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这是一篇关于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编辑于2022-06-18 10:42:08这是一个关于学前教育原理考试范围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心理学领域的泛灵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张雪门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包括等。
21级宁波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原理考试范围及详细整理: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游戏活动“一方面可以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这是一篇关于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学前教育原理考试范围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心理学领域的泛灵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张雪门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包括等。
21级宁波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原理考试范围及详细整理: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游戏活动“一方面可以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这是一篇关于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述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含义
指幼儿园针对儿童在园一日生活开展的所有保育和教育活动
“一日生活”指的是儿童之‘入园’和‘离园’两个时间节点之间经历的生活过程
“一日活动”则指儿童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参与的各种保教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构成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类型
教学活动
游戏活动
生活活动
劳动
节日活动
娱乐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作用(简答题)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在一日活动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这三种活动性质不同、作用不同,彼此不可替代
教学活动使儿童获得其当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且这些知识和技能往往无法由儿童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自发获得。
游戏活动使儿童获得接触并探索实物(玩具和游戏材料)及进行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在自由自主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实物经验和人际交往经验,并不知不觉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和认知、社会性、情感和人格的发展。
生活活动不仅通过进餐、喝水、睡眠、如厕等活动满足儿童营养、运动和休息的正常生理需要,促进和保障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通过同伴交往和教师的随机教育,又使儿童获得具体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原则
多样 并举
多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并举,体现活动的多样性
集体 个性
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并用,体现活动集体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动静 交替
室内、室外活动轮流开展,体现活动的动静交替
统一 自由
教师组织与儿童自由活动并举,体现活动的统一性与自由性
主导 主体
“直接教”与“间接教”的活动并行,体现活动的主导性与主体性
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性得到充分体现,但儿童的学习基本上属于接受学习,其主体性难以发挥,主动性也难以养成。
而“间接教”是教师通过精心创设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引导儿童在其中生活、游戏、交往、操作、探索并获得经验和技能的教育方式。
在该教育方式中,儿童的学习以发现学习为主,其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但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避免因教师引导不利出现儿童“放羊”的状态。
因此,在组织一日活动时,教师应统筹采用这两种教育方式,使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儿童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和谐统一。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教学活动,简称“教学”。教学包含了“教”和“学”是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认识活动,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
教学活动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启蒙性
教学活动的过程渗透于情境性的活动之中
教学的评价不以考试或测验为手段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含义
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通过与儿童的互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教师、儿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支持者,是“教”的主体;儿童是教学的参与者,是“学”的主体;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儿童传递的信息,是儿童认知的主要内容,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中介;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儿童进行“教”和“学”以及相互沟通信息的工具或设备,包括学习环境、实物、图片、操作材料、投影、电脑、录音机等。教学手段的使用涉及一定的教学方法,如观察、实验、练习、演示、示范、讲解等。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类型
1、预演设计
2、现场设计
3、反思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
1、活动意图
2、活动目标
一般可以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方面确定活动目标
标注重点和难点
3、活动准备
儿童的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4、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5、活动延伸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幼儿园教学手段
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辅助教学活动所使用的物的工具或设备
幼儿园教学方法
活动法
游戏法
实验法
操作练习法
直观法
观察法
演示法和示范法
多媒体教学法
口授法
谈话法
讲解法与讲述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
分组教学
个别教学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概念(简述)
“游戏”一词,是对游乐嬉戏活动的总称
对于幼儿园游戏活动,我们界定为: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规范下,教师布置游戏场地、提供游戏材料,统一组织或由儿童自发开展的,旨在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游乐嬉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性质
一方面幼儿园游戏活动之于儿童具有自然性的活动
对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自然活动,具有自发、自在、自足的特点
在自发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他们无须成人教授,就能发明各种“玩具”和玩法,设定游戏的规则和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展开游戏活动。而游戏的结果,是儿童获得了有关物体的知识,掌握了行动的能力和方法,了解了他人并发展了与他人的关系。一句话,游戏促进了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幼儿园游戏活动之于教师又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
对教师来说,游戏是一种教育活动,具有自觉、自为的特点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体育游戏
智力游戏
音乐游戏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
1、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策略
筛选
改造
指教师在儿童自然游戏的基础上,抽取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游戏因素,结合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设计出某种新游戏。改造是筛选策略的深化和发展。
再造
指教师并不对儿童的自然游戏进行人为“改造”,而是力图保持其风格和特点,在幼儿园教室中创设出模拟或接近“自然的”游戏环境,让儿童在其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进行游戏,从而“再造”儿童的自然游戏。
2、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
