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语言病理学—发声系统
对照n本习题和几本专业书籍手打修改编辑,精确到考点/重点/大纲,层层解析 粗中有细 无敌全面(咱就是说这个软件再也找不到比我的导图更全面的了)
编辑于2022-06-01 13:36:29发声系统
喉
1. 气道中最狭窄的部分 是呼吸道,同样也是发音器官
2. 位置
位于颈前部,舌骨下方,向上通咽,下通气管
3. 喉肌【大纲】
喉内肌
1. 作用
1. 开闭声门
2. 改变喉软骨的相对位置
3. 改变声带的长度和物理特性
4. 改变声带的空间大小,克服声门阀的阻力
2. 受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支配
3. 组成
改变嗓音基频的肌肉 环甲肌 甲杓肌
1. 环杓后肌
21年选择
声门开肌,外展声带(唯一的外展肌 紧张)
起与环状软骨后壁,止于杓状软骨肌突
受喉返神经后支支配
2. 环杓侧肌
18年选择
声门关肌,内收声带
起与环状软骨两侧边缘,止于杓状软骨肌突
受喉返神经的前支支配
环杓关节的作用肌
3. 杓间肌
声门关肌(内收肌)
组成
杓斜肌
较浅层
有些肌肉向上延伸形成杓会厌肌
杓横肌
较深层
受喉返神经的前支支配
4. 环甲肌
声门张肌(拉长或变薄声韧带 紧张),提高音高
起于环状软骨弓,止于甲状软骨下缘
受喉上神经外支支配
5. 甲杓肌
声门松弛/声门张肌,缩短声韧带。真音感较高,构成声带肌
甲状声带肌/甲杓内肌 (内侧部分) 甲状肌/甲杓外肌 (外侧部分)
受喉返神经前支支配
构成声襞的主体
和嗓音基频有关(环甲肌主要控制)
6. 杓会厌肌
4.
喉外肌
1. 作用
将喉和周围结构相连,使喉体上升或下降,同时将喉锁定
2. 组成
升喉肌群⑤(舌骨上肌/上提肌)
下颌舌骨肌
上提舌骨
受三叉神经支配
茎突舌骨肌
提起和回缩舌骨
受面神经支配
颏舌骨肌
前拉舌骨
受舌下神经支配
舌骨舌肌
上拉舌骨,提起舌头
受舌下神经支配
二腹肌
打开嘴巴,上提舌骨 稳定下颌骨
后腹受面神经,前腹三叉神经支配
降喉肌群④(舌骨下肌/下压肌)
20年填空
甲状舌骨肌
下拉舌骨或提起甲状软骨(将喉部上提或下压)
舌下神经和颈神经
肩胛舌骨肌
下拉舌骨
胸骨舌骨肌
下拉舌骨和喉部
胸骨甲状肌
下移甲状软骨
都受颈神经支配
3.
4. 喉腔
两口
喉口
由会厌上缘、杓会厌壁和杓间切迹围成
向上通喉咽
下口通气管
两襞
前庭襞
自甲状软骨前角的中部 连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上方
声带
a. 肌弹力—气流动力学基本理论
20年论述
b. 声带的主要运动:靠环杓关节和环甲关节的活动来完成
c. 分为
膜部
声带的主要振动部位
软骨部
d. 位置:甲状软骨内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
19年填空
(声带和喉软骨之间的关系)【大纲】
e. 环甲关节前倾时,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之间的距离增大,声带紧张;反之复位时松弛
f. 组织层
1. 上皮
2. 浅层(Reinke氏空间)
厚胶原基质的疏松组织细胞构成
主要负责声襞的振动
3. 中间层
由弹性纤维构成
18年选择
4. 深层
由胶原纤维构成
固有层
5. 甲杓肌/声带肌
构成声襞的主体
g.
