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教育学-小学学生
一篇关于小学教育学,包含小学生的成长、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2-05 22:58:05小学学生
小学学生概述
一、 小学生的概念
定义
广义
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
狭义
专门时间在小学里从事专门学习活动的人
任务
学习
分类
学习表现
学习困难生
学习中等生(被教师遗忘)
学习优等生(开发资源)
学习阶段
低/中/高年级
地位
人格地位
法律地位
学习表现
1. 学习困难生
学习困难
含义
学习机技能缺陷 构成的发展性心理障碍
身心损伤
认知情感和行为偏失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失当
类型
身心型学习困难
环境型学习困难
家因性学习困难
校因性学习困难
社因性学习困难
表现为具体课目的学习困难
教学启示
找出原因,正确看待,加以指导
2. 学习中等生
定义
现象
遗忘边缘——前不得高分,后不拉后腿
to do
改变传统观念,给予相应重视
3. 学习优等生
二、 多维视野的儿童观
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
《儿童权力公约》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
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原则
无歧视原则
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
1. 遗传决定论的儿童观
高尔顿
2. 环境决定论的儿童观
华生
3. 辐合论的儿童观
吴士伟
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
4. 后现代理论的儿童观
传统儿童观的缺陷
盲目认为而同期存在一个普遍的过程
错误地推崇儿童无能论
笼统归纳儿童发展的普遍目标
过分渲染发展常态范围的临界作用
新观点
儿童提出的奇怪问题与是与经验保持一致的结果
儿童的思维能力远超表现的能力
认知能力
儿童关注当前现实
儿童努力探寻世界意义
认知表现
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
儿童对情景具有依赖性
认知方式
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
1. 儿童是“花朵”
祖国的花朵
温室的花朵
自然环境的花朵
2. 儿童是“小天使”
纯洁而美好,不让其接触负面因素
未知的,不确定性
3. 补充
太阳论
儿童崇拜和儿童中心
猫狗论
积极能动性
误解:成人的私有物
三、 小学的特殊需要学生
资优生
定义
心理特征
注意集中
思维敏捷
热爱劳动
多种兴趣
意思劳心
教学启示
因材施教
改进培养方式
残疾生
定义
又称“障碍儿童or缺陷儿童”,生理or智力发展有缺陷的儿童
及时教育训练→最佳康复水平→减少不良后果→帮助适应
特殊教育
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及文明程度的天然尺度
广义
又称“特殊儿童教育”or“特别教育”
指对身心发展异常的儿童少年进行教育,包括资优、品德不良、智力落后、视、听觉障碍、精神障碍、学习障碍等儿童少年的教育
狭义
又称“缺陷教育”or“残障教育”
指对生理和心理发展缺陷的儿童少年的教育,不包括资优、品德不良
全纳教育
背景
全纳教育是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
定义
全纳教育是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教育形态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是所有学校的共同责任
在追求大众化、平等化,民主化的基础上,实现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
大平民的基础上,实现多个优
涉及E内容、E途径、E战略的变革和调整
小学生的成长
一、 小学生的入学特征
小学生的主要入学特征
1. 家庭环境
2. 已有知识
3. 认知风格
4. 学习情绪与情感
5. 学习动机
6. 志向与期望
家有风情动向
小学生入学的准备状态
准备不足
入学前
美国起点计划——缩小不利处境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差距
入学筛查
美国阅读补救计划
入学后
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引导补救
准备充足
留意发展状况、把握关键事件
小学生入学特征的认知策略
1. 确定学生特征指标
哪方面特征
设置指标
2. 入学前的资料收集
查看档案
家访
访问前任教师
收集学生作品
3. 入学后的日常调查
现场观察
平时交谈
访问调查
分析作品
4. 形成学生特征概念图
二、 小学生的发展特征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1. 体质发展特征
身高、体重、胸围提高
近视、肥胖上升
2. 认知发展特征
观察力
精确性方面
目的性方面
顺序性方面
判断力方面
精目顺判
教学启示
提出明确目的、任务
教授方法
注意力
无意→有意
7-10岁 ,20min
10-12岁,25min
12岁以后 30min
高年级 40min
教学启示
直观教学
唤起无意注意
发展有意注意
记忆力
数量上
9-11岁 记忆数量比学前增加一倍
质量上
a. 目的上
b. 方式上
c. 内容上
d. 加工系统上
记忆训练
a. 加强识记
b. 正确练习
c. 合理复习
d. 深度加工
思维力
比较能力方面
具体→抽象
个别部分→许多部分
概念发展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智力水平的提高
不断深化
推理能力
小学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启示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a. 提供合乎经验,又离开具体
b. 提高各种能力:掌握知识 and 思维方法
c. 思维策略训练 and 教学内容相结合
想象力
有意性
创造性
现实性
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 发展
教学启示
帮助学生积累表象
用生动语言活化表象
促进想象力发展
关注忆思想
3. 人格发展特征
兴趣与动机
学习兴趣
a. 外部活动→学习内容/作业
b. 不分化→分化
c. 具体事实→较抽象知识
d. 游戏→下降
e.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学习动机
外部
a. 物质奖励
b. 他人认同、赞扬
c. 社会地位
内部
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情感发展
深刻性、稳定性、控制力不断提高
意志发展
自觉性
果断性
自制性
坚持性
随年级增长而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
对机体的认识
对肢体的认识
心理活动的认识
标志着人格的基本形成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3上升期
3~5 平稳期
5~6 第二个上升期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心动请致电我
小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 学习感受
1||| 总体较好 学习愉快
年龄 消极体验
2||| 对具体课目不同感受
语文、数学
3||| 显著差异
女-英语、语文
男-数学
2. 学习策略
1||| 向同学请教
向家长教师请教¯
2||| 考试不理想
同学倾诉
与家长教师交流¯
生闷气
3||| 课堂参与
主动
回避提问
3. 学习逆反心理
1||| 主要原因
取消感兴趣的活动
过度要求
自主性剥夺
厌倦情绪
2||| how
尽量不提过度要求
减少拖堂
三、 小学生的烦恼
小学生烦恼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以消极情绪为特征
具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和紧张程度的小学生认识过程和认知系统的报警状态
类型
1||| 体像烦恼
2||| 学习烦恼
3||| 人际烦恼
小学生烦恼的成因与解决对策
成因
1||| 自身认知
2||| 家庭影响
3||| 学校影响
小学生排解烦恼方式
1||| 回避冲突
2||| 顺其自然
3||| 解决问题
对策
1||| 认知训练
2||| 冲突解决训练
3||| 体育锻炼指导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 学习习惯的概念
习惯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说
学习的过程理解为习惯形成的过程
华生
刺激反应说
学习的习惯
学生形成的关于学习行为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特征
学习习惯的一般特征
1. 后天养成
2. 固定化
3. 自动化
4. 情感依赖
后天固定 自动依赖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特征
1. 外部支配→内部控制
2. 简单→复杂
3. 稳定→不稳定
4. 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
三、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1. 走在教师前面的习惯
2. 适应教师的习惯
教师
3. 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4. 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
5. 即学即用的习惯
时间上
6. 阅读习惯
7. 善于模仿的习惯
8. 勤于动笔的习惯
9. 倾听和敢说敢问的习惯
方式上
10. 从错误中学习的习惯
11. 认真审题的习惯
12.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作业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 彰显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 逐步提出要求
3. 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
4. 制定规范予以适当制约
5. 反复实践与外部强化结合
6. 开发专门的学习习惯培养课程
微型课程
重要要求、方法规范、结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