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 第二章 儿童运动系统结构功能及发育
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 第二章 儿童运动系统结构功能及发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儿童骨骼结构功能及发育特点、儿童骨的生长、儿童骨骼生长过程中的问题等。
编辑于2022-09-24 22:38:45 北京市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 第二章 儿童运动系统结构功能及发育
儿童骨骼结构功能及发育特点
运动系统
骨
性质
骨是生活的工具
年龄
刚出生的婴儿
275块骨
成年人
206块骨
功能
支撑躯体
塑造体型
保护内脏
制造血细胞
贮藏身体某些有用的物质
如钙。
形态
长骨
如:股骨
短骨
如:腕骨
扁骨
如:颅顶骨
不规则骨
如:椎骨
图例
结构
骨膜
致密结缔组织薄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对骨的生长、发育,以及损伤后骨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的骨膜上含有丰富的小血管,数量是成人的几倍,因此,对骨的血液供应比成年人充足,当骨受到损伤后,恢复速度比成年人快
骨质
骨松质
蜂窝状结构
由很多交叉排列的骨的小结构——骨小梁构成
骨小梁完全符合人体的重力和相关肌肉牵引方向的,有助于骨承受最大极限度的压力
骨密质
分布在骨的表面
骨髓
位置
充满在长骨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
分类
红骨髓
拥有造血功能
19~20岁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细胞代替成为黄骨髓
黄骨髓
不具备造血功能
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当人体贫血时,它可以转化为红骨髓。
图例
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
构成
无机物
主要有:(钙(Ca)磷(P))
碳酸钙、磷酸钙等含钙的盐类和水
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有机物
主要有:蛋白质
骨胶原
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
年龄
成年人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约为1:2
儿童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约为1:1
儿童骨弹性大而硬度小
不容易骨折而以变形
引发的问题(诱因如:不正确坐姿)
骨的畸形
驼背
脊柱侧弯
如果缺钙
影响骨的生长,还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生长
到12岁时,儿童骨的成分与成年人基本相同
图例
骨连结
定义
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
方式
直接连结
不动连结
颅顶骨依靠致密结缔组织的缝连结就是不动连结
微动连结
椎骨之间通过软骨——椎间盘的连结则是微动连结
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叫活动连结,即关节
骨骼肌
人体和运动有关的肌肉有600多块
定义
肌肉附着于骨,所以叫骨骼肌
作用
骨骼肌的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化学成分及生理特点
儿童肌肉的性质
较柔嫩,富有弹性,肌纤维较细,肌力较弱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骨骼肌间质组织较多,肌肉内含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
肌肉耐力差,肌肉容易疲劳
儿童肌肉中的能源物质(如糖原)储备少,毛细血管数量也较成年人少,肌肉颜色浅,加之神经调节方面的原因。
肌肉疲劳后恢复的很快
儿童的新陈代谢作用旺盛,供氧充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中水分逐渐减少,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逐渐增多,肌肉的重量和肌力也不断增加
肌肉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
在外力作用下,肌肉被拉长
黏滞性
温度对黏滞性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黏滞性降低,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肌肉的黏滞性
当肌肉收缩或舒张时,肌细胞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特性,对肌肉的收缩舒张产生阻力
肌肉在拉长时,随着外力的增加,长度的增加则减少,当外力消失后,肌肉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是由于肌肉黏滞性作用的结果
弹性
当外力消失肌肉有恢复原来的状态
肌肉具有兴奋收缩特性
当肌肉收到一定强度,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会产生兴奋。肌肉某一点产生兴奋,在肌肉中可以传播,肌肉兴奋后产生收缩。使肌肉兴奋并产生收缩的信号,都是来自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
儿童肌肉生长发育的特点
速度分阶段
肌肉的生长速度总是落后于骨骼的生长
在青春期(身高增长期),骨骼迅速发育,肌肉以增长长度为主,结果导致肌纤维细长但无力。17岁以后身高增长缓慢,肌肉逐渐变粗,肌肉变得结实有力
发展不平衡
浅层粗大肌肉发育早
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等等
深层一些细小肌群发育的较迟
如:手部肌肉
躯干肌肉的发育早于四肢肌肉
上肢肌的发展比下肢块
屈肌比伸肌发展快
总之,大肌肉发展比小肌肉快
约15岁左右,小肌肉群才迅速发展
儿童骨的生长
一般到22~25岁身高、坐高不在增长
长骨
长骨的生长属软骨内成骨
