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化输出与文化入侵
这是一个关于文化输出与文化入侵的思维导图,对于文化输出与文化入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观看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07-12 16:31:21文化输出与文化入侵
什么是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主动而有意识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过程。
一般来说,文化输出的战略实施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文化输出本身只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这就要求文化输出国的文化在各国文化交流中处于优势地位,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种“强势文化”。 (2)文化输出需要以先进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人们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客观上促进了本国文化的发展。同时,先进的传媒和通讯工具有利于文化输出国对外进行文化输出和渗透,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什么是文化入侵?
文化入侵,即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它国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
但是,文化侵略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由于文化涵盖的面极广,有充分历史佐证、确凿成立的文化侵略,其范畴限于“教育”和“宗教”。在文化的其他领域,并非全部是文化入侵。 一,文化入侵有明确的对象和目的 文化入侵具有明确的对象和目的,这是与西方国家对外颠覆战略紧密相联的。 1,企图把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腐朽的东西带进我国校园,使我国大学生背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 2,极力美化、鼓吹西方的生活方式及其人权、民主等价值观念,从生活方式上影响人们,使之逐步接受并追捧西方的价值观念; 3,试图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在西方文化的进攻面前被征服和同化,动摇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他们宣传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人的理想信念,从精神上对人进行彻底的“洗脑”。 二,文化入侵的渠道具有多样性。 在西方文化带给我们的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我国实施的文化倾销涉及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商业、广告、等各个领域,企图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现在流行的过“洋节”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文化入侵的手段具有先进性。 西方国家依仗他们的高技术特别是卫星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势,控制了网络等各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文化入侵的手段迅速现代化。大学校园是因特网最活跃的音符,再加上大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喜欢尝试新的东西,使西方文化在因特网上的传播更具影响力,入侵手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四,文化入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直接承载着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包括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所以文化的消费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消费,对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人们在欣赏电影、戏剧、歌舞、动漫画、音乐或参与电脑游戏的同时,也会对其多表达的思想内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影响。并且文化消费这种教化作用是隐性的、长期的,因而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五,文化入侵具有广泛性和全球性。 西方的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在我国年轻群体中很流行,而我国传统节日呈衰微之势,年轻人觉得“洋节”更加好玩、热闹,但好玩热闹的背后其实是正在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今天,西方文化入侵呈现出广泛性和全球性,既有向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也有向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渗透。它们打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旗帜,不断强化其意识形态战略,大规模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灌输资本主义价值观,进而通过此渗透达到政治上的目的。[3]
文化输出的典型案例
中华文化输出经典案例 1、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2、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3、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
