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语法
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由笔画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广义:汉语信息处理,计算机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处理。中文信息处理。
编辑于2022-09-29 10:19:33 广东4.语法
1. 语法概说
(1) 子主题
(2) 子主题
(3)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语法单位
语素
词
短语
句子
句法成分
主语
谓语
动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中心语
补语
八种
2. 词类
(1) 划分依据
(1) 语法功能
(2) 形态
(3) 意义
(2) 实词
(1) 名词
1||| 意义和种类
2||| 语法特征
3||| 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2) 动词
意义和种类
语法特征
三类特殊动词
(3) 形容词
意义和种类
语法特征
性质~和状态~的区别
名动形的比较
(4) 区别词
意义和种类
语法特征
(5) 数词
意义和种类
语法特征
(6) 量词
意义和种类
语法特征
(7) 副词
意义和种类
语法特征
(8) 代词
意义和种类
语法特征
(9) 拟声词
(10) 叹词
3. 词类(下)
虚词
特点
依附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不能单独成句
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不能重叠
分类
介词
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共同构成“介词短语”,修饰、补充谓词性短语。
子主题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词类小结
(1) 词类划分
(2) 兼用和借用
词类的误用
(1) 名动形的误用
(2) 数、量的误用
(3) 副词的误用
(4) 代词的误用
(5) 介词的误用
(6) 连词的误用
(7) 助词的误用
4. 短语
短语及其分类
定义
短语是由语法上 能够搭配的词 组合起来的 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词 组成短语 的语法手段 是语序和虚词
短语的类型结构
基本短语
(1) 主谓短语
(2) 动宾短语
(3) 偏正短语
定中短语
名词性短语
中心语一般是双音节的谓词性词语
修饰语常常是名词/形容词,其间一般有助词“的”
独立成句能力差,只能做主语,宾语
状中短语
(4) 中补短语
(5) 联合短语
其他短语
(1) 连谓短语
(2) 兼语短语
前一动语的宾语兼作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合二为一,形成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一个“兼语”
(3) 同位短语
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
(4) 方位短语
(5) 量词短语
(6) 介词短语
(7) 助词短语
短语的功能类型
名词性短语
谓词性短语
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性短语
加词性短语
多义短语
结构层次不同的短语
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主谓/动宾/偏正/中补/联合
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语义成分/语义角色:施事/受事
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短语
短语分析小结
5. 句法成分
主语 谓语
主语的构成材料
名词性主语
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代词和名词性短语
谓词性主语
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词性词语
动词性词语
形容词性~
主谓短语
名词性短语
数量短语
语义类型
施事主语
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语义结构:施事+动作
受事主语
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语义结构:受事+动作
中性主语
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
动语 宾语
动语的构成材料
单个动词
动词+补语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兼属动词的词可以带宾语
宾语的构成材料
名词性宾语
谓词性宾语
谓词性词语-动语+谓词性宾语
语义关系
受事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对象。
施事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
中性宾语
结果~
处所~
时间~
工具~
方式~
原因~
目的~
类别~
存在~
其他~
动词分类
及物动词
能带受事宾语
名宾动词
谓宾动词
a. 真谓宾动词
能带谓词、动宾、状中等动词短语作宾语
不能带以谓语为中心的定中短语
打算、估计、计划、认为、主张、准备、省得
值得认真地学习
b. 准谓宾动词
带以谓词性为中心的定中语
不能带动宾、状中等短语
给以、加以、予以、致以、进行等
进行认真的调查
c. 真准谓宾动词
可带真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准谓词性宾语
开始、失悔、痛感、意味着、有助于等
