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营读书笔记《老板的格局》
疏导的方式往往比过度管制更加有效,更能激起员工奋发向上的状态。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顺应人心,顺应人性,挖掘他们的价值和需求。
编辑于2022-06-22 11:16:22疏导的方式往往比过度管制更加有效,更能激起员工奋发向上的状态。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顺应人心,顺应人性,挖掘他们的价值和需求。
这可不是非同一般的课堂,通过五课知识讲述朱丹12堂超级搜索术,将会我们如何读书如何做笔记,告诉我们成长秘诀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与高强度的工作,让都市人周旋于各种各样的事务之间。如何保证面面俱到,又不透支自己的生命是个难题。杰夫·桑德斯的《高效时间自由法:每天多出一小时》就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杰夫·桑德斯在书中提出像科学公式一般严谨的 7个步骤:①发现问题;②抓住重点;③舒缓肌肉;④排除干扰;⑤规划重点;⑥防止干扰;⑦理想节奏。 每一步是下一步的基础,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引导读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规划时间,超越自我。且结合作者自身经历,浅显易懂,可读性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疏导的方式往往比过度管制更加有效,更能激起员工奋发向上的状态。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顺应人心,顺应人性,挖掘他们的价值和需求。
这可不是非同一般的课堂,通过五课知识讲述朱丹12堂超级搜索术,将会我们如何读书如何做笔记,告诉我们成长秘诀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与高强度的工作,让都市人周旋于各种各样的事务之间。如何保证面面俱到,又不透支自己的生命是个难题。杰夫·桑德斯的《高效时间自由法:每天多出一小时》就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杰夫·桑德斯在书中提出像科学公式一般严谨的 7个步骤:①发现问题;②抓住重点;③舒缓肌肉;④排除干扰;⑤规划重点;⑥防止干扰;⑦理想节奏。 每一步是下一步的基础,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引导读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规划时间,超越自我。且结合作者自身经历,浅显易懂,可读性强。
图书《老板的格局》读书笔记
1. 简要
作者
臧其超
出版时间
2020年7月
图书分类
经营,适用中小企业老板
2. 导言
企业老板思维
传统思维
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如何让企业更规范
如何找到一位优先的职业经理人帮助自己管理企业
总结:治水策略中“堵”的思想
试图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堵”住员工的不良行为,通过严厉的惩罚制度让员工减少犯错努力工作
效果:短期有点效果,长期来看很难实现初衷
本书提倡思维
疏导的方式往往比过度管制更加有效,更能激起员工奋发向上的状态。
疏导的方式:
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顺应人心,顺应人性,挖掘他们的价值和需求
颠覆老板经营思维,直达企业经营内核
在管理上,老板要做到由管事到管人的转变
在经营上,老板要做到由销售到营销的转变
在规则上,老板要做到由官人到管规则,建立员工激励制度的转变
在规划上,老板要做到由战术制订到战略规划的转变
3. 抓住经营核心关键点,老板不用干到死
不懂审时度势,企业必将错失良机
顺应大趋势,企业经营事半功倍
识时:越是指挥者或领袖人物,越需要认清局势,冷静思考。
顺势: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顺势而为,大方向一定要对。
用势:经营到最高境界就是经营一个“势”,管理到最高境界就是管理一个“场”。
造势:当市场没有“势”,企业无法借势时,老板就要学会造势。环境能够影响人,造势就是通过塑造一个“场”影响人,改变人们对原有食物、产品等的看法,实现造势者既定的目标。
抓住经营关键点,企业经营才能顺风顺水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场教,场教不如爱教。
爱教,不是你给他爱,而是让他心中长出爱。
永远的价值交换思维。老板必须为员工带来价值,才会让员工发自内心地感恩。
即使懂得正确经营方略,老板仍旧难免犯错
方法没学全、没学透
人生不怕不知道,最怕不清楚自己不知道,更怕以为自己很知道。
没意识到环境和适用条件发生变化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是绝对正确的,只有相对的正确,阶段性的正确,针对不同对象的对错。
管理的哲学永远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认为不是自己的原因
老板一定要学会自我觉察,自我反省。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犯错没有征兆
要及时不断自省,避免小错误累计成大错误,积重难返。
提炼、强化成功因子,企业发展再上台阶
做企业就是在做成功因子
如果能将知识、方法、团队等成功银子逐步沉淀,形成模块,并复制传送,企业就会逐步做大做强。
小企业一做大就死的很快的原因
企业没有自己的成功因子,单纯靠机会挣钱
企业有成功因子,但没有对其强化和复制传送
企业没有找准自己的成功因子,复制越快死的越快
老板就是创造并拥有成功因子的人
提炼、强化成功因子的六大步骤
生命线(做强)
1、基本接受——找到生存因子
2、战略集中——找到成功因子
3、顾客传送——找到协助传送
事业线(做大)
4、模式化——模块化(确保结果)、流程化(确保高效)、标准化(确保质量)、量化(确保一致)
5、基本生意单元——组合化、优化
6、复制单元——固化复制、掌握复制单元的核心团队,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重视经营突发状况,避免企业“猝死”
快速扩张,导致企业“猝死”。
经营过于分散,导致企业“猝死”。没有做一项叫“战略集中”的工作
“空降兵”使用不当,导致企业“猝死”。空降高管要选对,成熟的+下场干的
自己人自立门户,导致企业“猝死”。
4. 当好老板的三大关键: 经营人、管到位、涨格局
经营人
内部客户,企业员工
激发动力,让其按企业希望的方向做事,完成设定的目标
外部客户,真正的客户
分析客户需求,如何设计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让客户持续复购。
发展阶段不同,经营重点不同
一般来说,小企业经营狼性,大企业强调格局;小企业经营事,大企业经营人。
