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修辞
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由笔画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广义:汉语信息处理,计算机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处理。中文信息处理。
编辑于2022-09-29 10:21:00 广东5、修辞
一、 修辞概说
什么是修辞
三种含义
1. 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
2. 指修辞知识或修辞学
3. 指依据题旨情景运用特定手段,以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活动
修辞和语境
语境
语境既是进行语言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
分类
语言语境
情景语境
主观因素因素
客观语境因素
作用
制约语言活动的内容
规定语言表达的方式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同语音的关系
同词汇的关系
同语法的关系
修辞学与语用学
区别
研究目的不同
研究方法不同
研究内容不同
研究的要求不同
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
作用
提高说话、写作和阅读欣赏水平
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有助于更准确畅通地传递社会信息
目的
帮助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更好地完成语言交际任务
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各种语言作品,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二、 词语的锤炼
意义的锤炼
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要力求准确、妥帖
要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要力求色彩鲜明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
声音的锤炼
注意音节整齐均匀
注意声调平仄相间
力求韵脚和谐
讲求叠音自然
讲究双声叠韵配合
三、 句式的选择
选择句式的三条原则
根据表达的目的和表达的内容
根据句式的修辞效果
根据语境,主要是上下文语境
长句和短句
整句和散句
主动句和被动句
肯定句和否定句
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四、 辞格(一)
辞格
辞格也称“修辞格”、“修辞方式和“修辞格式”,是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各种修饰、加工语言的特定格式。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甲事物来描绘乙事物,或用甲道理说明乙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基本类型
明喻
甲像乙
暗喻
甲是乙
借喻
乙是甲(不出现本体,没有喻词)
灵活用法
没有喻词的比喻
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
否定方式的比喻(反喻)
要注意的问题
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的
比喻要贴切
要注意思想感情
注意区分比喻和非比喻
不必拘泥于三种形式,多留心灵活用法
二、比拟
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写。
基本类型
拟人
拟物
要注意的问题
必须是真情流露,且符合环境、氛围
要有相似或相近之点
三、借代
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
基本类型
特征、标志代本体
专名代泛称
具体代抽象
部分代整体
结果代原因
要注意的问题
借体与本体关系密切
抓准借体与本体间的密切联系,十分必要
借体在语境中带有褒贬色彩
四、拈连
拈连: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
基本类型
全式拈连
略式拈连
要注意的问题
拈连要贴切自然
甲乙两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在联系
五、夸张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基本类型
夸大
缩小
超前
要注意的问题
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
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
注意表意一致
五、 辞格(二)
一、 双关
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基本类型
谐音双关
语义双关
要注意的问题
含而不露,又要使人体会得到
注意双关内容的思想性,不要单纯追求风趣和含蓄
二、 仿词
仿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了。
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叫“仿化”,还包括仿句和仿调。
基本类型
音仿
意仿
要注意的问题
它的特定含义一定要清楚明白。单用仿词要加“引号”
结构形式相同,而文字和意义均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三、 反语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叫“倒反”或“反话”
基本类型
正当反
反当正
要注意的问题
区别对待,防止滥用
力求鲜明,切记含混
四、 婉曲
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基本类型
婉言
曲语
要注意的问题
妙在含蓄委婉,意在言外
真正含义要让人悟得出,理解得了,要最终露出“庐山真面目”,不能使人误解或产生歧义
六、 辞格(三)
一、 对偶
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基本类型
正对
反对
串对
要注意的问题
古代骈体文、律诗——严对
现代诗文——宽对
二、 排比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得以增强。
基本类型
句子排比
句子成分排比
要注意的问题
三项或更多项排比连用
有的多项全举,有的在多项之中举其要者
准确地使用提示语
三、 层递
层递: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
基本类型
递升
递降
要注意的问题
必须是事物按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依次排列
不强调相同或相似
四、 顶真
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一下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修辞作用
议事说理准确、谨言、周密
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五、 回环
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修辞作用
用回环理论,使人容易理解事物的辩证关系
用回环抒情,使人感到深情无限
用回环叙景,使人容易体会出景物间的联系
七、 辞格(四)
一、 对比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也叫“对照”
基本类型
两体对比
一体两面对比
要注意的问题
相互对立的关系
意义相对或相反
作用
揭示对立意义,使事理和语言色彩鲜明
二、 映衬
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相异的事物作陪衬,也叫“衬托”。
基本类型
正衬
反衬
要注意的问题
要爱憎分明,主宾有别,
不要喧宾夺主,冲淡被陪衬的事物
作用
主要突出蒸面或反面或相异的事物的主体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
三、 反复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基本类型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要注意的问题
往往与排比合用
和重复不同
作用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主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四、 设问
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或听众注意和思考问题
要注意的问题
要恰到好处,用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作用
标题——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五、 反问
基本类型反问:用疑问的洗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
作用
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达作者的思想
八、 修辞的综合运用
辞格的连用
[甲][乙][丙]
同类辞格连用
异类辞格连用
辞格的兼用
[甲乙]
辞格的套用
九、 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
一、 韵律配合不协调
音节不匀称
平仄不相间
押韵不和谐
二、 词语选用不精当
词语表意不确切
词语的感情色彩不相宜
词语的语体色彩不相称
三、 句子表意不畅达
句式选择不恰当
单局和复句方面的
常式句和变式句方面的
长句和短句方面的
散句和整句方面的
句子不简练
语意重复
词语堆砌
句子表达不连贯
分句之间脱节
句子之间脱节
四、 辞格运用不恰当
(1) 比喻不当
(2) 比拟不当
(3) 借代不当
(4) 拈连不当
(5) 夸张不当
(6) 仿词不当
(7) 对偶不当
(8) 排比不当
(9) 顶真不当
(10) 映衬不当
(11) 设问不当
十、 语体
概念
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公文语体
政论语体
科技语体
科技语体
文艺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