(一)游戏活动组织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
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时间准备
进行阶段
结束阶段
(二)游戏活动的指导方式
1、教师以旁观者身份进行指导
2、教师以游戏角色为媒介进行指导
平行式介入
交叉式介入
3、教师以儿童同伴为媒介进行指导
4、教师以游戏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方法
1、言语指导
2、非言语指导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概念
所谓“幼儿园生活活动”,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满足儿童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包括入园、离园、进餐、饮水、如厕、盥洗、睡眠、散步、早操、晨间锻炼、整理生活用品等日常活动。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性质
保育性
教育性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
入园和离园
晨间锻炼和散步
饮水和饮食
盥洗和如厕
睡眠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
日常生活活动设计
活动意图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的结束
生活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意图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
生活活动的常规内容与要求
生活活动的指导方式
个别随机指导
集体统一指导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指导方法
1、操作练习法
2、游戏练习法
3、图示标记法
幼儿园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幼儿园学习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是一种教育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切条件的总和;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专指在幼儿园内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幼儿园的学习环境特指在幼儿园中影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学习环境如果按照儿童的活动形式,可分为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按照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类型,可分为教学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生活活动环境等。而最为普遍的是根据环境构成内容的特性差异,把学习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大类。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儿童学习和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强调的是园舍、场地、设施、设备、玩具、材料等物质性因素。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儿童学习和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精神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态度与管理方式,幼儿园的各项常规,同伴之间、师幼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园和班级内部的文化氛围等,强调的是关系、氛围、文化、制度等社会因素。
幼儿园学习环境的作用
学习环境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学习环境是教师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学习环境是最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态系统
幼儿园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幼儿园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
教育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多方参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物质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幼儿园精神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利用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若要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创设尊重、自由、温馨的精神环境,教师就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以当代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通过自己的态度和言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友爱、融洽的同伴关系
建立平等、合作的家园关系
建立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
3、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教师应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常规,并由此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促进儿童积极、主动、自由地学习和发展。
复习与思考
1.幼儿园一日活动由哪些活动构成?其组织原则是什么?
在入园到离园的9个多小时内,该儿童从事了游戏、阅读、做操、进餐、喝水、换衣服、学习、整理物品、洗手、看电视、如厕、吃药、睡觉、起床、吃点心等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的由教师组织,有的由儿童自由选择,它们按时间流程进行安排,并大致固定,每天周而复始。表8-1代表了当前一般非寄宿全日制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本情况。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原则
多样 并举
多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并举,体现活动的多样性
集体 个性
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并用,体现活动集体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动静 交替
室内、室外活动轮流开展,体现活动的动静交替
统一 自由
教师组织与儿童自由活动并举,体现活动的统一性与自由性
主导 主体
“直接教”与“间接教”的活动并行,体现活动的主导性与主体性
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性得到充分体现,但儿童的学习基本上属于接受学习,其主体性难以发挥,主动性也难以养成。
而“间接教”是教师通过精心创设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引导儿童在其中生活、游戏、交往、操作、探索并获得经验和技能的教育方式。
在该教育方式中,儿童的学习以发现学习为主,其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但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避免因教师引导不利出现儿童“放羊”的状态。
因此,在组织一日活动时,教师应统筹采用这两种教育方式,使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儿童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和谐统一。
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
教学活动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启蒙性
教学活动的过程渗透于情境性的活动之中
教学的评价不以考试或测验为手段
3.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性质是什么?请结合设计原则,设计一节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性质
一方面幼儿园游戏活动之于儿童具有自然性的活动
对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自然活动,具有自发、自在、自足的特点
在自发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他们无须成人教授,就能发明各种“玩具”和玩法,设定游戏的规则和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展开游戏活动。而游戏的结果,是儿童获得了有关物体的知识,掌握了行动的能力和方法,了解了他人并发展了与他人的关系。一句话,游戏促进了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幼儿园游戏活动之于教师又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
对教师来说,游戏是一种教育活动,具有自觉、自为的特点
4.幼儿园生活活动包含哪些基本内容?请模仿案例设计一节日常生活活动。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
入园和离园
晨间锻炼和散步
饮水和饮食
盥洗和如厕
睡眠
5.幼儿园如何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精神学习环境?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
(一)游戏活动组织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
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时间准备
进行阶段
结束阶段
(二)游戏活动的指导方式
1、教师以旁观者身份进行指导
2、教师以游戏角色为媒介进行指导
平行式介入
交叉式介入
3、教师以儿童同伴为媒介进行指导
4、教师以游戏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方法
1、言语指导
2、非言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