文化入侵的典型案例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文化入侵这个概念似乎非常的遥远,但这些却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不同于明晃晃的刀子,文化入侵这把软刀子捅起人来威力可不比正大光明的战争差劲,这种方式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是杀人不眨眼的。 不同于战争那种武器导弹对轰的方式,文化入侵的方式比较特殊,他是用一种潜移默化洗脑的方式来是实现入侵,文字,书本,影视,音乐都可以变成它的载体。它的时间也可以持续很久很久,主要方式就是让其他国家的人或者其他民族认同自己别人的观点,使其从内部慢慢解体,从而达到摧毁他国的目的。 现在的韩日明星,他们的风格缺少了一种阳刚之气,许多韩星都以阴柔为美,其实这就是遭受了文化入侵的结果。当年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更好的控制日本,有意向日本民众输出了这种缺乏阳刚性质的审美,妄图打败日本的武士道。发展到当今,这种阴柔美的文化也传到了韩国,并且进一步放大影响力,近几年的选秀节目,大家也很明显的看到了中国也有被这种情况影响到的趋势,幸亏国家广电局介入叫停了这种选秀,从而也避免的我们下一代审美遭受影响。 再说一个例子,当年的苏联,钢铁洪流震慑全欧洲乃至全世界,其锋芒让美国都难以抵挡,这时美国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文化入侵,于是乎,大量的影视书籍图像传到苏联,苏联老百姓见到了西方所谓美好的生活,产生了向往,长期以往的文化渗透,信仰产生了动摇,坚固的堡垒从内部崩溃,苏联最终解体。 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国影视剧什么《兄弟连》、《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硬生生让很多人觉得似乎是美国打赢了二战,殊不知苏联才是打赢二战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国家。这就是文化入侵的结果,失去了判断,把片面的东西当成了真相,而真相反而被人遗忘,甚至是驳斥。 还有一种渗透方式,就是通过青少年感兴趣的方式入手,最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动漫、游戏在全球都有很高的热度,输出全世界,日本的右翼军国主义人士也利用这种动漫文化的输出夹带一些右翼思想的“私货”。很多日本动漫番剧中,都会若隐若现的出现这种思想的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淡化日本当年的罪行,让年轻人对日本产生向往产生好感。 所以文化入侵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情况,做好甄别与筛选,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人,一定要对他们做好保护,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是我们民族魂的继承者,如果连他们也被洗脑侵略,忘记的历史,那无疑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是一个毁灭的打击。 重视文化侵略需要我们全国全民族的人共同监督努力。
标注身边有哪些被文化入侵的例子?中国向世界输出了很多中国文化,比如象棋,孔子,唐装等,同样的,世界也向中国输入了很多他们的文化,同样影响着中国。下面就来盘点10个输入的外国文化,看看哪些文化还在影响着你的生活。 1、育儿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慈母多败儿,棍棒出孝子(严父出孝子),成才的孩子少不了父亲的严厉管教和母亲的适度宠爱。这个道理已经不被大多数的家庭接受,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八十年代后期的的独生子女政策,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宠着还来不及,谁还舍得打,再次就是外国的文化输入的影响,在外国尤其是西方的很多文化中,对孩子要以鼓励为主,说教为辅,严格禁止打孩子,骂孩子的。现在这种育儿文化已经占据了上风,深刻影响着年轻父母们。 2、圣诞节、万圣节和愚人节等广大西方节日为主及其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都有自己独有的节日,端午、清明、中秋等等,现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但对年轻人来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西方的一些节日,比如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等。可以说,年轻人里对外国输入的西方节日更钟爱一些,而中老年人还是对国内的传统节日更喜爱。 3、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必胜客等快餐文化; 这种餐饮文化已经深入影响了各个阶层,汉堡、三明治、热狗、牛排、芝士等西餐;薯片、爆米花、棉花糖、彩虹豆、口香糖等零食,可口可乐、咖啡、红酒和鸡尾酒为主的洋酒、鲜榨果汁等饮品,可以说上到99下到刚会走,对这些都有些喜爱。当然中国传统的饮品和中餐也影响着世界,尤其是中国的白开水,也开始进军世界。 4、“星期”这个时间单位 可以说在民国之前,中国是没有星期这个概念的,中国古代的官员,除了家里有事,每月初一、十五只休息两天,重要节日休息一两天,其他真没什么假日,更别提其他阶层了,可以说是全年无休。自从星期概念引入之后,又有了早九晚五、周六日节假日,黄金周等休息日,为打工一族确实带来了很多福利。 5、结婚 中国很多地方还是延续中国传统的结婚风俗,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但更多的地方越来越多的环节都开始模仿西方的习俗,男人向女人求婚要手捧鲜花单膝跪地,结婚现场新郎穿西装新娘披婚纱,婚礼主持人说的那套台词也几乎就是外国电影里面的桥段,更重要的,中国人结婚喜欢大红,可西方的婚礼却以白色为主,婚纱、婚戒、钻石等,都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元素。 6、二次元,动漫等 这个文化来自日本,谁能想到,中国在动漫界最有影响力的时候,居然是20世纪50-60年代,那时候的水墨画、剪纸文化,葫芦娃,小蝌蚪找妈妈,日本的动漫冲击了世界,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同时带来的二次元、森系、四次元、卡通、中二等文化。