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开始了新的变化
名谓宾动词
名真谓宾动词
既能带名宾又能带真谓宾的
指出、看见、说、表明、抱怨、埋怨
指出了他的缺点
指出了他有很多缺点
名准谓宾动词
既能带名宾又能带准谓宾
得到、有、作
得到了一些奖品
得到了大家的帮助
名真准谓宾动词
能带名准谓宾、名真谓宾
想象、保证、称赞、担心、反对
想象将来的美好景象
想象自己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
大家正在想象美好的感受
不及物动词:休息、游行,来、去
定语
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型
限制性定语
有一种表同一性
描述性定语
状态、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拟声词充当
定语和助词“的”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双音词常+“的”。
名词作定语
直接修饰中心语:桦树皮、茅草屋顶
定中作名称:明天的课、脸上的表情
单音词名词+:人的性格、水的深度
双音节定语+单音节中心语:黄河的水,用不用都可以
+表领属关系,不+表性质、属性
人称代词作定语,表领属,+的
大组合里可不+
中心语是国家、集团、亲戚也可不+
后面是指示代词或表时间处所的定语,也可不+
动作作定语
直接修饰中心语,组成名称:活鱼、死狗、烤肉
写的字,编的草帽
短语作定语
+的
多层定语
定中短语+定语
状语
构成材料、语义类型和位置
状语和助词“地”多层状语
补语
构成材料、语义类型和位置
结果补语
情态补语
趋向补语
数量补语
时地补语
可能补语
程度补语
补语与宾语的辨认
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
定+x+的
状语中心语
补语中心语
独立语
插入语
称呼语
感叹语
拟声语
小结
子主题
6. 单句
句型
按结构分
主谓句
按主体核心词性质分
1. 动词谓语句
2. 形容词谓语句
3. 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作谓语的条件
肯定句
短句
口语句式
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口语短语
非主谓句
1. 动词性非主谓句
动词+语调。如集合!、出太阳了
2.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如对!好!
3. 名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或定中短语构成
4. 叹词句
叹词构成。啊!嗯!
5. 拟声词句
拟声词构成。轰!哔哔!
常用句式
按局部某一结构特点定出的类名
1. 主谓谓语句
(1) 受事 || 施事——动作
(2) 施事|| 受事——动作
(3) 大主语与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4) 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5) 大主语前暗含介词“对、对于、关于”等
2. “把”字句
指在谓语中心词前头用介词“把”或“将”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的一种主谓句
特点
子主题
3. “被”字句
4. 连谓句
5. 兼语句
一些是非主谓句
使令式
爱恨式
选定式
“有”字式
6. 双宾句
7. 现存句
存在句
表示何处存在何人或何物
隐现句
表示何处出现或消失何人或何物
动词谓语句
变式句
省略句
对话省
因上下文而省
倒装句
主谓倒置
定语、状语后置
句子的变换
句类
语气类
陈述句
疑问句
提问手段和语义
是非问
特指问
选择问
正反问
回答差异
询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7. 单句语病的检查和修改
常见的句法失误
1. 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定、状、补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联合短语中的一部分与配对成分搭配不当
2. 残缺和多余
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
宾语残缺
定、状、补残缺
成分多余
主语有多余成分
谓语有多余成分
宾语有多余成分
定语多余
状语多余
补语多余
3. 语序不当
定、中错位
定、状错位
状、补错位
状、种错位
句中状语错位
多层定语语序错位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4. 句式杂糅
两种说法混杂
前后牵连
检查语病的方法
朗读法
减缩法
类比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
1||| 分析和修改相结合
2||| 修改要符合原意
3||| 修改要保持原句结构
4||| 修改不要顾此失彼,出现新问题
5||| 小改比大改好
8. 复句
(1) 概说
关联法
意合法
(2) 复句的意义类型
联合复句
并列
平列
对举(对待)
顺承
解说
解释
总分
选择
未定
已定
递进
偏正复句
条件
假设
因果
目的
转折
(3) 多重复句和紧缩句
多重复句
(4) 复句语病的检查和修改
9. 句群
句群概说
什么是句群
句群与复句
句群与段落
句群的意义类型
并列句群
顺承句群
解说句群
选择句群
递进句群
条件句群
假设句群
因果句群
目的句群
转折句群
多重句群
句群语病的检查和修改
前后脱节
语序不当
前后矛盾
答非所问
重复多余
点断失误
句群误为复句
10.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
点号(7种)
标号(10种)
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的灵活性
标点符号的位置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