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骺软骨的增殖速度逐渐减慢。男性25岁,女性受雌激素的影响,到20岁
骺([hóu)软骨
长骨骨干和骨骺之间有骺软骨
增殖能力较强
加粗
成骨细胞
在骨膜内
不断增生,形成新的骨组织,使骨加粗
破骨细胞
在骨髓腔内
破坏骨髓腔周围的组织,使骨髓腔也逐渐扩大,使骨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不断地重建,以适应骨本身对支持和负荷等机能要求的变化
腕骨、掌骨和指(趾)骨
腕骨
腕骨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孩5~6岁长处7块骨化中心,男孩6~8岁左右出现7块骨化中心
成人腕骨
头状骨
钩骨
三角骨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月骨
豌豆骨
舟状骨
图例
新生儿
无腕骨
婴幼儿
腕骨大约每岁出现一个骨化中心
3岁以后骨骼发育与人体发育一样。
图例
掌骨和指(趾)骨
9~11岁完成骨化
足弓
2岁以后可以看出足弓
趾骨
跖(zhí)骨
跟骨
一般到14~16岁才能发育成熟
图例
不当行为
如果坐姿不正确,或长期患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维生素D缺乏等,都会影响胸骨的发育,并引起胸骨的畸形。这不仅影响了体型的美观,还会影响心、肺等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
胸骨
一般要到20~25岁才能牢固地骨化成一个整体
胸骨体
胸骨柄
剑突
图例
脊柱
年龄
成年人
26块椎骨
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dǐ)椎1块、尾椎1块
儿童
33块椎骨
骶椎为5块,尾椎为4块,还没愈合。
四个生理弯曲
脊柱的这些弯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
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图例
发展
婴儿出生三个月后能够支撑自己的头部时,形成颈曲,6个月会坐时形成胸曲,约1岁能走路时形成腰曲,一般在7岁时颈曲和胸曲才能固定,而腰曲要到14岁以后才能固定.在14岁以前,各椎骨之间充满软骨。约15岁,椎骨体上下两面出现板状骨骶,21岁左右才愈合
骨盆
盆骨是人体骨骼中骨化最迟的部位
左、右髋骨
骶骨
尾骨
儿童的髋骨还不是一块,有髂(qià)骨、耻骨、坐骨依靠软骨连接而成,19~24岁愈合成一块
儿童骨骼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功能性腿疼
骨生长发育与周围软组织不相适应的结果
也称生长痛
不治自愈
应对方法
补充蛋白质、钙
适当减少活动
注意事项
男女骨盆在形态上有差异,女性骨盆宽短,男性骨盆窄长,这一差异大约10岁开始出现
避免让儿童从高处向坚硬的地面跳,跳高和跳远也应在松软的沙坑或厚软的垫子上进行
以防止骨盆的骨发生不易察觉的位移,而导致以后骨盆发育不正常
女孩子
将会直接影响到她成年后的正常生理功能
子宫的不断生长对骨盆造成压力
儿童如果穿高跟鞋,走路时身体重心改变,为了保持平衡,身体前倾,臀部后突,也会使骨盆变形。
不当行为
驼背或脊柱侧弯
诱因
儿童体位不正或长时间一侧紧张,坐、立、行的姿势不正确,一侧长时间负重都会引起脊柱变形造成驼背(脊柱胸曲过大)或脊柱侧弯
具体行为
在学校里学生使用的课桌过低,容易使脊柱呈后突状态,课桌过高,学生就会经常把右臂架在桌面上,脊柱容易发生侧弯。
后果
由于脊柱变形,会影响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和发育
不当行为
如果儿童穿的鞋过紧、过窄都会影响足骨的生长发育,并会导致畸形
注意事项
在骨化过程中,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书写和劳动,不要提过重的东西,对6~7岁的儿童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不当操作
儿童如果长时间担重物,会引起骺软骨的提前骨化,影响长骨生长,从而影响身高
不适宜让儿童长时间吃力地练习一种动作
对于6~8岁的儿童来说,长时间的写字是不利于其细小肌群发育的
教师在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要求学生长时间背手正坐,一节课让学生几种姿势轮换,否则学生肌肉易疲劳,影响听课效果
脱臼
诱因
用力过猛
不慎摔倒
使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来
具体情况
运动时摔倒,用手支撑,肘关节又过度伸直,会造成肘关节向后脱位
关节
人体有很多关节,其中膝关节构造最复杂,肩关节最灵活,髋(kuān)关节最牢固
结构
关节面
关节面是关节相接触骨的骨面
每个接触的骨面都有光滑的软骨——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囊是包绕整个关节的囊状结构
囊的外层是纤维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下肢关节负重大而活动相对较少,所以关节囊纤维层厚而紧张,上肢关节运动灵活,纤维层薄而松弛
关节腔
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所构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充满滑液
辅助构造
韧带,半月板(半月软骨),滑液囊等
关节相邻骨的凸面叫关节头,凹面叫关节窝
儿童关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都大于成年人,但关节的牢固性相对较差
儿童关节的间隙较大,关节面软骨较厚,而关节囊较薄,囊周围的韧带伸展性较大 ,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不太发达
图例
营养补充
蛋白质
牛奶
约含3%~5%
三岁小孩建议250ml~500ml
鸡蛋
主要在蛋清中
每天建议1~2个
瘦肉
约含70%
钙
蔬菜中的钙不易吸收
芝麻
芝麻酱也补,但是脂肪含量高
虾壳
虾皮
豆制品
吃豆制品可以增加雌激素,大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大豆异黄酮,属于雌激素。
豆汁
纳豆
会抑制蛋白质吸收
建议煮熟,加工(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