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公】申论
下图是一篇关于【考公】申论的思维导图。导图从语句段篇、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文章写作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这是一篇关于【考公】数量资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普通方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不定方程、计算问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申论
词句段篇
问题
标志词:短板、苦难、不足、滞后、矛盾、缺失、不到位...
常见答案表述:1.思想问题;2.制度层面;3.管理问题;4.惩处问题
原因
标志词:因为、由于、因、因素、因此、原因在于、根源在于...
主体分析:1.政治因素;2.社会因素;3.个人因素
层面分析:主客观(主观因素:思想、意识、观念、动机、重视;客观因素:历史、自然、客观存在、社会发展)、内外因。
影响
标志词
积极:有利于、有助于、实现了、取得了、推进了...
消极:不利于,不助于、损害了、造成了、导致了...
常见答案表述
五位一体:政治(政府公信力、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幸福)、文化(文化软实力、价值观)、生态(绿色可持续)
主体分析:个人、家庭、单位、社会、国家、世界。由浅入深、从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对策
标志词:建议、要、需要、应、应该、措施、解决办法...
思想:宣传、教育、学习、培训
制度:法律、法规、制度、规定、政策
管理:管理、监管、投资、协调、整治、考察
处罚:惩处、问责、罚款、拘留
词句注意
词注意
1.高频词;2.权威人士著作中核心词;3.引号内词或表强调的词;4.短促构成排比的词汇
段注意
1.首尾是否有总结句;2.段落中是否有“……”或总结;3.段落中是否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或转折;4.以上三者都没有则梳理关键词
篇注意
案例型
真实叙述复杂情境,呈现出典型事件的材料
快读:主体+处境+做法+结果=结论
对话型
通过二者的对话形式,表达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领读:抓住对话核心主题,以此为引领
数据型
借助自然数据或容量、体积、百分比等,对所表达观点强调、解释、说明
跳读:1.跳过数据,只读没有数据出现的语句;2.全是数据,找高频词,数据对比推断结论
观点型
通过人讲话或者文字表述,表达人们观察事物所处立场或出发点
精读:主体+对象+观点+理由=结论
做答流程
审题
概括(概括、归纳、总结、指出;全面、准确、简洁)
综合分析(理解、解释;看法、观点;启示)
提出对策(建议、措施、办法)
机关公文/贯彻执行(讲话稿、汇报材料、建议书等特殊文种)
找点(三遍阅读法)
1.整体浏览,了解段落和主旨大意;2.根据题目对应材料详读,标注要点;3.快读浏览重点句子
加工
内容加工(合并同类型):1.同词法:有相同或相似核心词要点合并到一起;2.同义法:相同意义的合在一起;3.同范围法:五位一体,思想、管理、制度、技术、利益;4.主体法: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单位、社会、政府、国家、民族
逻辑加工(调整答案先后顺序):1.外在逻辑,使用序号数字均可;2.内在逻辑,并列、总分、递进、转折
语言加工(规范、生动):1.语言简练规范;2.适当使用修辞
归纳概括
“材料为王”,多使用材料中规范性表述
所选要点与题目所问密切相联
多体现材料关键词,踩点给分,宁缺毋滥,字数规范,分条列项
提出对策
题型
题干:对策、任务、措施、建议、工作要点
要求: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能力
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
概括问题或原因,所提政策可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所提对策符合材料实际和客观实际,能落到实处
作答
审清题目:1.是否需先概括再对策;2.所提对策要符合身份权责范围;3.所提对策的轻重缓急
寻找要点:对策标志性词汇:措施、建议、对策、方案、需要、应该...
加工整合:1.内容合并;2.逻辑调整;3.语言调整
综合分析
内容:解释型分析/启示型分析
观点:评论型分析/对比型分析
问题:解释型分析/评论型分析
类型
解释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评论型: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
启示型:总起句:启示有...(可不写)
比较型:简要概括,分别分析,给出结论
贯彻执行
需要完成的任务/公文(宣传稿、讲话稿、汇报提纲等)。审题:内容+格式+逻辑
评分标准:要点全面,准确关键词,总分总
标题:居中
称呼/发文对象:顶格
发文事由/开头:目的,背景,原因影响,政策根据
主体:1.不同文种的行文逻辑;2.根据题干工作目标寻找要点;3.固定行文思路
结语:自然收束式,习惯用语式,宣传号召式,提出要求式
落款/发文单位:格式在右下角,写全程或XX代替
文章写作
方式
论点,论据和论证
说明、陈述或阐述:辅助议论
评分
立意:文章的中心思想符合准,易,新,明
标题:准确、明确;规范、言简意赅
论点:正确,明确。总论点:开头结尾。分论点:段落的第一句。
结构:完整、匀称。开头1-2段,1段100-150字。分论点:2-4个(3个最佳),每个在200字。结尾:100-150字。常用五段三分,六段三分,思辨型或其他。
内容:充实,论证方式多样化
语言:规范、流畅、生动
卷面:整洁、清晰
立意
分析题干:从题干中确定主题和角度。抓住关键词,逻辑和层次
综观材料:题目句子出段处,再看没有用到的段落,整合内容
分论点
词语优化: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优化核心词
句式优化:使用对仗,或者“B是A的C”
标题:新颖,规范
对策、手段、方法+主题
主题+意义、目的、作用
优化:比喻,对仗,引言
开头
引出,分析过渡,亮明观点
概括式:概括背景/现状+分析+亮明观点
转折式:好现象描述+问题描述+分析问题+亮明观点
排比式:排比+分析+亮明观点
时间式:总结过去+概括现在+展望未来+分析过渡+亮明观点
引言式:引用名言+分析过渡+亮明观点
分析论证
例证法:选例(典型,新颖,针对性),引例(前有引入,后接分析论证),单例(主体+处境+做法+结果+结论),双例(对比),多例(排比)
典故例证法:分论点+经典典故+分析+总结
自身经历:分论点+自身经历+分析+总结
转换法:分论点+改变原文案例+分析+总结
理证法
思路:1.段旨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总结回扣;2.段旨句+重要性+问题+原因+影响+对策+总结回扣(200字)
逻辑:1.正反论证(对比);2.归谬法(反证);3.逆反推理论证(A->B,B->C,所以A->C)
原因分析法:分论点+原因分析+总结观点
影响分析法:分论点+影响分析+总结观点
政策分析法:分论点+政策分析+总结观点
原理分析法:分论点+原理效应+分析+总结论点
结尾
总结式:回扣主题+总结分论点+总结升华
阐述背景式:阐述背景+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
案例式:罗列案例+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
引言式:政策描述+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
释义式:解释主题+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
比喻式:比喻+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