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431考研:货币金融学【7、通货膨胀】
本导图是根据凯程金融考研的课程制作的,部分结构参考其讲义上的导图,并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本导图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适用于金融考研复习,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导图。 其余章节的导图在个人主页上
编辑于2022-06-26 18:57:03本导图是根据凯程金融考研的课程制作的,部分结构参考其讲义上的导图,并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本导图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适用于金融考研复习,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导图。 其余章节的导图在个人主页上
本导图是根据凯程金融考研的课程制作的,部分结构参考其讲义上的导图,并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本导图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适用于金融考研复习,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导图。 其余章节的导图在个人主页上
本导图是根据凯程金融考研的课程制作的,部分结构参考其讲义上的导图,并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本导图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适用于金融考研复习,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导图。 其余章节的导图在个人主页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导图是根据凯程金融考研的课程制作的,部分结构参考其讲义上的导图,并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本导图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适用于金融考研复习,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导图。 其余章节的导图在个人主页上
本导图是根据凯程金融考研的课程制作的,部分结构参考其讲义上的导图,并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本导图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适用于金融考研复习,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导图。 其余章节的导图在个人主页上
本导图是根据凯程金融考研的课程制作的,部分结构参考其讲义上的导图,并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本导图涵盖绝大部分知识点,适用于金融考研复习,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看导图。 其余章节的导图在个人主页上
通胀
基础知识
定义:一定时期内,商品劳务的一般货币价格持续明显的上涨过程
资产价格上涨不算 部分商品劳务(占比不高)价格上涨不算 一次性价格上涨不算(通常持续一个月以上) 小幅度上涨不算(2%或3%以内)
分类
是否以价格上涨的方式表现
公开型:是
隐蔽型:否
货币的购买力是下降的(与显性一样)
产生原因:政府管制
表现方式
排队抢购
票证
黑市(价格双轨制)
产品质量下降
商品和劳务价格是否以相同比例增长
平衡型(相同比例)
非平衡型(不同比例)(通常)
根据市场主体是否完全预期到
预期到的
未预期到的(通常)(经济效应更强)
根据通胀的严重程度
温和 爬行 奔跑 跳跃
衡量指标(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动):
三种指标的不同在于包含的内容不同以及各项目的权重不同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一篮子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不包括资本品和中间品,为消费者所关注
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没有包括在内 又称标题通货膨胀,可以直接衡量居民福利水平的变动
项目
各项目的权重基本不变(固定权重) PCE:以实际消费量为权重加权
衣:衣着 食:食品(大头),烟酒 住:房租,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 行:交通通信(汽车价格...) 其他:医疗保健,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
我国食品里占比最高的是猪肉
核心CPI:从C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服务于货币政策调控)
因为食品和能源主要是由供给端决定的,所以不应对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影响
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不包括劳务,为生产者所关注(消费性商品+生产性商品)
上游:原材料开采勘探的企业 中游:生产资本品的企业(机器设备、材料) 下游:生产消费品的企业
优点
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
GDP平减指数:综合考虑了 GDP 中所统计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计算:
名义GDP: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期市场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优势
涵盖项目种类更全
劣势
统计成本高,公布频率低
影响
宏观层面
对产出的影响
促进论
对实际产出有积极的影响
凯恩斯名义工资刚性理论(劳动力市场角度)
核心假设:名义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老板只能涨工资,不能降工资)
实际工资是企业真正的用人成本,物价水平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员工实际工资上升,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裁员,产出下降。同理物价水平上升,产出增加
新凯恩斯粘性工资价格模型
弗里德曼预期错误模型(劳动力市场角度)
核心假设:老板知道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工人不知道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只能凭预期(把上一期的价格水平当作这一期的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上升,老板给工人加薪,但员工实际工资可能不变,由于员工对价格水平的判断还停留在上一期,所以认为自己实际工资上涨,于是提高积极性,产出增加