当然这些都是小众文化。 7、健身文化 穷文富武,中国人是不健身的,吃都吃不饱,哪有时间健身啊,吃饱的都在练武,不管是铁砂掌还是五行拳,反正没有闲着没事举杠铃的,随着西方健身文化的输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健身行列,不是在跳广场舞或者打太极,而是去健身房跑步举杠铃。同时跆拳道、瑜伽、健美操等也开始进入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学习班就是证据。 8、美剧、R&B和Hip-Hop为代表的POP、DISCO、KTV、街舞等娱乐文化 这个文化是从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从刚开始的DISCO、KTV、霹雳舞,到R&B和Hip-Hop,再到美剧、英剧,好莱坞等文娱产品,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国的僵尸没有走出世界,可西方的吸血鬼、丧尸却充斥着中国的荧屏。 9、星座、卡牌等占卜文化 中国自古也有占卜,乾坤八卦,周易风水,梅花易数,都是非常高深的占卜文化,可能也许,也许可能是因为太深奥了,学习起来毕竟困难,给了西方这种简易的占卜文化入侵的空间,星座,卡牌等占卜文化迅速占领了年轻人的思维,而中国占卜文化只在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地方受到欢迎。 10、牛仔、机车夹克、喇叭裤等服饰文化; 中山装是中国服饰文化的最后的堡垒,可依然被攻克了,从牛仔到喇叭口,从超短裙到超短裤,从沙滩裤到丁字裤,中国的服饰文化好像已经真的没有了,中国服饰都成为了历史。
文化输出与文化入侵的区别
【文化输出与文化侵略是一回事吗,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有什么积极意义?】https://mbd.baidu.com/ma/s/kvRs064f 有删改
文化输出与文化侵略完全不是一回事,文化输出指的是国家自愿将自己的文化宝库分享给其他国家的人,就比如现在很多著名大学为国外交换生开设的一些国学课程,传统手工课程,这是文化自愿输出的一种变现形式,而文化侵略是指文化入侵国家在被文化入侵国家非自愿的情况下强取豪夺,和文化输出完全是两码事,正常的文化输出不仅可以对外弘扬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文化输出的重要性
【文化输出真的很重要吗?中国可以输出那些文化?】https://mbd.baidu.com/ma/s/WIKnNJHt
百度知道 文化输出真的很重要吗?中国可以输出那些文化...展开 自由仙 文化旅行者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成为第638位粉丝 文化输出是很重要的,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之一,是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方式。 文化的输出一方面可以加强其他国家对于你的国家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下,对于其他的国家造成影响。 比如世界电影业的中心,好莱坞就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输出的点,很多人就是通过好莱坞电影来认识美国与美国文化的,而通过电影也是一个很好的对外文化输出对象。 曾经有一个调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做过一次调查,当地球遭遇危机的时候,你觉得哪个国家可以领导世界度过危机,90%的被调查的人选择的答案都是美国,而原因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因为他们在看好莱坞电影中,一次次的地球危机,什么天灾人祸外星人入侵,拯救世界的都是美国人,这就是文化的输出。 而另一个方面的例子是韩国,在世界上很多人都在笑话韩国,因为韩国在世界上把很多的文化传统都说成的是韩国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代表性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国家的名片。 而对于中国来说,其实可以对外输出的文化很多,在前些年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重点就是功夫与中餐。像电影少林寺,引来了不少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功夫。 但中国能够向外作为文化输出的点是很多的,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茶文化,酒文化,中医、京剧等等传统文化,到电影、动漫等等的现代文化方面。 但文化输出的一个起点或者最初的发端就是文字,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字其实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起点,比如现在的孔子学院就是在注重这方面。而世界大国其实也都十分注重文字的推广,文字的推广是文化和软实力的最关键的载体。 比如我们看好莱坞大片基本都会看字幕而美国人看定影就从来没有看字幕的习惯。再比如如今的科技方面最权威的杂志,自然与科学都是英文杂志,不管你母语是什么,要想在其上发表,就需要使用英文,这本身就是对文字文化的推广。 所以推广的最初与关键应该是文字的输出。
文化入侵的危害
【文化入侵有什么危害?】https://mbd.baidu.com/ma/s/FJI3g15G
百度知道 文化入侵有什么危害?...展开 老喽啊 TA获得超过4894个赞 关注 成为第15位粉丝 要完全侵略一个民族不仅仅是让它的公民臣服,最重要的是文化入侵,让这些人完全的认同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其实有思想的投降并不可怕,真正让人心寒的是麻木而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他们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文化载体,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机会,大肆推行它的价值观、政治理念、文化理念,这是一种“隐性”的文化侵略。而文化侵略比政治侵略、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更为深远。 要征服一个民族,就要征服她的文化,要征服她的文化,就要征服她的人民,而要征服她的人民,最有效的就是征服她的儿童,只有从小改变孩子们的价值观,淡化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使他们屈服于外族的文化,最终让他们抛弃自己的民族,以达到入侵者的目的
