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歌手法
这是一篇关于诗歌手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构思、表达方式。
编辑于2022-07-09 09:38:41这是一个关于区域地图要素的思维导图,它所表现的区域范围可以是政治行政区域,(如省、县、城市),也可以是自然或经济区域,如洲、地区(如西亚)、经济区、流域、高原、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地图集在行政管理、经济规划、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旅游交通等方面有使用价值和参考作用。
岩石圈(The lithosphere),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对岩石圈的认识,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岩石圈与地壳是同义词,而与下部软流圈即上地幔有区别,但岩石圈与上地幔系过渡关系而无明显界面;有人认为岩石圈至少应包括地壳和地幔上层。
大气运动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进行热量,动量,水分的互相交换;不同性质的空气得以相互交流,并以此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总称。大气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区域地图要素的思维导图,它所表现的区域范围可以是政治行政区域,(如省、县、城市),也可以是自然或经济区域,如洲、地区(如西亚)、经济区、流域、高原、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地图集在行政管理、经济规划、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旅游交通等方面有使用价值和参考作用。
岩石圈(The lithosphere),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对岩石圈的认识,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岩石圈与地壳是同义词,而与下部软流圈即上地幔有区别,但岩石圈与上地幔系过渡关系而无明显界面;有人认为岩石圈至少应包括地壳和地幔上层。
大气运动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进行热量,动量,水分的互相交换;不同性质的空气得以相互交流,并以此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总称。大气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诗歌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三要素
本体+喻体+喻词(像、似、如、好比、犹如)
分类
明喻
三者都有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暗喻
缺少喻词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借喻
只有喻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多个喻体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效果
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鲜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模板
运用比喻,把……比做……,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现了诗人……情感
比拟
识别:没有喻体就不是比喻
分类
拟人
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拟物
把人当做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
效果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生动、形象、鲜活、新奇
模板
运用比拟/拟人/拟物,赋予了……以……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表现了……的情感
夸张
识别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举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满江红》
效果
能够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模板
运用夸张,将……夸张化,突出了
借代
识别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分类
部分代整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特征代本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具体代抽象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梅岭三章》
效果
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凡为奇,引人联想,突出特点
模板
运用借代,用……代指……,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凡为奇,引人联想,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对偶(对仗)
识别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效果
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思集中含蓄
模板
“XX”对“XX”,对仗工整,写出了……
举例
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
设问
识别
自问自答
特殊
在结尾处设问,只问不答,引人思考
效果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模板
运用设问,一问一答,突出了……的情感
举例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
反问
识别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效果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举例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双关
识别
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
效果
暗示情感,委婉含蓄
模板
一语双关,“XX”与“XX”同音/同义,暗示了……,委婉的表达了……的情感
举例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竹枝词》
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
识别
本质就是虚写
效果
丰富诗歌内涵,突出情感
模板
运用联想/想象,诗人想象……,丰富诗歌内涵,突出了……的情感
举例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
对比
识别
有主次是衬托,无主次是对比
效果
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以深刻印象
模板
运用对比,使……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强调)了……,表达了……情感
举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衬托
识别
以动衬静和动静结合不同,前者有主次,后者无主次
效果
使所描绘的形象更加突出
模板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来衬托……,突出了……,表达了……情感
举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烘托渲染
识别
本质就是环境描写
效果
突出主体形象(人或物),加强艺术效果
模板
运用烘托渲染,通过对……的描写,渲染出……的意境,突出了XX(主体形象)的……
举例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象征
识别
借助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个人情感或心智的一种表现手法
效果
化抽象为具体
模板
运用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表达……情感
举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登崖州城作》
篇章构思
以景结情
效果
结句写景,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丰富诗歌的意境,渲染氛围
模板
诗歌以景结情,用……的景色收束全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诗歌意境深远,意味无穷
举例
更待夜深同徒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太湖恬亭》
以小见大
模板
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写……的小景,反映了……的大主题
举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
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
效果
使情感表达的真切直接
模板
直接抒情,“XX”一句直抒胸臆,直接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举例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足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借景抒情
分类
触景生情:先景后情,因景而情
寓(融)情于景:只见景,不见情,情景相融
以景结情:最后一句为景,意味深长
效果
委婉含蓄,使情感的表达更丰富、深刻、深远,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模板
借景抒情,描绘了……的景色,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诗歌意境丰富深远
触景生情,描绘了……的景色,以此触发了诗人……的情感,使诗歌意境丰富深远
寓(融)情于景,描绘了……的景色,营造了……的意境,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诗歌以景结情,用……的景色收束全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诗歌意境深远,意味无穷
举例
寓情于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以景结情: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秋兴》
托物言志
效果
间接而含蓄的抒发情感
模板
诗人以XX自喻(比),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志向
举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用典抒情
识别
典故包含旧事、化用前人的诗句
效果
委婉含蓄
模板
运用典故,借……的典故/化用了……的诗句,含蓄委婉的表达了……,使诗歌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余味盎然
举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虚实
识别
虚实都有,就是虚实结合
虚写是联想、想象之景,如过去、未来、幻想、梦境、听说之事
实写指当前视听之景
效果
激发读者想象,丰富诗歌内容,突出情感
模板
运用虚写,虚写……,丰富了诗歌内涵,突出了诗人……的情感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实写……,虚实相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诗歌内涵,突出了诗人……的情感
举例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秋兴》
正面vs侧面
识别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环境、细节等
侧面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
效果
间接表现某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模板
运用……描写,通过XX(诗中内容),表现(反映、突出)了……
举例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多种视角
识别
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
俯仰结合/远近结合
效果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让诗歌更具画面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模板
以……视角,描写了……的景色(画面),呈现出……的风貌,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举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感官
识别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视听结合
效果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让诗歌更具画面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模板
通过XX(诗中内容),从……的角度描写了……,表现了……,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举例
花飞衣袖红香湿。《雨过至城西苏家》
动静
分类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效果
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突出景物特点,让诗歌富有意境美
模板
用XX写出了……的静态,用XX写出了……的动态,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副的图景(或以动衬静,突出了……)
举例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
白描vs细描
识别
白描:不事雕饰
细描:生动细致的描绘
效果
白描不事雕饰,简单质朴,简洁明了
细描生动细致传神
模板
运用白描,XX(原诗内容),不加雕饰的描绘出……的景色,简单质朴明了
运用细描,XX(原诗内容),细致传神的刻画了……的……(特点),表现了……的情感
举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