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CPA审计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导图介绍了内控的概念、人员,目标等内容。 内控审计的概念:概念、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自上而下的方法、测试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评价内控缺陷、完成审计工作、内控审计报告
主要介绍CPA财务管理第一章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基本原理,企业的三种组织形式,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的目标,金融知识。
主要针对CPA税法科目中的小税种,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传播吨税、环境保护税等,知识梳理非常全面,建议收藏。
主要针对CPA税法科目中的消费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 1.纳税人; 2.税目税率表; 3.计税依据; 4.生产并销售环节; 5.委托加工环节; 6.进口环节; 7.出口退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内控审计
内控的概念
人员:董事、监事、管理层、全体员工
目标
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资产安全
财务报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
例如:定期对账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例如:最佳库存
促进企业发展战略
内控审计的概念
概念
特定基准日+内控设计&运行有效性
特定基准日:最近的一个会计期间截止日
针对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
对有效性发表意见
针对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描述”
注意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财:拟信赖或仅实质性程序不足才做
内:针对每一个重要的账户和列报获取审计证据都要测
财:如果与上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特别风险-至少3年测一次
内:每一年都要测(特定基准日前足够长的一个区间)
财:是否有值得关注的内控缺陷
内: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
财:值得关注的内控缺陷→书面治理层、治理层+其他重要缺陷→书面Or口头管理层
内:重大&重要→书面治理层、管理层+所有内控缺陷→书面管理层
重大(有责任发现):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重要:需要引起关注
财:四种审计意见类型
内:没有"保留意见"
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对于内控存在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领域
亲自测试+靠近基准日+扩大样本量、范围
应对舞弊风险应当
评价内控是否足以应对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如何应对管理层、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
自上而下的方法
识别、了解、测试企业层面的内控
一般在早期测企业层面的
可以增加或减少对其他控制的测试(可以减少到不测试)
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
考虑的因素相同,所以识别出来的应该与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同
定量:通常是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账户
定性
只考虑固有风险,不考虑控制的影响
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并识别相应的控制
穿行测试
什么时候要做?
固有风险高
以前年度识别出的风险
新人、新系统、新会计政策等带来的流程变化
首次接受委托时,针对重要流程做
怎么做?
每个重要流程选一笔交易,测交易产生、授权、记录、处理、报告
如果多个组成部分都使用同一个集中化的系统,不需要每个组成部分都测
需要结合观察、检查、询问的程序
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怎么选?
每一项相关认定都要选→为整体发表意见,不针对某一控制单独发表意见
不需要测试与某一认定相关的所有控制
不需要测试与报务报表重大错报无关的控制
不需要测试整个流程
选择关键环节测试
企业层面的控制有效且精确时,可能不需要测试
不需要考虑企业管理层在自我评价时自己做的测试
测试控制的有效性
设计有效&运行有效
程序
询问
仅询问不足
观察
仅能观察到当时那个时点的情况
检查
仅检查签字不足
重新执行
以上三项都用了还是不行才会考虑重新执行
不考虑交易的金额、也不会大量测试
时间
尽量接近基准日
风险低的,期中测试可能就够了
风险高的,应当有一部分证据是接近基准日的
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被取代的控制测不测?
不测
新控制能够满足目标+已经运行足够长的时间
注意:表审需要测试整个期间的控制
应当测
有重要影响的老控制
以前年度的证据还能不能用?
完全自动的控制
可以用
其他
不可以,必须每年测试
期中的证据能不能用?
需要剩余期间的补充证据
信息技术控制怎么测试?
一般控制有效+关键的自动控制未发生任何变化
不需要前推测试(期中延伸至期末)
一般控制无效+不知道自动控制有没有发生变化
重新测试自动控制在接近基准日的范围内是否有效
范围
怎么确定样本量?
人工控制的最小样本规模
适合低风险、判断少、无缺陷、有其他人帮忙测试的
按执行控制的人来确定样本量
先按执行总次数确定样本量
再用样本量*执行人数
自动控制的最小样本规模
在运行
测试是否一贯运行
测一般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确定系统是否发生变动
确定软件版本是否经过授权
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控制环境
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管理层诚信和道德文化
治理层是否了解并监督
针对凌驾风险的控制
评价内控缺陷
设计缺陷&运行缺陷
严重程度
与可能性和金额相关,与是否发生错报无关
重大缺陷
有要求要发现的
可能导致重大错报
重要缺陷
足以引起审计委员会关注的
书面治理层+管理层
一般缺陷
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
书面管理层+告知治理层
不需要量化为百分比
要考虑补偿性控制的影响
内部控制整改以后需要运行足够长的时间
取样本量规模表里的最小值
季/2次
2
月/2次
2-5
周/5次
5-15
天/20次
20-40
每天多次的/25次
25-60
完成审计工作
要获取书面声明
如果拒绝提供就是审计范围受限→解除业务约定or无法表示意见
董事会认可其职责
已经交代了所有的内控缺陷,单独交代了重大&重要缺陷
沟通
没要求发现所有内控缺陷,但要求沟通所有发现的内控缺陷
非重大的缺陷不一定要发现
内控审计报告
意见类型
无保留意见
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控
审计范围没有受限
无保留意见+强调事项段
有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关注
企业的自评报告不完整不恰当
在基准日不存在,但在审计报告日前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有豁免主主体或者豁免理由不恰当没有改正的
否定意见
应当考虑对表审的影响,如果影响了表审,要在内控报告中说明
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企业的自评报告是否包含了这一重大缺陷?
没有包含
在内控报告中说明
已经包含
公允表达重大缺陷没有在所有重大方面得到公允反应
期后发现的在基准日内有重大负面影响的
无法表示意见
审计范围受限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豁免的(不算受限)
评价豁免的理由
在强调事项段中说明or注册会计师责任段
不确定期后事项影响的
应当写什么?
指明审计范围受限
单设段落说明实质性理由
已执行的有限程序中已经发现了重大缺陷
对重大缺陷做出详细说明
不应该写什么?
不能说我已经做了什么程序
不能说内控审计有什么特征
哪天发现受限的哪天出具报告,不需要再执行其他程序
发现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怎么办?
一般缺陷&重要缺陷不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提
单独增加一个段落提醒,但不对这种重大缺陷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