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病死率高达50% ~ 90% 。本图总结了相关知识。
从科学角度谈动物放生,放生什么动物最好,放生什么动物功德最大,冬天放生什么动物,放生动物,哪些动物不能放生,野生动物放生,什么动物可以放生……
流感概述:感染流感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高度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一些菌株会导致严重疾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埃博拉出血热
概述
可怕、致命、感染人或其他灵长类
罕见,由感染埃博拉病毒导致
平均致死率50%
疫情偶尔发生在非洲
由野生动物感染到人
最常见的天然宿主——果蝠
历史
首次发现:1967年德国
首次有记录的人类爆发:苏丹、刚果
埃博拉病毒
单股负链病毒目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
是一种嗜神经性、非节段性、负股单链的RNA病毒
长19kb,直径60-80nm
结构
7种结构蛋白(NP,VP35, VP40, VP30, VP24,GP,L protein)
性质
耐热性:60℃,60min完全杀死(56℃不行)
其生物安全水平为“第四级”病毒”。
紫外线照射10min灭活
生活周期
发病机制模型
传播
与人类接近灵长类野生动物关系密切
直接接触传播
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
食用已感染的野生动物
症状
潜伏期2-21天
第一阶段
无力
恶心,呕吐,厌食
腹痛
头痛
关节疼痛
肌肉疼
背部疼痛
口腔黏膜发红,吞咽困难
结膜炎,皮疹
此阶段若没有好转,则进入第二阶段,引发并发症,最终致死
第二阶段
出血
神经异常
无尿
打嗝打嗝
呼吸急促
通常死亡
痊愈
取决于个人免疫反应
一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就会产生抗体,持续至少10年
疫苗
基于病毒蛋白抗原的疫苗(类病毒颗粒)
复制缺陷疫苗(DNA疫苗和RAD)
基于复制能力的重组病毒载体平台
治疗
抑制EBOV复制或翻译或限制病毒传播
防控
原则
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风险
减少母婴传播
降低性传播风险
减少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感染风险
医院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戴手套
隔离感染者
练习护士防御技巧
所有设备的适当消毒和处置
必须正确埋葬
禁止清洗或触摸尸体
将其放入尸袋并埋葬在城外
向政府报告所有可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