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鱼类学第十章 感觉系统
鱼类学第十章 感觉系统,这张思维导图讲所有涉及到的内容做了整理,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可以用。
蛋白质分子基础第二章 蛋白质的制备思维导图,本图知识梳理清楚,欢迎有需要的同学下载使用。
鱼类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器官思维导图,这张思维导图讲所有涉及到的内容做了整理,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可以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十章 感觉系统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基本单位
神经丘
组成
• 感觉细胞
感觉细胞的一端有感觉毛,另一端有神经纤维。感觉细胞的分泌物在感觉器外表形成胶质顶,感觉毛被包藏在顶的内部。当水流冲击鱼体时,引起感觉顶的倾斜,感觉细胞所接受的刺激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 支持细胞
器官
感觉芽
– 最简单,分散在表皮细胞间的感觉细胞。
– 第Ⅶ、Ⅸ、Ⅹ对脑神经的末梢分布到感觉芽上。
– 具触觉和感知水流的功能。
丘状感觉器
– 比较复杂,又称为陷器(pit organ);
– 感觉细胞低于四周支持细胞的中凹小丘状构造。由第Ⅶ、Ⅸ、Ⅹ对脑神经支配。
– 感觉水流和水压。
侧线器官-高度特化的皮肤感觉器官
形态
– 水生两栖动物及鱼类所特有。
– 沟状或管状的皮肤感觉器,分布在头部及身体两侧。
– 由第Ⅶ、Ⅹ对脑神经支配。
– 侧线管在体侧通过鳞片;在头部常埋于膜骨内。
– 鱼类身体两侧一般各有侧线一条,少数鱼类每侧有 2条或 3 条或更多。
功能
– 测定方位和感觉水流。
– 一些鱼类的侧线能感受低频率声波和对温度起感应作用。
– 对鱼类的摄食、避敌、生殖、集群和洄游等活动都有一定的关系。
– 其发达程度与鱼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场所密切相关。
罗伦氏壶腹(罗伦瓮)
– 软骨鱼类特有(少数硬骨鱼如鳗鲇),侧线管的变形构造,分布在头部的背腹面。
– 呈管状或囊状,内有粘液,一端扩大为壶腹,另一端开口于皮外。
– 基本上同侧线,反应稍慢些。
– 能检测出低限到 0.01uV/cm的电压。
第二节 听觉器官
内耳
鱼类的听觉器官只有内耳,没有中耳及外耳。
构造
– 上部:椭圆囊、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及侧半规管或称水平半规管)。
– 下部:球囊、瓶状囊。
因结构复杂常称为膜迷路或迷路器官
耳石
• 由内耳腔内由各囊的内壁分泌而成的固体,成分为石灰质,表面有珐琅质
• 一般由同心排列的环纹——测定鱼类的年龄
耳石和听斑紧密相贴,当身体改变位置时,耳石对感觉器压力 发生变化,同时内淋巴压力也发生改变,感觉的信号通过听神经 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 平衡
– 椭圆囊和半规管
• 听觉
– 主要在球囊内
– 骨鳔类听觉最灵敏
意义
– 预告危险或食物存在的信号;
– 某些鱼能发声,它们能从同种的个体那里得到信号,这在生殖季节中,对选择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节 视觉器官
眼
结构
• 被膜:
– 巩膜
– 脉络膜
– 视网膜(产生视觉,数层神经细胞)
• 晶状体
• 水状液
• 玻璃液
无泪腺无真正的眼睑
第四节 嗅觉器官
嗅囊
• 固有膜
• 嗅觉上皮
– 嗅觉细胞
– 支持细胞
• 感受由食物所产生的化学刺激,感觉气味;
• 识别同类,帮助鱼类逃避敌害、集群及追求同种异性;
• 洄游定向。
第五节 味觉器官
味蕾
分布很广,从体侧一直分布到尾部。
感觉细胞
支持细胞
作用
• 味觉中枢在延脑,口部味觉发达则迷走叶发达,体表味觉发达则面叶扩大。
• 鱼类依靠味觉器官,能辨别出食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