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造型基础
这是一个关于造型基础的思维导图,改变思维的视角是关键:要想改变观察的视角,改变思维的方向是关键,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训练 转向思维:思维在一个方向停滞时,及时转换到另一个方向对立思维:从对立的方向去思维,从而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反相思维: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维。
这是一个关于造型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造型基础概述、训练会观察的眼睛、造型训练、设计思维训练、形式美法则与图形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造型基础
造型基础概述
以造型为主要目的,提高创造力美感等综合素质
构成要素
造型要素
色彩要素
形态要素
内容
线条
点的运动轨迹,面的形成元素,丰富而生动的感情元素表达
明暗
表现物体光照条件下的明暗层次,体量感、空间感、质量感
结构
形体的联系与结合方式,形状与体积的空间组织构造
表层构造:表层可视的肌理质感
深层构造:非直观的内在骨骼或内部构架
肌理
材料本身的纹理、凹凸和图案,体量感、空间感、质量感
质感
人对物质表面纹理所产生的感受
量感
由对物体重量的感知,由视觉感知产生的心理联想
训练会观察的眼睛
设计是什么?
设计是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设计需要 什么思维?
是形象思维和 逻辑思维相结合 的思维模式
观察
是解决看什么,如何看的问题
培养观察力
对美的形式和细节事物的感受力
培养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
观察方法
静态观察:事物的细部变化
动态观察:事物在运动中的细节变化形态
观察角度
宏观观察
微观观察
思考
创造
细节观察——培养发现细节美的眼睛
细节观察
培养发现美的头脑
目的:为了发现和捕捉会说话的形象
①细节观察室激发想象力的基础
②细节观察的过程是培养审美情感的过程
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的一定的 主观(肯定或否定)态度及体验
对事物的观察过程实际上 是审美情感的培养过程
观察是为了培养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 美创造的前提,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
③细节观察是扩展知识经验的来源
观察的过程 将已有知识进行 重构、创新的过程。
④细节观察是为了捕捉会说话的形象
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鲜明感人 的形象是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
改变视角一打破常态观察的局限
视角
①改变视角就是换个角度观察事物,是 从常态观察的习惯中解脱出来的观察方法 ②改变观察视角,实际上是改变思维的方 式,是思维转换和突破的结果
改变视角
改变思维的视角是关键
要想改变观察的视角,改变思维的方向是关键,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训练 转向思维:思维在一个方向停滞时,及时转换到另一个方向 对立思维:从对立的方向去思维,从而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反相思维: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维
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根本
从两个不同物体形象之间看到相似的结果
环境观察——体悟物象与环境的变化
环境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环境观察要借助于想象
1.寻找观察的切入点 观察的切入点是指容易发现美的观察点,包括时间和视角 2.把物象放到空间环境去观察,看物象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3.观察者在观察物象时受情绪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4.深入了解物象的内涵
形态观察——感受形与形式美感
形、形式与形式美
形、形式
1通常所指的“形”是原形,包括自然形、原始形, 由形状、肌理、色彩、明暗等因素构成。 通常所指的“式”,是法则、规矩、方法 2形式就是构成内容各要素的内部结构及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 3形式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层形态,第二层材料、肌理, 第三层内涵。形式是三个层面的外在共同显示。
形式美
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 及其 组合规律(如整齐、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感性材料
色彩、形状、线条、纹理
形式法则
黄金分割、平衡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多彩与统一
自然形态的启示
(1) 观察自然形态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2) 自然形态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3) 感悟是观察积累的结果
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体察和感受
(4) 体会自然形态中的形态与肌理
(5) 情感与形式美
人造形态的启示
(1) 人造形态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
(2) 人造形态最主要形态之一是建筑
人造形态中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3) 人造形态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趣味
艺术形态的启示
(1) 艺术美是艺术形态的特征
(2) 艺术形态的变化过程
模仿形态阶段 抽象形态阶段 简洁形态(几何形态)与符号形态阶段
(3) 原始艺术形态的观察
包括陶工艺、牙骨丁艺、金属工艺等
(4) 现代艺术形态的观察
造型训练
子主题
形式美法则与图形
设计思维训练
想象力是对从生活中获得的表象 进行分解、重组、想象、加工
想象力的训练在于能突破现有思维模式 进行思维的漫游,越不受约束越好
怎么学? 从模仿走向创意 将复杂变得简单 合理借鉴 创作实概要验
造型要素:点线面、结构、肌理、质感等 形态表现:(自然、人工、抽象)形态等 技法训练:(自然、人工、抽象)形态等 创意训练:元素(联想、替代、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