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这是一个关于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
2.艺术教育
3.体格和军事教育
4.道德和宗教教育
特点
a.儿童公养公育
b.生产生活经验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
c.没有专职教师和专门的教育场所
d.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
方法
儿童学习方法:观察与模仿
长者教育方法:讲授及示范
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
胎教
含义:通过对母体食物营养、视听言动乃至情绪等的规范,从而间接影响胎儿身体及心智发展的教育方式。
主张
1.优生优育
2.基本原则
食物要求:饮食清淡
环境要求:居处简静
行为要求:行坐端庄
情绪要求:情性和悦
“外象内感说”胎教理论
外象:指母体之外的客观事物的现象
内感:指母体之内胎儿的被动感应
宫廷学前教育
三公制度(保傅制度/师保傅制度)
三公:太师、太保、太傅
三少:少师、少保、少傅
三母制:师、慈母、保母
四贤制:三母之外另设乳母
家庭教育
目的
1.成人
2.成材
a.基本伦理道德
b.习劳节俭教育
c.办人处事
d.礼仪规范教育
e.卫生习惯与身体保健
原则
1.及早施教
2.严慈结合
3.一视同仁
4.正面教育
方法:训诫、体罚、吓阻、仪式、示范
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
社会机构
宫廷教育机构:孺子室和官邸学
社会慈幼机构
宋代的慈幼局、举子仓与广惠仓
清代的育婴堂和育婴社
童蒙教育
蒙学设置
汉代:书馆、学馆
唐宋:私塾、学塾
童蒙教材
宋代以前:《史籀篇》(最早启蒙读物,中国“字书之祖”)、《仓颉篇》
宋代以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
儿童游戏
意义
1.游戏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2.游戏能促进儿童的知识学习
3.游戏能涵养儿童的品行修养
4.游戏能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种类
a.运动游戏
b.智力游戏
c.语言文字游戏
d.生活角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