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知识大纲,包括它的分科、基本术语、运动系统组成,骨的部位、形态、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系统解剖学1
肌和韧带的附着处
骨
部位
颅骨
躯干骨
椎骨(24)
椎体
借椎间盘于相邻椎骨相接
椎体与椎弓围成锥孔,锥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弓
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
7突起
棘突
横突一对
关节突两对
各部椎骨形态特征
颈椎
特点 : 椎体较小,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2~6颈椎),横突有孔
寰椎(第一颈椎)
无椎体、棘突、关节突,有齿突凹
枢椎(第二颈椎)
有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原为寰椎椎体,发育中脱离
隆椎(第七颈椎)
棘突长,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胸椎
特点 : 有椎体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和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棘突向后下方倾斜,相邻棘突叠瓦状排列
腰椎
特点 : 椎体最大,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间隙较宽,临床可于此做腰椎刺穿术)
骶骨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骶前、后孔分别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且均与骶管相通,骶管上通椎管,下端裂孔为骶管裂孔,裂孔两端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为标志
尾骨
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跌倒或撞击可能导致尾骨骨折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胸骨柄
上缘中份为颈静脉切迹,两侧锁切迹与锁骨连接,柄外侧缘上份接第1肋软骨
胸骨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胸骨体
外侧缘连接第2~7肋软骨
剑突
肋(12对)
肋骨
属扁骨,后端膨大处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处为肋颈,颈外侧粗糙突起为肋结节,肋间神经和血管走行其中
第1肋骨无肋角和肋沟,内缘前份由前斜角肌结节
第2肋骨为过渡型
第11、12肋骨无肋结节、肋颈、肋角
肋软骨
终生不骨化
四肢骨
锁骨、肩胛骨、髂骨包含其中
形态
长骨
形状
长管状,一体两端
两端 :膨大部分为骺
骺线 :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遗留的痕迹
骺软骨 : 幼年时保留透明软骨成分
标注
骨体 : 内有骨髓腔
分布
四肢 eg : 肱骨、指骨
短骨
立方形
手腕、足的后部
扁骨
板状
颅腔、胸腔和盆腔 eg : 肋骨、颅盖骨、胸骨
不规则骨
不规则
颅底、躯干和面部 eg : 椎骨、上颌骨
构造
骨膜
构成
纤维结缔组织
位置
被覆关节面以外的骨面及骨髓腔内面(骨内膜)
成分
血管、淋巴管、神经、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作用
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膜过度剥离或损伤,则骨折难愈合
骨质
骨密质
致密坚硬,分布于骨的外层
骨松质
结构疏松,分布于骨的内部
骨髓
红骨髓
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
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检查骨髓象 : 临床常选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等处进行骨髓穿刺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机质
主要是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等
赋予骨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
碱性磷酸钙
使骨坚硬挺实
运动系统组成
杠杆作用
骨连结
运动枢纽
骨骼肌
运动动力器官
绪论
定义
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分科
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表面解剖学
X线解剖学
断层解剖学
现代解剖学奠基人维萨利
器官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感觉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基本术语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足尖向前,掌心向前
方位术语
上和下
前和后
内侧和外侧
深和浅
内和外
近侧和远侧
尺侧和桡侧
胫侧和腓侧
学习方法
图文结合
理论与实物结合
理论与临床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