卢卡斯预期错误模型
促退论:通胀导致微观效率的损失
中性论(古典二分法)
实体部门:决定实际变量
金融部门:决定价格变量
通胀属于价格因素,属于金融部门,对实际部门不产生影响
实证
温和的通胀2%~3%
短期:促进(润滑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和产出)
中长期:中性
恶行通胀
促退
对就业的影响
1958菲利普斯曲线
对工人工资增长率(因变量)与失业率(自变量)进行回归: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失业率越高,工人工资涨得越慢)(统计学结果)
李普西提出的经济学解释
失业率低,劳动力需求旺盛,劳动力价格(工资)上涨速度快(工人溢价能力强) 失业率高,劳动力需求低迷,劳动力价格上涨速度慢(企业议价能力强)
1960萨缪尔森、索罗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企业利润最大化等边际原则
把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工资增长率换成通胀率,得到通胀率和失业率呈现反相关关系
政策含义:论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可以制造通胀从而降低失业率
不能解释滞涨(通胀和失业率双高)
1968菲尔普斯、弗里德曼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现代菲利普斯曲线)
是通胀率与预期通胀率之差造成了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
自然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的干扰下由劳动力市场供求的随机变化等实际因素形成的失业率(经济体长期稳定的失业率:失业率的长期趋势性部分)
v为随机扰动项,表达了供给侧的冲击
政策含义(当下普遍接受)
货币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和长期无效性
需求管理性政策:财政、货币、汇率政策 供给管理型政策:教育、科技
央行通胀预期管理的重要性
可以解释滞涨
发展:1974卢卡斯将理性预期的观点结合进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含义:划分短期和中长期(短期存在错误预期,中长期不存在错误预期)
扩张时更无效,治理时成本更低
对利率、汇率等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
利率:费雪效应
汇率:购买力平价
微观层面
收入再分配效应
在非预期的通胀环境下,任何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在通胀时期会发生购买力由债权人向债务人的转移(通胀往往是预期不足的)
若通胀预期过度,则购买力由债务人向债权人转移
现象
现金烫手
公众将现金配置到收益率随通胀上升的金融资产或者实物资产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存款搬家
银行存款名义利率往往不能随通胀充分调整以保证实际利率不变,短期内会出现挤兑, 长期内会造成负储蓄、负投资、负就业、负产出
商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价格信号配置资源的效率下降(非平衡型通胀)
影响资源配置的主要是相对价格水平
实体企业投资:由长期投资转向短期投资,由生产性投资转向非生产性投资
通胀率高时往往通胀具有异变性(不确定性强)
税收扭曲:通胀税
在累进税制下,通胀使得居民、企业名义收入上升,达到更高的税率等级
通胀本身就是向货币财富持有者征税(强制储蓄效应)
成因
需求拉上型: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总需求的扩张不能全部作用于产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AD 曲线持续外移,AS 曲线不变
凯恩斯强调实际因素 弗里德曼强调货币因素
若供给能力强,供给弹性高,需求拉升型通胀的出现概率小
成本推动型: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或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等造成的
工资推动型:工资增速过快(工会的力量)
利润推动型:利润增长过快(产品市场垄断)
进口成本推动型:进口成本增长过快
进口商品价格的显著上升
本币剧烈贬值
总供给曲线内移
通胀惯性:当期高通胀率带来市场主体的高通胀预期,进而导致下期高通胀
结构型:在供求总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某些结构性因素:如本国产业结构老化,资源流动效率较低等造成的通胀
舒尔茨的需求移动论
需求由旧部门转移至新部门,新部门由于需求上升而价格上升, 旧部门则由于工资刚性而价格难以下降, 并且新旧部门之间资源流动效率低,因而造成通胀
鲍莫尔的不平衡增长模型:将经济分为工业部门(劳动生产力高)和服务部门
希克斯托宾的劳动供给理论:将经济分为扩展部门(劳动生产率高)和非扩展部门
斯堪的纳维亚模型(北欧模型):将经济分为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高)和非开放部门
治理
治理需求拉上型
治理方案
紧缩财政,增税减支
紧缩货币,数量型工具和架各型工具
内需
本币升值
外需
弊端:产生牺牲比率
牺牲比率:单位通胀率下降带来实际 GDP 下降的比率
决定牺牲比率大小的因素
人们的理性预期程度(负相关)
政策强烈程度(反通胀措施越强烈,牺牲比率越低)
工资制度(更灵活的工资制度可以降低牺牲比率)
治理成本推动型
治理方案
温和的收入政策,如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
以税收为基础的奖励政策
严厉的收入政策,如冻结工资物价
弊端
温和的收入政策:效率低,几乎无效
以税收为基础的奖励政策:和财政部的谈判难度大
严厉的收入政策
既限制了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也限制了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把公开型通胀转变为隐蔽型通胀:市场主体会逃避监管
治理通胀惯性型
治理方案(预期管理)
建立规则,如实行通胀目标制
减少政府赤字
虽然现在绝大多数国家禁止央行为政府融通赤字,但政府赤字仍然会引起通胀预期
保证央行的独立性
与通胀和平相处
收入指数化政策:名义收入随物价指数的调整而调整
优点
规避收入再分配效应(把固定浮动化)
有利于降低牺牲比率
有利于物价水平的最终下降:杜绝政府从通胀中获利
缺陷
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固定支付合同,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强化了工资—物价螺旋机制
工资物价的调整不一定及时准确
预期
适应性预期(弗里德曼):利用历史信息进行预期(反应较慢)
理性预期:考虑所有可能的信息(历史+当下),预期形成的方式会升级(预期函数不稳定)
泰森
Hello~亲爱的亿图创作者(^_-) 看到您的的作品很优秀哦,请问有兴趣参与亿图社区达人计划吗?可享受六大权益~点击链接https://www.edrawsoft.cn/activity/talent-recruitment.html,扫码添加社区小管家即可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