如何文化输出
【中国怎样才能提高文化输出?】https://mbd.baidu.com/ma/s/uiiLs7eJ
我们国家现在正在爬坡期,有力地文化输出,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文化输出首先是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就像有些人做销售一样,卖的产品自己都不相信,别人怎么会相信你呢,愿意被你输出呢。但是在这一块,崇洋媚外的人依旧不占少数。这就要求,对于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要加强传承,比如说一些优秀的传统手艺后继少人。另外说一个前两天我刷到的一条抖音,说的是当年《末代皇帝》剧组在拍摄时找道具,发现在中国找不到纯丝绸,后来还是在英国找到的。可想而知,在优秀文化传承上,我们需要做的还远远不够。有些人会认为,提高文化输出需要一味迎合国外观众的口味,我认为大可不必,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唐朝时期,为什么会有“万邦来朝”的现象,不是我们邀请别人来的,是我们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独特的文化吸引其他民族来的。所以,我们旗帜鲜明地创作出好的文化作品,在“器”上不断打磨,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就会被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接受。当然,随着咱们国家现在政策的推进,还有就是国外的乱象,我们在文化自信上会做得越来越好。 第二,文化输出需要有相应优秀的民族文化作品与之匹配。像最近《原神》出的云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游戏、戏剧、电影、电视剧、小说等领域都有一片天地可为。但是我们国家在文化作品这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深入人心的作品不多,很多作品的思想深度不够,题材过于单一,喜欢从宏观层面上叙事,艺术技法上不够高,并且所呈现的主题仅停留在我们民族,没有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所经历的痛苦与快乐上升到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所共同经历的痛苦与快乐。这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对于观众来说,我们的作品只能打动我们本民族的人民,无法普遍地让其他民族的人感同身受,也很少能做到雅俗共赏。比如说,爱国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共有的品质,观看爱国主义作品也是很多人的精神需求,但是有一部分创作者被商业利益所裹挟,针对爱国题材,粗制滥造,创作大量的“可复制的作品”。再比如说,爱国仅仅停留在我们国人爱中国,表达我们国人对于中国的强烈感情,那么对于其他国家的不少观众来说,可能就很难有共鸣。 第三,文化输出需要找到新的文化输出方式。以电影为例,因为我也是电影领域的研究者,在电影领域中,西方的很多国家都曾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意大利运用新现实主义美学,德国出现过表现主义电影,美国运用好莱坞强大的工业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未来感的科幻电影,充满了其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尽管很多都是带有些悲观主义的,如《信条》、《银翼杀手》等。而我们国家在电影领域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始终兜兜转转地探讨戏剧与电影的关系,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探索影像美学、探索商业大片制作,再到现在的新主流大片。中国电影学派现在还在探讨当中,在电影领域,如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主题、哲学思想、影像结构,目前还在摸索当中。戏剧、游戏、电视剧、电视节目,都是一个道理。韩国的综艺、德国的戏剧等都是很好的体现。 其实我们民族有太多太多好的东西,正如我们国家现在说的,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的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宣介中国文化,我们国家的其他文化工作者也会有这样的责任。当然,还是那句话,方法很重要。一定不能太过假大空,一定不能只浮于表面,一定不能仅停留在我们本民族的范畴中,一定不能太过强势的论孰是孰非。一定是用好的东西去吸引,就像国家说的,为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我们的文化输出,也应当遵守这个规则。
如何抵御文化入侵
【我们应该如何抵御文化入侵呢?】https://mbd.baidu.com/ma/s/imLpztuY
正确抵制文化入侵,就要知彼更要知己。把我们原有的文化重拾起来,继续研究、传承。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中不能妄自菲薄,不能丢失自我。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贸易的国际化必然伴随着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文化的强势进入,我们不能因为眼花缭乱而茫然,不能自卑、不能失忆。要正确进行国际比较,要有中国立场、要有民族情结、要有自我意识、要有文化定力。 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每一种思潮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流淌到现在,都会后继乏力。这就需要我们后来人亲自去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深层次含义。重新拾起当年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根骨,在当代社会加以引导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