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课文阅读引导梳理(七上)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课文阅读引导(课后题/旁批)梳理(七上),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九年级下册教材知识梳理,包括单元文化素养主题、语文素养,古诗文篇目,名著,作文,语文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等内容。通过该导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册书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八年级下学期教材重点梳理,包括单元文化素养、语文素养,古诗文篇目、名著、作文、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法补白。通过这个导图,可以在全局上把握学期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重点梳理,包含单元文化主题素养、语文知识素养(阅读方法),必背古诗文文言文篇目,名著,作文,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语法补白。通过此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期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七上
第一单元
《春》
思考探究
1.概括画面
2.赏析语言风格(逆向)
3.鉴赏比喻的修辞
积累拓展
4.赏析词句
5.引导实践:朗读——重音停连;背诵
补白
比喻
《济南的冬天》
1.概括景物特点
2.主题探究(逆向)
3.赏析拟人的修辞
4.朗读——重音停连
5.引导写作:片段仿写——家乡的冬天
比拟
《雨的四季》
随文批注
评:开头作用
问:描写某事物的作用
评:用语准确
问:文意理解
问:语句理解
问:人称转换
阅读提示
诗化语言,感官综合
名词
《古代诗歌四首》
1.语言风格(给定),诗歌情景(给定),谈感受
2.开篇描写某景物的作用
3.画面描绘;赏析对偶的修辞
4.赏析(白描、列锦);谈感受
5.拓展阅读:借月抒怀类诗歌
6.背诵默写
第二单元
《秋天的怀念》
1.标题作用
2.文意理解(细节描写)
3.关键句含义、作用
4.副词的含义和作用
5.引导实践: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的节奏和语气
《散步》
2.句子含义
3.景物描写的作用
4.赏析对称句子
5.引导实践:朗读;对比阅读:与《秋天的怀念》——感情基调
词义和语境
《散文诗二首》
问:插叙的作用
问:语言风格(逆向)
问:关键词句含义
散文诗的文体特点,文章主旨
引导阅读:《泰戈尔诗选》《繁星》《春水》
《<世说新语>二则》
1.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用词不同;讲述
2.文意探究
3.人物形象分析(逆向)
4.实词、虚词、古今异义
5.拓展:谦称与尊称
第三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①内容衔接;②定向概括;③归纳概括
2.内容作用
3.理解、评价人物形象
4.①赏析写景语段(从远近、动静、多感官角度); ②赏析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③引导写作:仿写——句式(写景)
5.引导阅读:《朝花夕拾》
《再塑生命的人》
问:引导思考景物描写的推动作用
评:关键句作用
问:引导定向提取归纳信息
问:文意理解,情感解读
关注标题;理解体会标题的作用
引导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动词
《<论语>十二章》
1.定向(主题:修身)筛选;翻译
2.定向(主题:学习)归纳;谈感受
3.实词含义(儒家理论的核心概念)
4.背诵
5.引导实践:搜集出自《论语》的成语
同义词
第四单元
《纪念白求恩》
1归纳段落要点;分析段落之间关系
2.赏析对比手法(表格形式)
3.背诵。将段落划分层次;分析层次之间的关系
4.赏析:①双重否定;②排比;引导写作:仿写——句式
5.引导阅读:其他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
词语的感情色彩
《植树的牧羊人》
1.梳理故事情节(表格形式)
2.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参考示例)
3.评价主题(链接材料)
4.引导写作:同主题练笔(联系现实生活)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评:段落作用
问:句子理解
评:动作描写的作用
问:文意解读,拓展延伸
评:心理描写作用
问:引导思考关键人物对情节和主旨的作用
问:文意理解,主旨理解
梳理情节,复述
引导阅读:本文原文,启发思考(联系现实)
形容词
《诫子书》
1.翻译课文
2.理解关键句
3.分析“志”与“学”的关系
4.划分节奏
5.背诵
补白:反义词
第五单元
《猫》
1.梳理概括(表格形式)
2.句子作用(结构上)
3.文意理解,主旨理解
4.句子赏析-“表达效果”(比喻,拟人)
5.引导阅读:同主题文章(夏丏尊《猫》、靳以《猫》、王鲁彦《父亲的玳瑁》)
数词和量词
《动物笑谈》
问:人物形象分析
评:观察,提问
评:猜想,假设
评:实验,验证
科学探究过程
问:文意理解,分析情感
评:分析对比内容
问:句子理解(感叹、反问)
评:拟人句表达效果
体会幽默的语言风格
引导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狼》
1.概括情节
2.找中心句,归纳主旨
3.翻译句子;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名词动用)
4.拓展探究:与狼有关的成语,狼的传统形象
5.引导写作:改写为白话故事
《狼子野心》
第六单元
《皇帝的新装》
1.复述(概括)
2.文意理解
3.句子理解
4.引导实践:讨论——主题“说真话”(联系实际)
5.引导写作:(引导实践)改编成课本剧
《天上的街市》
1.背诵;用自己的话描述
2.诗歌主旨
3.拓展:同题材阅读(杜牧《秋夕》,李商隐《七夕》,秦观《鹊桥仙》)
4.引导写作:选择天体,发挥想象和联想,写小诗
代词
《女娲造人》
问:定向提炼句子
问:句子作用
问:主题拓展
与文言神话原文对比阅读
引导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寓言四则》
1.主旨归纳
2.主旨归纳,拓展
3.对立观点探究
4.实词翻译
5.引导写作:改写寓言,赋予新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