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程序
CPA审计之审计程序知识梳理,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等。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审计证据
含义
会计信息
eg.账簿、凭证等
其他的信息
性质
充分性
含义:审计证据的数量
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结果
审计证据质量
适当性
含义:审计证据的质量=相关+可靠
特性
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
考虑文件记录可靠性
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考虑:评价此类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证据相互矛盾时考虑:先行调查,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获取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审计程序
检查
适用环节
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
观察
对象:相关人员活动
询问
可靠性:询问可能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必要时获取书面声明
函证
有关函证实施相关内容
函证决策(做不做?)
应当考虑
评估的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
函证程序针对的认定
实施除函证程序以外的其他审计程序
可以考虑
被询证者的态度: 对函证事项的了解 预期被询证者回复询证函的能力与意愿 预期被询证者的客观性
函证的内容(简答)
对象
银行函证
必要性
CPA应当对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函证程序
包括零余额账户与本期内注销的账户
豁免情形
不重要+风险低
对不实施函证程序,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应付账款函证
豁免情形
不重要/函证无效
函证无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其他函证
往来款项
涉及第三方的其他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相关事宜
保证、抵押、质押、或有事项等
范围
时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
资产负债表日前
条件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程序
对函证项目自该截止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询证函的设计
总体要求
根据特定的审计目标设计询证函
函证方式
积极式询证函
消极式询证函
适用条件(同时满足)
函证的实施
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处理
合理
CPA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不合理且被其阻挠而无法实施函证
分析原因(合理/不合理)时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函证发出前的控制
核对内容准确性
盖章后由CPA直接发出
函证发出方式的控制
邮寄
跟函
CPA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同时,对被审单位和被询证者之间串通舞弊风险保持警觉
采用非预约方式办理
函证的评价
评价回函的可靠性
邮寄回函
电子回函
创造安全环境,降低风险
向被询证者核实回函的来源及内容
传真回函
口头答复
不能作为可靠的审计证据,可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直接相关的书面回复;如果仍未收到书面回复,CPA需要实施替代程序
第三方电子询证函平台
直接访问被询证者网站
CPA通过被询证者直接提供给CPA的信息登录相关网站以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 = 函证
被审计单位将其在被询证者的信息提供给CPA查询 = 检查程序
评价回函的限制性条款
影响可靠性
不影响可靠性
格式化免责条款/其他限制性条款与所测试的认定无关
关注舞弊风险迹象
管理层不允许寄发
管理层过度热情
私人电子信箱发送的回函
回函单号、联系方式、地址相近
印章签名不同
不正常的回函率
积极式函证未收到回函处理
再次发函
子主题
仍无回应
无法替代
可获得的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只能通过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得
存在特定的舞弊因素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风险评估
应当用,但并非每个环节均需要用
重点关注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预期与被审单位结果进行比较
实质性程序
可以用
设计和实施考虑因素
对所涉及的认定的适用性(分析程序能用?)
适用前提
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认定的性质
交易频繁,经常的,非偶发性的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
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权衡采用分析程序还是细节测试?)
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准确?)
可获得信息的来源
可获得信息的可比性
可获得信息的性质和相关性
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
评价预期值的准确程度(预测值准确?)
对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结果作出预测的准确性
信息的可分解程度
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
可接受的差异额
已记录金额与与预测值之间的可接受差异额不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
影响可接受差异额的因素
重要性
计划的保证水平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总体复核
要求
应当用,目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对被审单位的了解一致
特点
风险评估程序
同
手段相同
异
时间、重点、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不如实质性分析详细具体
总体复核阶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