
咽弓:由腭咽肌构成
鼻咽
中隔软骨
外侧软骨
大翼软骨
小翼软骨
鼻中隔
21年选择
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犁骨和上颌骨鼻嵴四部分组成
口咽
之间的鼻通道
发鼻音时完全开放
发开元音时半开放
发闭元音和辅音时关闭
喉咽
4. 扁桃体
组成
淋巴组织(网状结缔组织)
位置
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位于口咽)
构音系统
构音器官
21年名词解释
舌,唇,齿,下颌骨,软腭(后1/3)硬腭(前2/3),咽(鼻腔 口腔 咽腔)
构音是产生语言的一种复杂的发展过程。从胸腔发出的气流在声带的振动下发出声音,在经过唇、舌、下颌、牙齿等构音器官的摩擦、阻断或修饰,产生不同的方向、压力或速度,而发出不同的语音,这个过程即为构音。
咽
1. 组成
由黏膜和咽肌组成
由内向外
黏膜
肌层
外膜
2. 位置
在鼻口咽的后方,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 上达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下接食道
3. 分为
1. 鼻咽部
顶后部有咽扁桃体,侧壁有咽鼓管开口
咽隐窝
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2. 口咽部
平时所指的咽部
3. 喉咽部
和食管相接
以 软腭上缘和会厌上缘 为界
4. 咽喉要道
1. 经一对鼻后孔通鼻腔
2. 经一对咽鼓管通中耳
3. 经咽峡通口腔
咽峡
由腭垂、舌根、两侧的腭舌弓、腭帆游离缘 共同围成的狭窄处。
口腔和咽腔的分界
4. 经喉口通气管/喉腔
5. 经食道入胃
5. 咽的功能
呼吸功能
保护防御功能
调节中耳气压(咽鼓管咽口)
免疫(腭扁桃体)
吞咽功能:咽交叉(防止呛食/食物误吸入气管)
共鸣作用:发音时,咽腔可改变形状而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悦耳 (其中软腭的作用尤为重要)
6. 咽部肌肉⑥
1| 上咽缩肌
使咽壁向前拉,与嗓音音调、软腭咽部开合有关
2| 中咽缩肌
使咽部直径缩短,与咽部音调有关
3| 下咽缩肌
肌群中最有力量的,吞咽时开放食道。缩短咽部下半部分直径
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的咽支+喉上神经支配
咽缩肌
4| 腭咽肌
位于茎突咽肌内侧。 咽提肌收缩时,可提咽及喉,以协助吞咽和封闭喉口
5| 耳咽管咽肌
协助喉部上抬
迷走神经
6| 茎突咽肌
上抬喉部,吞咽时上抬和张开咽部
舌咽神经
咽提肌
7|
口腔
口腔外器官
上下唇、人中、上下唇系带、颊、鼻唇沟、腭(硬腭 软腭)、腭帆、悬雍垂
口腔内器官
牙
1. 纵行剖面
釉质、牙质、牙骨质、牙髓
2. 组成
1. 牙冠
暴露在口腔,被牙釉质覆盖,咀嚼功能
2. 牙根
牙冠和牙根的交界部分,被牙龈包被
3. 牙龈
埋在上下颌骨的牙槽内,稳定功能
外观
4. 釉质
覆盖于牙冠表面,人体最坚硬的组织,咀嚼功能
5. 牙质
中间部分,构成牙齿的主体
6. 牙骨质
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
7. 牙髓
由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
冠根龈釉质骨髓
3. 分类
按存在时间长短
1. 乳牙
6~7个月开始,2~3岁结束
20颗
2. 恒压
32颗,后续+智齿
按解剖功能特点
1. 切牙8(中切牙,侧切牙)
2. 尖牙4
3. 前磨牙
4. 磨牙
舌
鼾声产生的原因:熟睡仰卧时,舌肌松弛后坠,推压会厌,使喉口缩小,影响空气进入气管。
丝状乳头无味蕾,没有味觉功能
舌部肌群
舌内肌群 /舌固有肌
20年填空
21年选择 从上到下排序
1| 舌上纵肌
缩短舌头,向上抬舌尖
2| 舌下纵肌
缩短舌头,向下拉舌尖
3| 舌直肌
变薄舌体
4| 舌横肌
拉长舌体
受舌下神经支配
舌外肌群
1| 腭舌肌
抬高舌背,将舌头向后拉
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2| 颏舌肌
舌部向前运动,并下压中间部分
3| 茎突舌肌
舌部向后,向上拉向软腭,将舌头两侧拉高
4| 舌骨舌肌
舌部向后,将舌头两侧下拉
软腭咽部机制
某些语言是经由声道部分传出的喉部声音,完全不经过鼻腔;有些声音则是由口腔和鼻腔共同产生(鼻音)。 【软腭咽部机制是在声道休息时,调节鼻腔和口腔连同与否的功能】 在发出口腔声音(b.p.d.t.g.k等音)时,软腭上抬并回缩,同时缩进鼻咽壁并使咽部后壁向前移动。 相反方向的移动方式则使喉音经过声道后,再由鼻腔修饰形成鼻音(m.n等音)
软腭肌群⑤
腭帆张肌
扩大咽鼓管,拉紧软腭
三叉神经下颌支
腭帆提肌
抬高软腭,扩张口峡
将咽鼓管打开让中耳通气
腭舌肌
下压软腭,抬高舌头,向后拉
19年选择
腭咽肌
下压软腭,上抬并收缩咽部,抬高喉部
悬雍垂肌
Only内在肌
咀嚼肌
升颌肌群③(下颌闭合)
咬肌
上抬下颌骨
颞肌
垂直肌走向:上提下颌骨
水平肌走向:上抬并回缩下颌
单侧颞肌收缩向对侧
三叉神经下颌支—咬肌神经
翼内肌
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并使其向前运动
单侧收缩移向对侧
三叉神经下颌支—翼内神经
降颌肌群④(下颌张开)
翼外肌2
两侧一起收缩,牵拉下颌前伸,做张口运动, 一侧收缩可以使下颌骨移向对侧
三叉神经中下颌支
咀嚼时,上半部和下颌关闭肌群共同作用
位于颞下窝
下颌舌骨肌
抬高口腔底部、舌骨和舌头
打开下颌
颏舌骨肌
舌下神经
一起收缩时可以 后缩/打开下颌骨
二腹肌前腹
上抬舌骨
后腹由面神经支配,前腹由三叉神经下颌支支配
支配咀嚼肌的神经
三叉神经(和舌下神经)
表情肌(面肌)
由面神经支配
横向肌肉:颊肌,笑肌, 斜向肌肉:颧肌,提上唇机,降下唇肌, 垂直向肌肉:颏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 额肌,枕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
?
颅骨29块
脑颅骨8+面颅骨15+听小骨6
面颅骨15块
✖️未成对3(下犁舌)
下颌骨
犁骨
舌骨
✔️成对6(下鼻鼻上颌,颧泪和腭骨
下鼻甲骨
鼻骨
上颌骨
颧骨
泪骨
腭骨
眼眶
额骨,蝶骨,筛骨,腭骨,肋泪骨,上颌骨,颧骨
脑颅骨8块
✖️未成对4(我真的帅)
额骨
枕骨
蝶骨
筛骨
✔️成对2(你爹)
颞骨
顶骨
舌骨上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翼内肌+翼外肌+咬肌=前伸下颌骨
软腭由 结缔组织+肌肉组织+黏膜 组成
受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支配
舌外腭颏茎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