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赫尔巴特
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依据其上述伦理学思想,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在他看来, 教育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又称“可 能的目..
马恩教育思想,详细的总结了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关系,论教育的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评价的内容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赫尔巴特
教育实践
《普通教育学》
哥廷根
哥尼斯堡大学
理论基础
伦理学基础
五德:自由 完善 仁慈 正义 公平 报偿
心理学基础
统觉论
当个体在兴趣的引导下关注到了某个新知识或新刺激,新刺激唤起了意识域中的已有经验,两者形成统觉团
条件:兴趣
教育目的
可能的目的
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必要的目的
指教育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目的-五德
道德教育理论
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性教学的含义
教育即道德教育,有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
教学的目的与道德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养成德行
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德育方法:儿童管理与训育
教育顺序:管理-教育-训育
管理的目的在于创造秩序,使教学更好地进行
管理应在进行知识和德育之前进行
训育是指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在于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训育分为四阶段
道德判断
道德热情
道德决定
道德自制
评价
优点
注重兴趣的作用
使道德可教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将教育 教学 德育紧密结合
保持最高教育目的统一性——道德
局限
教育 教学 德育概念混淆
减少德育的途径,具有机械论倾向
课程理论
兴趣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儿童的兴趣
兴趣:兴趣存在于经验中,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才能激起儿童兴趣
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
经验
自然 物理 化学 地理
思辨
数学 逻辑 文法
审美
文学 绘画
同情
本国语 外国语
社会
历史 政治 法律
宗教
神学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儿童经验相联系
经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根据学生经验设计教材,保证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材
统觉
从熟悉的教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海不熟悉的教材
课程设计原则:相关 集中——目的是保持课程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系统性
相关:不同课程的安排应该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
集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其他科目都成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
儿童发展
文化纪元理论是课程设计和选择的重要基础
儿童发展与文化纪元理论:不同时代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
根据儿童年龄分期设计课程
婴儿期:身体养护和感官训练
幼儿期:想象力
童年期+青年期:理性
教学理论
教学进程理论
单纯提示的教学
用直观教学刺激感官
分析教学
新旧观念的分析与联合
综合教学
清晰表象和对表象的区分形成了观念的联合
教学形式阶段论
教学阶段
学生思维
心理状态
兴趣阶段
教学方法
明了
专心
静止
注意
叙述
联想
动态
期待
交流
系统
审思
要求
综合
方法
行动
应用
后演变为五段教学法
预备
提示
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重视心理学与兴趣的结合
重视学科课程和知识逻辑
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重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缺点
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
教学过程虽操作性强,但机械性更强,缺乏灵活性
忽视课程编制的心理逻辑
理论上
近代教育科学的开拓者,也是教育心理学化的代表人物
提倡以教师、课本、课堂为教学三中心
实践上
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时编写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写了《科学教育学》,教授哲学与教育学,创办杂志,传播科学教育学思想,培训教师
传播上
德国🇩🇪,成立科学教育学协会,形成赫尔巴特学派
美国🇺🇸,成立了全国赫尔巴特协会,促进赫尔巴特思想的传播和它在美国学校的运用
中国🇨🇳,最早引入的西方教育学思想就是赫尔巴特
局限性
在实践中具有机械性,缺乏灵活性
综上所述
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所著《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
哥廷根大学
自由 完善 仁慈 正义 公平 报偿
统觉团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养成五德
教育有且只有通过教学实现
教育与道德最高目的一致-养成德行
道德教育的方法
儿童管理和训育
经验的兴趣
经验 思辨 审美
同情的兴趣
同情 社会 宗教
教学基础,直观教材
相关与集中
儿童心理
文化纪元理论
婴儿期:身体养护 感官训练
幼儿期:神经?
童年期 青年期:理性
学生活动
心理活动
静态
理论上:近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化;三中心
实践上:《普通教育学》,上课,写书,办杂志,传思想,培训教师
传播上:德国-学派;美国-传播与应用;中国-最早
局限性:实践中走向机械化
综上:之父,奠基人,独立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