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工程《管理学》思维导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编辑于2022-03-12 11:52:34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是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系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科学管理研究
泰勒
科学管理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理论,也被称作泰勒制(Taylorism)。
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逐渐要求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另一方面,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从不完全到完全也要求改进企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
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改进操作方法
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
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例外管理
一般管理研究
法约尔
经营与管理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
5大职能(管理要素)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6个活动
管理、商业、财务、会计、技术、安全
14个原则
1.劳动分工;2. 权力和责任;3. 纪律;4. 统一指挥;5. 统一领导;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 人员的报酬;8. 集中;9. 等级制度;10. 秩序;11. 公平;12. 人员稳定;13. 首创精神;14. 人员的团结
科层组织研究
韦伯
科层组织或科层制度,通常亦被译为官僚组织、官僚政治,是一种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理想的组织制度。
依照规则来建立和组织运行
作为正式职责分配日常活动
授权,并且由官员能加以控制的某种强制手段来严格地加以限制
对于正常而继续地履行职责来行使相应的权力的方法有所规定:只有按一般规定符合条件的人才被雇用
权力的类型
传统型权力
对于习惯和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族长或部落首领
个人魅力型权力
建立在对某个英雄人物或某个具有神赋天授品质的人的个人崇拜基础
不能作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制度的基础
法理型权力
对由法律确定的职位或地位的权力的服从
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
现代管理流派
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
管理思维的系统观
巴纳德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
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协作的意愿
共同的目标
信息的沟通
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系统
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用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加以阐明
管理思维的权变观
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西蒙
美国学者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所有管理工作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来进行的。
决策理论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
决策过程
情报活动
设计活动
抉择活动
审查活动
决策的准则
只能做出“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
组织活动的类型
例行活动
程序化决策
非例行活动
非程序化决策
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
明茨伯格
明茨伯格认为,组织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分工和协调,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人们在组织内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的方式的总和。
组织的协调机制
相互调适
直接监督
工作程序标准化
成果标准化或产出标准化
技术(技能)以及知识标准化
规范标准化
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
工作核心层
战略高层
直线中层
技术官僚
支援幕僚
意识形态/文化
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
创业型组织
机械型组织
多角化组织
专业型组织
创新型组织
使命型组织
政治型政治
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管理科学学派
在管理科学学派看来,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
被称为管理的数量学派或运筹学派
管理科学在研究组织活动的管理时的前提
组织成员是经济人
组织是一个追求经济效益的系统
组织是由作为操作者的人同物质技术设备所组成的人机系统
组织是一个决策网络
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发展许多数量分析方法和决策技术,在利用这些方法和模型解决管理问题时,要依循以下程序
观察和分析
确定问题本质
建立数学模型
找出最优解
验证最优解
建立控制
实践方案
当代管理理论
制度视角——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
组织趋同的现象观察
美国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指出,组织(organization)是制度化的组织(institution)
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制度环境则要求组织内部以符合社会规范或“外界公认或赞许的社会事实”
组织趋同的原因分析:“合法性”释义
合法性机制是指制度环境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被外部认同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作用机制
道格拉斯
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主要用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有三种机制促成了制度或者观念的自然化或超自然化
制度赋予人们身份,塑造人的思维习惯
制度塑造了社会群体记忆和遗忘的功能
制度对事物加以分门别类,列入不同的范畴
迪马吉奥和鲍威尔
组织间的依赖关系以及组织目标的不清晰导致了组织趋同
合法性导致组织趋同的三种不同机制
强迫性机制
模仿机制
社会规范机制
技术环境的合理性压力与制度环境的合法性压力对组织活动效率可能产生的影响表面上来看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技术视角——企业再造理论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也被称为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经营过程再造
流程再造的原则
围绕结果而不是任务进行组织
让使用流程最终产品的人参与流程的进行
将信息加工工作合并到真正产生信息的工作中去
对于地理上分散的资源,按照集中在一起的情况来看待和处理
将并行的活动联系起来而不是将任务集成
在工作被完成的地方进行决策,将控制融入流程
在信息源即时掌握信息
业务再造过程
观念再造
流程再造
组织再造
试点和切换
实现愿景目标