企业发展的七个能级
1、专业户(40-60万)
老板亲自下基层干活,老板需要想法设法找到企业的成功因子,并壮大成功因子。
员工听话、忠诚
2、个体户(200万)
老板基本上已找到通向成功因子的路径。工作重点:销售+初步的管理
最小的公司雏形,需要初级主管协助老板处理公司杂务。老板不在事必躬亲,而是只负责主抓几个核心客户。
3、公司化(2000万)
企业的商业模式已基本成型,企业需要按照制定好的战略逐步推进,增强成功因子,复制生意单元。 工作重点:建立管理中心+人才招聘
组织结构已较成熟,所需要的是逐步建立标准和流程,完善企业管理。此时老板需要管理的不是具体的项目,而是人,尤其是核心人才。老板要学会识人、用人,用机制引爆团队。老板需要提升自身的三大能力:市场分析能力、领导力、演讲能力。
4、部门化(2亿)
此时,每个部门都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司。 工作重点是用好人和产品升级:建立总部的复制中心+团队能级的提升+建立辅导部、新产品研发中心,实现生产能力的升级
老板需要提升自身的三大能力:战略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兼并收购能力。
5、集团化(20亿)
其下属的不少部门已经变成分公司,这些分公司的老总至少是初级经营级,甚至还有战略级。分公司已实现财务独立,并对总公司负责。重点工作:依托核心企业(主营企业)来发展企业。工作重点:战略管理+成本控制
在战略管理方面,老板通常会有三种考虑,即依托核心企业来发展公司,实现多元化经营,实现产业链发展。
6、产业化(200亿)
围绕产业结构大同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资源强势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爬楼梯
7、资产化(2000亿)
企业规模越做越大,资本化就会伴随其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坐电梯
员工能力的七个能级
1、职工级(1.5-3万/年)
体力工作者,无太多技术与水平。计划、组织能力比较弱,需要在上级主管的安排下做事。
员工关注点:马上获得回报
计划能力周期:无,需要上级安排工作
2、职员级(3-5万/年)
知识工作者,干技术活。但比较教条,对意外时间、例外事件的处理能力比较弱。
员工关注点:学习提升(一门手艺、技术)
计划能力周期:1-3周
3、主管级(5-8万/年)
干的是管理落地的活儿。注重改善,追求创意创新,结果性较强。擅长局部改良和执行力,但是让他策划整个方案还是做不到的。
员工关注点:比较关注发挥空间,“我的地盘我做主”,擅长在上级给出的方案里局部改良和吃透并落地执行。
计划能力周期:1-3个月
4、管理级(8-16万/年)
干的是管理系统的活儿。已经实现了系统性思考、系统性工作和跨部门配合工作。且已具备设计流程或策划方面的能力。
员工关注点:在事业上希望有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计划能力周期:6个月以上
5、经营级(16-64万/年)
负责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他们做的是策略性的工作,需要掌控全局,而且把握明晰的情况。经营级员工的主要特征是重新对事情进行定义和定性,从本质和发展方向上看问题。经营级和管理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不同,前者采用的是一体化思维,有策略性行为,会专注于每个主题,从而调整对事情的定性和定义。后者采用的是系统性思维,他们可以考虑到事情之间的联系,但是抓不住事情解决的根本点,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员工关注点:理念。他们会问为什么要做这家企业,做这家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动力来做企业。
计划能力周期:2-3年
6、战略级(64-256万/年)
不仅懂成功因子,而且对行业的成功因子都很了解,可以将多个战略同时运行。
员工关注点:理念+老板格局
计划能力周期:3-6年
7、整合级(256-1024万/年)
不仅懂成功因子,而且对行业的成功因子都很了解,可以将多个战略同时运行。
员工关注点:理念+老板格局
计划能力周期:3-6年
发展阶段不同,老板角色不同
1、专业户阶段
没有固定的角色定位
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得亲自出马解决
2、个体户阶段
企业管理者
开始组建部门,但分工并不明确,老板的关注重点开始由基层工作转移到基本的管理工作
3、公司化阶段
企业经营者
老板由经营事变成了经营人
4、部门化阶段
战略制定者
老板要从纷繁复杂的事情当中解脱出来,思考企业战略,制订长远的规划。
5、集团化阶段
初级整合者
老板要对那些成长性好、对企业资源形成互补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尤其整合对方的人力资源为我所用。
6、产业化阶段
高级整合者
企业的整合变得非常频繁,兼并、重组、收购等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工具。
7、资本化阶段
高级整合者
企业的整合变得非常频繁,兼并、重组、收购等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工具。
当好老板的两个抓手
1、对外——客户
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符合需求且超越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2、对内——员工
处理好与内部员工的关系,将合适的华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5. 经营人
经营人的核心就是经营人的需求
小企业与大企业最本质的区别:
小企业经营事(老板埋头做事),大企业经营人(通过他人拿结果,注重人才团队组织赋能)。
产品、服务只是企业经营的媒介
产品、服务是企业内部员工与外部客户之间对接的桥梁
企业经营实质上是在经营需求。
所谓领导者,就是带领别人实现别人的目标,顺带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人。
设计体制引爆团队,实现企业员工双赢。
良好的机制可以引爆团队。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机制。
机制设计重在顺应员工的需求
设计机制时要有系统思维
分3类:物质激励机制、文化激励机制、公司约束制度
既要考虑中短期,又要考虑长远;既要有战略上的规划,又要有战术上的考量
企业机制不是某一种机制,而是多种机制的组合
好的机制要激励与约束并存
人性本自私,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 企业经营实质上就是在通过引导员工的私,来激发其善的一面,抑制其恶的一面。
经营环境不同,激励策略不同。
老板决策时需考虑三个问题:
1)企业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2)和竞争对手比,企业的优劣势在哪里?
