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短期债务管理。
编辑于2022-08-21 18:22:00 广东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投资策略
激进型投资策略
流动资产占收入比例:低
持有成本低、短缺成本高
保守型投资策略
流动资产占收入比例:高
持有成本高、短缺成本低
适中型投资策略
流动资产占收入比例:适中
持有成本+短缺成本总计最低 持有成本=短缺成本
筹资策略
衡量指标:易变现率
计算公式:
广义长期资金来源=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 广义长期资产=长期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特殊分类
流动资产
波动性流动资产:受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流动资产需要的资金
稳定性流动资产:经营淡季也需要保留满足企业稳定运行流动资产所需资金
流动负债
短期金融负债(临时性负债):金融性流动负债
自发性流动负债:经营性流动负债
筹资策略
适中型筹资策略
特点
贯彻筹资匹配原则,长期投资由长期资金支持,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支持
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金融负债 长期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
营业低谷时,易变现率=1
激进型筹资策略
特点
短期金融负债不但解决临时性流动资产资金需求,还解决部分长期性资产的资金需求
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金融负债 长期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
营业低谷时,易变现率<1
保守型筹资策略
特点
短期金融负债只解决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资金需求,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和长期性资产的资金需求由长期资金来源提供
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金融负债 长期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
营业低谷时,易变现率>1
三项筹资策略,在营业高峰时,易变现率<1
现金管理
目标和方法
目的: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
方法
力争现金流量同步:现金流入和支出趋于一致,使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
使用现金浮游量:企业账户银行余额与银行账户企业存款余额的差额
加速收款和推迟应付款时间
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成本分析模式
最佳现金持有量=
管理成本固定,当机会成本=短缺成本时,总成本最小,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存货模式
最佳现金持有量=
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C/2×K
交易成本=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成本=T/C×F
最佳现金持有量C*=
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最小相关总成本TC(C*)=
随机模式
基本原理:根据历史和现实需要,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间
计算公式
现金存量上限:H=3R-2L
现金存量下限:L
现金返回线:R
控制特点
现金持有量≤L:出售有价证券补充现金
L<现金持有量<H:不需要控制
现金持有量≥H:购买有价证券减少现金
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的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成本、折扣成本、收账费用
信用政策分析
信用政策构成
信用期间
信用标准
对顾客的考虑因素:品质、偿债能力、资本(财务状况)、能抵押资产、外部条件
现金折扣政策
改变信用政策的决策
总额分析法
计算各方案收益:收益=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计算各方案实施信用政策的成本费用
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日赊销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折扣期×享受折扣客户比例+信用期×放弃折扣但未逾期的客户比例+预期付款期×预期客户比例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占用资金递减应计利息=应付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计算折扣成本
计算方案税前收益=收益-成本费用
选择税前收益最大的方案
差量分析法
计算各方案收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增加的营业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
计算各方案实施信用政策的成本费用的增加
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的增加
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
计算折扣成本的增加
计算方案税前收益的增加=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费用
如果税前收益>0,则可以改变信用政策
存货管理
储备存货的成本
取得成本TCa
购置成本
年需求量D×单价U
订货成本
订货固定成本F1
订货变动成本:年订货次数(D/Q)×每次订货变动成本K1
储存成本TCc
储存固定成本F2
储存变动成本:年平均库存量(Q/2)×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K2
缺货成本TCs
存货经济批量分析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经济订货量概念: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即最佳采购批量/经济订货量
假设条件
瞬时补充存货、集中到货、无缺货成本、货物年需求量稳定、单价恒定
基本公式
储存总成本
经济订货量:Q*=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
最佳订货次数=D/Q*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Q*/2×U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扩展
假设条件:存在订货提前期,再订货点R(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的库存量)=L×d=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求量
基本公式
每日送货量P,存货每日耗用量d
最高库存量E=Q-Q/P×d
经济订货量:Q*=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
最佳订货次数=D/Q*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Q*/2×U×(1-d/P)
保险储备
假设条件:存在订货提前期,且需储备存货应急,再订货点R(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的库存量)=L×d=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求量+保险储备=L×d+B
保险储备量的总成本:TC(S、B)=单位缺货成本Ku×一次订单缺货量S×年订货次数N+B×单位储存变动成本Kc
短期债务管理
特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筹资风险高
商业信用筹资
具体形式: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决策原则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短期借款利率(或短期投资报酬率),选择享受折扣,即折扣期付款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短期借款利率(或短期投资报酬率),选择放弃折扣,即信用期付款
展期付款降低的放弃折扣成本>展期付款带来的损失,应展期付款
短期借款筹资
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周转信贷协定:贷款限额未使用的部分、企业需要支付承诺费
补偿性余额:银行要求企业保持实际借用额的10%-20%的最低存款余额
短期借款有效年利率
通用公式=实际支付的年利息/实际可用贷款额
补偿性余额
有效年利率=贷款额×报价利率/贷款额×(1-补偿性余额比率) =报价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
收款法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有效年利率=贷款额×报价利率/贷款额 =报价利率
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
贴现法付息(预扣利息)
有效年利率=贷款额×报价利率/(贷款额-贷款额×报价利率) =报价利率/(1-报价利率)
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
加息法付息(分期等额偿还本期)
有效年利率=贷款额×报价利率/贷款额/2≈2×报价利率
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