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09章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具体包括: 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编辑于2022-07-22 14:09:14第09章 职工薪酬
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及分类
职工的概念
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职工薪酬的概念及分类
1.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
2.短期薪酬(9项)
是指企业预期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给予的补偿除外。(辞退福利)
a.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b. 职工福利费 c. 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二险) 【特别提示】: 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作为离职后福利 d. 住房公积金(一金) e.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f.短期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等 g.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h. 非货币性福利 i. 其他短期薪酬
3.离职后福利
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除外。 离职后福利计划按其特征可以分为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4.辞退福利
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强制或自愿)
企业延期付款购买资产,如果延期支付的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所购资产的成本应当以延期支付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 、其他长期服务福利 、长期残疾福利 、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资金计划等
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货币性短期薪酬(工资、福利费、二险一金、三项经费)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研发支出 —— 资本化支出 / 费用化支出(研发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 职工福利费 —— 社会保险费 —— 住房公积金 —— 工会经费 —— 职工教育经费等
带薪缺勤
累计带薪缺勤【例题:第40讲P6,注意考更正差错】
含义: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
确认原则: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今年确认明年的)

非累计带薪缺勤
含义: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 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
确认原则:①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②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 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作额外的账务处理 。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例题:第40讲P8】
1.利润分享计划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1)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 (2)因利润分享计划所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义务能够可靠估计。
①企业根据经营业绩或职工贡献等情况提取的奖金,属于奖金计划,应当比照利润分享计划进行处理; ②应当考虑因职工离职而没有得到利润分享计划支付的可能性。
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的,可以按照成本计量。
(一)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先计提,再发放】
1.以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相关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 正常商品销售 相同。【视同销售】 借:应付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含税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费用 (1)外购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含税价】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折旧】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租金】
1.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的,可以按照成本计量 。(代价是折旧 )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2.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 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代价是租金 )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
(三)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考差错更正】【例题:第41讲 P4】
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且如果职工提前离开则应退回部分差价,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应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1)出售住房时 借:银行存款( 向职工收取的款项 )【内部价】 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补贴的金额 ) 贷:固定资产( 购置价款,即公允价值) (2)出售住房后,每年摊销 【先计提再摊销】 借: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长期待摊费用
2.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没有规定服务的年限 ,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 向职工收取的款项 ) 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企业补贴的金额) 贷:固定资产( 购置价款,即公允价值)
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设定提存计划(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职工负担 )
是指企业向单独主体(如: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确认原则:①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内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设定提存计划的提存金,并作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②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因为企业在每一期间的义务取决于该期间将要提存的金额 。因此,在计量义务或费用时不需要精算假设,通常也不存在精算利得或损失 。
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设定受益计划(客观题)(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企业负担 )
步骤一: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将退休金折现到退休那一年,再将其平均分配并折现至剩余的服务年限,即为当期服务成本
借:管理费用( 当期服务成本) 89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0 同理,第二年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 财务费用 89(第一年服务成本的利息)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 借:管理费用( 当期服务成本) 9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80 【应付职工薪酬丁字账的期末余额为下年年初计算财务费用的基数】
步骤二: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1.设定收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收益计划现值减去设定收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
【例题:第42讲 P6】
2.计划资产的包括内容:①长期职工福利基金持有的资产 ②符合条件的保险单 不包括的内容: ①企业应付但未付给基金的提存金【债】 ②由企业发行并由基金持有的任何不可转换的金融工具
步骤三: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在损益中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包括: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背下来】

1.当期服务成本:是指因职工当期服务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增加额
2.过去服务成本
(1)过去服务成本:是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现在对过去的修改: 过去服务成本均在其发生的当期计入损益)
(2)过去服务成本不包括下列各项: ① 以前假定的薪酬增长金额与实际发生金额之间的差额 ,对支付以前年度服务产生的福利义务的影响 ; ②当企业具有支付养老金增长的推定义务时,对可自行决定的养老金增加金额的高估和低估; ③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精算利得或计划资产回报导致的福利改进的估计 ; ④在没有新的福利或福利改进的情况下,职工达到既定要求之后导致既定福利(即并不取决于未来雇佣的福利)的增加 。
3.结算利得和损失OVER【例题:第43讲P2】
(1)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是指企业为了消除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部分或所有未来义务进行的交易 。
( 2)设定受益计划结算利得或损失是下列两项的差额 : ①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 。 ② 结算价格 ,包括转移的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企业直接发生的与结算相关的支付 。 结算利得或损失 (> 0 ,结算利得——冲减损益;< 0 ,结算损失) = 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结算价格
4.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1)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是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所处期间由于时间流逝产生的变动。 (2)包括的内容:(3部分) ①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 ②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 ③ 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步骤四: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1.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且在后续期间不应重分类计入损益 ,但是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
(1)精算利得和损失,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
(2)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其中计划资产的回报:是指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资产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
(3)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辞退福利的含义
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 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一)辞退福利包括3方面的内容:
1.在职工劳动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强制】 2.在职工劳动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自愿】 3. 辞退福利还包括当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时,对辞退的管理层人员进行补偿的情况。
①由于被辞退的职工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对于所有辞退福利,均应当于辞退计划满足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一次计入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②对于分期或分阶段实施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企业应当将整个计划看作是各单项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组成,在每期或每阶段计划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将该期或该阶段计划中由提供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予以确认,计入该部分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管理费用,不能等全部计划都符合确认条件时再予以确认。
(二)确认原则
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以下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1.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2. 企业确认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三)同时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企业承担了重组义务:
1.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 2.已对外公告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含义
1.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工福利。 2.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以下各项(假设预计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 年度报告期末以后12个月内不会全部结算): (1)长期带薪缺勤,如其他长期服务福利、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长期奖金计划; (2)递延酬劳等。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会计处理【例题:第43讲P9】
2. 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 (1)服务成本。 (2)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 (3)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与设定受益计划不同: 其他综合收益 ) 为了 简化 相关会计处理,上述项目的总净额应计入 当期损益 或 相关资产成本 。
预计5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