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4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
1924年,国共两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但最终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4.1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原因
公民
法治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社会
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国家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核心,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要求
良法
反映人们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描绘法治蓝图
地位
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要求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具体要求
科学立法
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严格执法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公正司法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全民守法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2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准则
依法行政
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做法
政府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滥用,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
厉行法治
方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加强法制宣传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中国共产党
坚持依法执政
关系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