两裂
前庭裂
两侧前庭襞间的腔隙
声门裂
位于两侧声襞和环状软骨基底部之间
为上声道/喉腔最狭窄处
声门裂和声带构成声门(声裂)
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膜间部
与发音有关 是喉癌的高发部位
后2/5位于杓状软骨之间——软骨间部
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三部
喉前庭
喉口和前庭裂平面之间
咽喉内的气体进入喉口先经入的地方
喉中间腔
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
容积mix
和喉室直接相通的部位
声门下腔
声门裂与环状软骨下缘之间
以前庭裂和声门裂为界
喉中间腔
和喉室直接相通的部位
喉室
由喉中间腔向外突出的囊腔,前部接近甲状软骨板,沿甲状软骨班内面转而向上延伸,突入甲状软骨膜附近。
前庭裂
从喉口腔进入呼吸道经历的第一个狭窄
喉前庭
咽喉内的气体进入喉口先经入的地方
5. 喉部关节(喉连结)【大纲】
环杓关节
环杓后肌和环杓侧肌的运动
支配声带运动,缩小或开大声门(内收和外展)
环甲关节
喉返神经入喉的部位
调节声带张力,使声带紧张/松弛
动作
甲状软骨越过环状软骨,向前弯曲
甲状软骨在水平轴上前后滑行
都是滑液关节
6. 喉软骨⑥【大纲】
18年填空
a. 甲状软骨
喉部最大的软骨,是透明软骨
喉结
甲状软骨切迹
两个下角和环状软骨形成关节
20年选择
b. 环状软骨
1. 位置
甲状软骨下方
2. 组成
环状软骨板(构成喉后壁的大部分)+环状软骨弓,是透明软骨
3. 是喉和气管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是喉腔的解剖基础
4. 一个关节点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5. 另一个和甲状软骨形成关节
和环状软骨形成关节的有?
6. 弹性圆锥起始于环状软骨上面,止于内侧声韧带
弹性圆锥
位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环状软骨弓上缘以及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弹性纤维膜。
c. 会厌
1. 位置
位于甲状软骨的后上方,喉入口的前方,舌骨之后
2. 弹性软骨
21年选择
3. 作用【大纲】
说话和呼吸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 吞咽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防止食物误吸。
d. 杓状软骨2
一尖,一底,两突,三面
是透明软骨,但不会钙化(在声带突中有着高密度的弹性软骨)
e. 小角软骨2
弹性软骨
f. 楔状软骨2
弹性软骨
g.
h.
7. 喉在言语中的作用【大纲】
发音功能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主要的发音器官是喉。喉部肌肉有开放和缩小声门、拉紧和松弛声带的作用。 由于 喉肌的协调,两侧声带拉紧、声门裂变窄、甚至几乎关闭。在肺和气管的压缩下,气流冲出声带,使之震动,发出声音。 声带的紧张度不同,可以发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调。喉部发出的声音为原音(基音),经过咽、腭、舌、齿、唇等部位的作用及鼻腔、鼻窦、胸腔等处的共鸣,产生复杂的语言。
8. 喉的生理学功能【大纲】
a. 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例如在吞咽时)
b. 可以将空气限制在肺部(例如提重物时,帮助稳定躯干)
c. 可以减缓吸气和呼气时上呼吸道的阻力,确保有足够的气体交换
d.
韧带和膜
外在韧带和膜 作用:悬吊喉部并且连接到邻近结节
1. 甲状舌骨膜及韧带
2. 舌骨会厌韧带
3. 环状气管膜
内在韧带和膜 作用:连接并支持喉软骨
1. 上部分:方形膜
位于声襞上方
上缘形成杓会厌壁,杓会厌壁包覆着楔状软骨
2. 下部分:弹性圆锥
环状韧带 或环甲状侧韧带或膜
伯努利效应
“边界层表面效应”: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 反映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舌骨
1. 位置
20年判断
位于颈部,甲状软骨的上方,下颌骨和喉之间,约在第三颈椎的高度 通过茎突舌骨韧带悬挂于颞骨茎突尖上
2. 组成
舌骨体+2个舌骨大角+2个舌骨小角
3. 作用【大纲】
是骨骼系统中仅有的、未与其它骨头组成关节的骨头。 为舌头和口部、喉部、会厌以及咽部提供锚定点
声襞
自甲状软骨的前角连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
包括 声韧带+声带肌
声襞层分类
被覆
1+2
过渡区
3+4
主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