3)和竞争对手比,企业的机会在哪里,企业会遭遇怎么样的威胁和挑战
“游击战”
敌强我弱,需求强(所在区域客户需求又比较旺盛时)
打法:避开对手的优势力量,集中资源专攻对手的薄弱环节
薪酬策略:底薪适中,提成一定要比较高,基本没有综合奖金。考核上特别注重结果(“攻城夺寨”)
“闪电战”
企业实力较强,市场空白点很多,客户需求还没有被完全激活
打法:迅速“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薪酬策略:底薪比较低,提成比较高,综合奖励比较少,考核倾向重结果(是否卖出产品与是否收回货款)
“攻坚战”
行业竞争激烈,客户需求逐步走向理性,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打法:徐徐图之,逐步增强自身的实力
薪酬策略:底薪比较高,提成适中,综合奖励适中,考核对过程和结果都很看重(既要遵循规范的流程,又要把卖产品收回款作为工作重点)
“圈守战”
企业具备一定优势,但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异常激烈
打法:避免对手的蚕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薪酬策略:底薪适中,提成不能太高,综合奖励比较高,考核倾向重过程(重品质,其次才是增长速度)
对于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比较适合采用“游击战”的市场策略,尤其是市场竞争激励的行业。 中小企业实力不强,需要寻找细分行业、细分市场,差异化定位,逐步提升壮大自身成功的因子。
植入优良文化,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什么是企业文化?
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形成的经营管理思想,它深藏在企业组织当中,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主张。
企业文化的作用?
1)激励团队,凝聚力量 2)为企业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3)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制度层文化、精神文化(是基础+核心)
优良企业文化的植入方法:
1)老板要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 2)企业文化需要长期行为规范 3)企业文化扎根大脑,影响行为
6. 管到位
赚钱
运用营销提升企业业绩
做好营销必须踩准市场节奏
市场发展6阶段:萌芽、发展、饱和、淘汰、垄断、转型期
做好企业定位,运用差异化策略赢得客户
产品差异化、区域竞争差异化、分销渠道差异化、客户群差异化、品牌差异化
产品销售的三种营销模式:
顾问式营销、催眠式营销、诱饵式营销
分钱
用薪酬、股权平衡企业中钱与权的矛盾
企业治理结构中3种权力:
管理权、收益权、所有权
企业股权释放要踩准时机
省钱
建立控制体系,提升企业运转效率
关于人性
1)每个人都有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欲望。 2)员工只会做你检查的,而不会做你希望的。
绩效考核引导员工做企业希望的
创业期的中小公司,生存是第一要务,暂时不适合做绩效考核。企业越做越大,最高管理者不能有效管控人员时,可考虑上绩效。
公司组织结构分类:
1)按区域分 2)按产品分 3)按客户群划分 4)矩阵式划分(客户群+产品)
7. 涨格局
老板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
老板能否自我成长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老板比的是梦想、信念与格局
格局决定结局,老板能成就多少员工,员工才会给老板多少回报。
老板要敢想敢干、有信息和有危机意识。
老板常用的4种领导方式:
1)命令式(指挥性强,支持性弱;单向沟通,监督频繁);中小企业生产水平较低时
2)教练式(指挥性强,支持性强;双向沟通,监督较多);对应团队发展的动荡期
3)支持式(指挥性低,支持性强;领导多问少说且经常反馈,监督较少);对应稳定期,生产水平较高
4)授权式(指挥性低,支持性低;双向交流并及时提供反馈,监督尽可能少);对应生产水平较高、士气也很好
如何成为最有魅力的老板
掌握六大关键词:
信任、授权、口才、舍得、榜样、价值(善于发现员工和客户的价值)
问题是成长的最好营养品,问题是人成长的楼梯。
与客户发生深度联系,不断为他人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