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剪辑和蒙太奇——第四章
这是一篇关于剪辑和蒙太奇——第四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剪辑意义、经典剪辑、苏联蒙太奇理论、风格化剪辑。
这是一篇关于影视声音与声画关系——第五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影视声音的特性、影视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声画关系。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撰写分镜头脚本——第三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分镜头原理、四种不同类型的视点、撰写分镜头脚本的基本方法、分镜头脚本创作案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剪辑和蒙太奇
剪辑意义
工作内容
电影基本结构单位
单个镜头
摄影机从开机到关机记录下的画面,是最基本单位
一组镜头
连续拍摄某场景、动作、人物的几个镜头,可能从不同角度、景别拍摄
一场戏
镜头记录下的在同一场景、时间所发生的事件
一个段落
由上述单位组成,讲述故事的情节
剪辑点
满足6条件
情感、故事、节奏、视线、二维特性、三维连贯性
选择镜头
剪裁时间
镜头长度
控制戏剧性强度,引导观众情绪
镜头关系
并置、平行、因果等,讲述故事或表达思想
如何塑造时间
延长时间
延长是指电影放映时间比时间发生的真实绝对的物理时间长;基本手段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场景分割为不同镜头单元,交替或平行剪辑使绝对时间成倍成长
延长戏剧性场面的时间—强调与震惊;推迟重要时刻的发生时间—建构和提升悬念
压缩时间
压缩是指电影放映时间比场景、事件发生的据对时间短;基本是分镜头剪辑,保持情节的流动性并截取有特征的几个动作片段,方便叙事且提炼故事变化环节展示时间流逝
剪辑推进叙事
将一个场景拆解为不同景别,改变观众视点,按照情节的紧张、重要程度安排镜头景别与时间长度,同一时间对俩场景的事件进行交叉剪辑,从根本意义改变电影的时空结构
利用人的“完形心理”,在连续接收到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人会在上下镜头之间建立空间连续性和因果关系
经典剪辑
180度原则
指机位设在主场景的180度范围内,也叫“轴线原则”;轴线也叫“视轴”,是情景之间假设的人物视线交流或人物的运动线,后者也叫“运动轴线”
三镜头拍摄
1镜
主机位,用于拍摄建立关系的镜头,给观众一个清楚的事件发生的空间概念,明确演员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助于吸引观众注意力以便后面的场景细节在该空间里展开
2镜、3镜
互为外反拍,带人物的关系(可过肩镜头),镜头越靠近轴线画面越有魅力,二人关系越显紧密,使空间具有一定的透视感
4镜、5镜
局部镜头,互为内反拍,画面没有透视感,是单人镜头,暗示人物视线的交流和对应
6镜、7镜
两个骑轴镜头,是视线交流感最强的一种,表示视线的彼此看中
8镜、9镜
平行镜头与视线相反,演员侧向观众,没有空间透视感,画面构图比较乏味,但常常可以暗示冷漠、对峙的气氛
核心
将观众的注意力始终统一在一个封闭空间幻觉里,通常情况下尽量避免跳轴
必要条件
连贯剪辑出稳定的时空,剪辑师组织镜头时需将一场戏的动作、人物表情分解开
仔细安排远景、中景和近景镜头,不断改变观众视点制造戏剧性
交叉、平行剪辑
交叉——相同时间发生的事:有时一个场景内不同人物的镜头单元之间
有时不同地点但剧情有因果关联的场景之间
平行——不太强调事件发生的同时性,而是强调两个平行剪辑场景中的内在联系
匹配的剪辑
概念
指上下镜头在进行组接时所应该具有的连贯或对应关系,使观众保持视觉上的流畅性
画面元素的匹配
景别
一定形式的有规律变化的景别,产生积累或对比的特殊视觉效果进而渲染某种气氛
不同拍摄主体的同类景别的组合,可制造一种积累效应
两极镜头的对比和连接(大远景和近景、特写的组接)容易造成视觉上的震惊感
切换速度慢时还可营造凝重肃穆的氛围
影调、色调
同一场景中整体色彩趋势和用光应该接近一致,没有很大的反差,不让观众产生跳跃感
包含运动的匹配
动作匹配
又称“隐形剪辑/无缝剪辑”,在一个动作启动阶段设置剪辑点,下一个镜头变换景别或角度拍摄这个动作的后半段,仿佛没有剪辑一般
省略动作过程的剪辑着眼于动作片段的组合,用代表性的动作片段直接跳接或插入镜头,使两个动作局部连接在一起
节奏的匹配
节奏中包含镜头时间长度、画面内动作快慢、镜头运动快慢、画面视觉强度高低、声音强度高低这几个部分的相似与反差关系
方向的匹配
画面中物体运动方向的统一,保证空间的稳定感;镜头运动方向的相对一致性;人物视线方向的一致性;遵守轴线原则
位置的匹配
前后镜头中的同一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一般应保持在画面同一侧
当主体向某一方向运动时,剪辑点的位置应选择在前后镜头主体形象重合或同一区域时
在组接大全景镜头时,还可以考虑将主体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
视线的匹配
电影中一旦出现视线关系,理应构成一组镜头:看+看到+反应的三个镜头
苏联蒙太奇理论
电影蒙太奇形式
杂耍蒙太奇
又叫“吸引力蒙太奇”,挑选有感染力的镜头影响观众情绪,迫使其接受影片中的观念
能让创作者抽象的评论和思想以具体可感的形式作用于观众
理性蒙太奇
追求电影富于激情的叙述和理性思想的传达,以“冲突、对列”为核心原则分析各组合可能产生的冲击效果
垂直蒙太奇
专注于电影声音和画面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情绪张力,其中的关键是“运动”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
将抽象的、主观的思想像楔子一样安排进叙事画面之间,主观性非常强烈
其数理化和公式化的处理方式是比较反戏剧的
对电影的伤害是过于沉浸“讲述”—阐述思想,而轻视“展示”—用故事本身说话
风格化剪辑
法国“新浪潮电影”和非连贯剪辑
弗朗索瓦 · 特吕弗的《四百击》使用一些打破时空连续性的反常规剪辑手法
新浪潮电影并不是最早使用非连续剪辑的电影,但却将其发展成电影风格
跳跃剪辑
跳接
两个镜头内主体相同,摄影机的镜头、角度差距不大,连接在一起时银幕会明显跳一下
连贯剪辑追求的是建立故事的幻觉,而跳接正是为了破坏,让观众保持和电影叙事的距离感,调动观众主动思考镜头连接后的意义,有效压缩时间、强调动作结果、出人意料
跳接常以观众欣赏心理的能动性和连贯性为依据,并非毫无逻辑地随意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