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满水试验要求:(1)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2)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
编辑于2022-08-04 09:41:00 广东分部分项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对涉及重要部位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主要设备等分部工程,其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也应参加验收。
满水试验要求:(1)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2)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
围护结构施工→降水(或基坑土体加固)→第一层开挖→设置第一道支撑→第n层开挖→设置第n道支撑→最底层开挖→底板混凝土浇筑→自下而上逐步拆除支撑(局部支撑可能保留在结构完成后拆除)→随支撑拆除逐步完成结构侧墙和中板→顶板混凝土浇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分部分项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对涉及重要部位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主要设备等分部工程,其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也应参加验收。
满水试验要求:(1)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2)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
围护结构施工→降水(或基坑土体加固)→第一层开挖→设置第一道支撑→第n层开挖→设置第n道支撑→最底层开挖→底板混凝土浇筑→自下而上逐步拆除支撑(局部支撑可能保留在结构完成后拆除)→随支撑拆除逐步完成结构侧墙和中板→顶板混凝土浇筑。
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沉井施工技术
1. 沉井预制
1||| 对称、均匀、水平连续分层浇筑,并应防止沉井偏斜
2||| 分节制作沉井时,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
3||| 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清理干净;内外模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中间应有防渗止水片;钢筋密集或预留孔底部应辅以人工振捣,保证结构密实。
4||| 后续各节的模板不应支撑于地面上,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1m。
2. 下沉施工方法
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
3. 沉井下沉控制
1||| 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偏斜时应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随挖随纠、动中纠偏”。
2||| 监控项目:标高、轴线、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大型沉井)
4. 辅助法下沉
(1) 沉井外壁采用阶梯形
(2) 触变泥浆套助沉
(3) 空气幕助沉
(4) 爆破
5. 沉井封底方法
干封地和水下封底
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汛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口诀:外堵截,内导排,备设施,平水位)
功能性试验
1. 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砼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2. 满水试验要求
(1)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2) 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
每次注水高度1/3
3. 满水试验标准
1||| 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m2·d)
4. 水池气密性试验(消化池)
(1) 顺序
应在满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气密性试验
(2) 合格标准
1||| 试验压力宜为池体工作压力的1.5倍
2||| 24h的气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20%
给排水混凝土构筑物防渗漏措施
设计应考虑的主要措施
(1) 合理增配构造筋,全断面的配筋率不小于0.3%
(2) 避免结构应力集中
(3) 设置变形缝或结构单元
施工应采取的措施
(1) 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2)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沙和碎石要连续级配,含泥量不能超过规范要求。水泥宜为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 宜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或水用量,降低水灰比;通过使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水化热峰值。
(4) 热期浇筑水池,应及时更换混凝土配合比,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抗渗混凝土宜避开冬期和热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产生。
模板支架(撑)安装
(1) 防止沉陷性裂缝的产生
(2)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平正,变形缝止水带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3) 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4) 设置后浇带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
养护
(1) 拆模后及时回填土控制早期、中期开裂
(2) 加强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装配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吊装方案
(1) 工程概况
(2)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吊装前环境、材料机具与人员组织等准备工作、吊装程序和方法,构件稳固措施,不同气候施工措施等。
(3) 吊装进度计划。
(4)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管理人员职责,检查监控手段,发现不合格的处理措施以及吊装作业记录表格等安全措施。
(5) 环保、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预制构件安装
曲梁宜采用三点吊装。吊绳与预制构件平面的交角不应小于45°;当小于45°时,应进行强度验算。
现浇壁板缝混凝土
1||| 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外模应分段随浇随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过1.5m。
2||| 接缝的混凝土强度应比壁板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
3||| 浇筑时间选在壁板间缝宽较大时进行;混凝土如有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拌和;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50mm,并应采用机械振捣,配合人工捣固。
宜采用微膨胀和快速水泥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整体和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工艺流程
(1) 整体式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2) 单元组合式
土方开挖机地基处理→中心柱浇筑→池底防渗层施工→垫层施工→池内防水层施工→池壁分块浇筑→底板分块浇筑→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
穿墙螺栓作用及识图
(1) 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的侧压力
(2) 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止水作用
模板安装要求
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层模板,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
止水带安装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
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
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对正,带面不得有裂纹、空洞等。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技术要求
(1) 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谨使用聚录乙烯;必须采用I类锚具。
(2) 张拉长度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3) 每段张拉长度计算,应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4) 浇筑混凝土前安装放置
(5) 不应有死弯,有死弯时必须切断
(6) 严禁有接头
(7) 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否则两端张拉
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 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1) 处理方法
1||| 自然沉淀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颗粒杂质
2||| 混凝沉淀
使用混凝药剂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等。
3||| 过滤
使用通过细孔性滤料层,截留去除沉淀或澄清后剩余的细微杂质;或不经过沉淀,原水直接加药、混凝、过滤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
4||| 消毒
去除水中病菌和细菌,保证饮用水卫生和生产用水安全
5||| 软化
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使硬水软化
6||| 除铁除锰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过量的铁和锰,使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
(2) 工艺流程
1||| 原水→简单处理(如筛网过滤或消毒)
水质较好
2|||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一般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100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
3|||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一般地表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常规处理流程,适用于浊度小于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浊度经常较低,洪水时含沙量大,可采用此流程对低浊度、无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剂或跨越沉淀直接过滤
4||| 原水→调蓄预沉→自然预沉淀或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高浊度水二级沉淀,适用于含沙量大,沙峰持续时间长,预沉后原水含沙量应降低到1000mg/L以下。适用于中小型水厂,有时在滤池后建造清水调蓄池。
2. 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
筛滤截留、中心分离、离心分离
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污水土地处理法
生物:活性生物、污水氧化;化学:脱氮除磷、活性炭沉淀过滤;
化学处理
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
非常容易混淆!!
污泥处理
浓缩、厌氧消化、脱水、热处理
厌氧不是生物和化学
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一级:物理方法,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接触池=去除悬浮物40%,不能排放
二级:微生物处理法,氧化沟→沉淀池→二沉池→曝气池=去除胶体有机污染物,BOD5去除率90%。可以排放
三级:化学处理法,————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即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物,可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