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会计-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思维导图,包括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部分内容,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1]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或有事项的结果预计将会发生但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它反映的是企业借入资金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的摊销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金融工具亦称“信用工具”或 “交易工具”,资金缺乏部门向资金盈余部门借入资金,或发行者向投资者筹措资金时,依一定格式做成的书面文件,上面确定债务人的义务和债权人的权利,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它是随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计量
同控
一次交换交易
借 长期股权投资 贷 资产(账面价值)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计税价格*税率) 贷方差额记资本公积;借方差额依次记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成本确定的考虑因素
初始投资成本: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
作为负数记为零,并在备查簿中登记
合并方(B)与被合并方(C)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是否一致
被合并方(C)的所有者权益相对于最终控制方(A)的账面价值
C由A成立:内生
(账面所有者权益+账面利润)*合并方持有比例
C由A外购:外购
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合并方持有比例+商誉
按评估调整后的价值计算份额
多次分步
差额处理同上
合并日前,持有的股权投资用权益法和金融工具等核算,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处置(长投)时做相应处理
非同控
一次交换交易
成本为:企业合并成本:对价的公允价值,含税
需要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先买东西,再买股权(以存货等为对价时)
实际上为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成本法
相关费用
购买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与发行债务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倒挤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在溢价中扣除或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广告费,路演费,上市酒会费记当期损益)
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记应收股利
不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投(合营企业 联营企业)
与非同控类似。但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若内购(>50%)+外购
视为先自集团内取得控制,在形成同控下企业合并后少数股权的购买
后续计量
成本法(>50%,控制)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
权益法(20%~50%,联营,合营)
重大影响
参与财务和经营决策制定
考虑持有表决权股份时需考虑当期可执行潜在表决权
当期可执行的可转债,认股权证
明细科目: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直接转入留存收益的两种情况: 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变动
根据被投资单位相关科目情况,按比例结转 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需按比或全部转出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借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 营业外收入
投资损益的确认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调整后净利润*份额) 贷 投资收益,或相反
净利润调整需考虑
投资时点的评估增值或减值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逆流:联营或合营企业向投资方出售资产
顺流:投资方向联营或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资产
个表处理基本一致 合表逆流抵资产(未实现部分按份额),顺流抵损益(全部按份额)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资产减值,不予抵消
内部交易构成业务的,新增长投
潜在表决权对应份额的损益,不予确认
先扣除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如可累积优先股的股利
不应确认损益的情况
重大风险报酬未转移
损益无法可靠计量
不具有商业实质
用成本核算
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时,除了取得合营企业长投外,还取得其他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的 应当在长投和资产间分配未实现交易损益
获取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 应收股利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超额亏损
发生亏损,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 投资收益)
长投减记至零后,贷 长期应收款( 实质上构成投资的长期权益项目)
贷 预计负债(仍需承担的额外损失弥补)
仍未确认的,在账外备查登记
以后期间盈利的,相反顺序记录
其他权益变动(对应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接受其他股东的资本性投入(如捐赠)
被投资单位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债中包含的权益成分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被动稀释(稀释前后,都用权益法核算)
若导致成本法转权益法,则记投资收益
追加投资
分别计算两次产生的正负商誉,若第二次为负商誉,扣减第一次正商誉(如有)后的余额,计营业外收入。
减值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不允许转回
核算方法转换及处置
不存在跨界
公允价值转成本法
其他综合收益,暂不处理
权益法转成本法
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暂不处理
成本法转权益法
见第27章 合并财务报表
剩余投资追溯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账面价值
原持有长投,按账面价值核算
公允价值计量转成本法
原持有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核算
先卖后买 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暂不处理
权益法转公允价值,成本法转公允价值
部分出售,部分先卖后卖
跨界,其他综合收益与资本公积全额转出
合营安排
认定
首要条件:共同控制
唯一集体控制+享有共同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
参与方组合数最小
分类
共同经营:资产与负债
按各自份额计量资产负债收入费用
合营企业:净资产
将合营企业作为单独实体计量
判断标准:是否单独主体;是否担当
商誉未减值时,被合并方在集团内不同公司间移动,母公司合并报表中反映的商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