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裴文中(在1929年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此后,又相继挖掘出土五个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外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平均身高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的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生活方式:使用打制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群居生活;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生存环境:有大片的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这里常有动物出没,如梅花鹿、野马等,也有丰美的水草
制作打制石器的方式: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式,制作成不同种类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打制石器的作用: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火的用处: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