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思维、想象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思维、想象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情绪管理是指用心理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调适、缓解、激发情绪,以保持适当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避免或缓解不当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实践活动。包括认知调适、合理宣泄、积极防御、理智控制、及时求助等方式。本思维导图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情绪、情感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三、思维的种类
(一)、直觉动作思维
(二)、具体形象思维
(三)、抽血逻辑思维
四、思维和语言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1.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
2.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1.本质属性不同
2.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3.思维规律与语法结构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五、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六、思维的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二)、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三)、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四)、思维的逻辑性
第二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二、想象的功能
(一)、预见功能
(二)、补充功能
(三)、代替功能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
第三节 思维、想象的规律
一、概念形成的策略
(一)、同时性扫描
(二)、继时性扫描
(三)、保守性聚焦
(四)、博弈性聚焦
二、正确推理的制约因素
(一)、气氛效应理论
(二)、换位理论
(三)、证真和证伪
三、问题解决的心理活动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知识表征的方式
迁移运用
3.原型启发
4.定式的影响
5.动机和情绪状态
6.个性特征
四、想象的加工策略
(一)、黏合
(二)、夸张
(三)、拟人化
(四)、典型化
第四节 思维、想象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指导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理解知识
(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变式
(三)、科学进行比较
(四)、启发学生自觉进行概括
二、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新颖性
2.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3.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
4.灵感状态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豁朗阶段
4.验证阶段
(三)、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2.创设有利于创造精神形成的氛围
3.加强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
4.培养创造型人格
5.善于激发和捕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